文章标题:市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管理办法与守则为了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管理,根据《2019年度驻村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巩固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为主线,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农村发展为重点,开拓创新,务实为民,积极探索驻村帮扶工作新路子,力争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有新的提高,达到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的目的。
二、工作职责2019年驻村帮扶工作的职责是:通过帮扶使所驻村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面有明显进展,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明显改善。
三、组织管理1、驻村帮扶工作实行队长负责制。
各驻村帮扶工作队必须坚持在市委和乡镇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
每村要明确一名队长,每个乡镇明确一名总队长,实行队长负责制,工作队员要服从队长的领导和管理。
2、派出单位要加强对工作队员的管理。
要认真贯彻“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原则,派出单位领导要经常到所驻村了解情况,对驻村队员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 主要领导要定期听取驻村工作汇报,帮助解决驻村队员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派出单位发挥后盾保障作用的情况,将列入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内容。 3、驻村帮扶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
乡镇党委领导、驻村帮扶工作队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工作目标,工作队要与乡镇党委、市驻村办和派出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 凡是没有签订目标责任书的工作队,年终取消评先资格。 4、要建立临时党(团)组织。
工作队员的临时党(团)组织关系,应按照规定程序转入所驻村党(团)组织。
驻各村工作队员要统一编入一个党(团)小组,参加所驻村党、团组织的组织生活。
四、工作制度1、严格学习制度。
各工作队要结合本队情况,规定时间,经常组织队员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章》,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2、严格例会制度。
乡镇每月召开一次驻村工作队队长会议,工作队每周召开一次全体队员会议,听取情况汇报,研究分析问题,部署安排工作,并做好会议记录。 3、实行工作汇报制度。
工作队要在每月初将上个月的工作进展情况,村里的变化等形成文字材料报乡镇、市驻村办。 4、严格请销假制度。
工作队员驻村期间不得擅自离岗,原单位不得抽调或中途更换,确因特殊情况需请假的要履行请假手续。
请假一周以内的须经所在乡镇驻村办批准,一周以上的须报请市驻村办批准,归村后应及时销假。 5、严格考勤制度。
工作队员全年驻村时间保证十个月以上。
工作队长负责本村队员的考勤,乡镇党委负责工作队长的考勤,每月5日前乡镇驻村办将上月考勤情况统计后报市驻村办。 6、工作队员要严守驻村工作守则。
工作队员要严格遵守《**市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守则》,做到自带行李,自起炉灶,集体住宿,不扰民,不添乱、不增加农民负担,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 五、考核与奖惩1、考核、验收。
驻村工作结束时,要严格检查验收,采取队长总结,乡镇党委、市驻村办和总队长组织检查验收。
检查组深入工作队所驻村,依据验收标准,采取听、查、看、议等形式,逐项检查落实。
验收不合格的工作队,不得撤离,并视情节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2、考核内容。
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德、能、勤、绩。
德:主要看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和对驻村帮扶工作的态度。 能:主要看驻村帮扶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帮助基层党组织建章立制,研究所驻村经济结构突出矛盾,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的水平。
勤:主要看坚守岗位的情况;绩:主要看在驻村工作中取得的实绩,看所驻村究竟发生了哪些积极变化。 3、考核鉴定。
驻村工作结束后,每个1工作队员写出书面总结,由所驻乡镇党委作出鉴定,经市驻村办审定,客观评价每位工作队员的表现,并按干部管理权限报组织(人事)部门,交队员所属单位装入个人档案,作为干部考核依据。 4、驻村工作时间计算为下基层锻炼时间。
对过去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凡参加一年以上驻村工作的,均视为有基层工作经历。 5、奖惩办法。
对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驻村干部要及时予以表扬或奖励,表现特别突出的可作为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
对驻村干部违反组织纪律,造成一定影响的,经乡镇党委、市委研究市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管理办法与守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