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来源:小奈知识网
桦川一中2010年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出题人:臧建力

班级: 姓名: 成绩 题号 答案 (一) 答案 1 1 2 2 3 3 4 (二) 答案 5 1 6 2 7 3 8 (三) 答案 9 1 2 10 3 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遒(qiú)劲 遏(è)止 彷(fáng)徨 橘(jú)子洲 B.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瓦菲(fēi) 寥廓(kuò) C. 凄婉(wǎn) 火钵(bō) 惆(chóu)怅 岁月稠(chóu) D.凌侮(wǔ) 漂泊(bó)跫(qióng)音 笙箫(shēng xiāo)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拜谒 慷概 辞诀 忤视 B. 附心 戮没 侍奉 震怖 C. 户藉 刀俎 翼蔽 美姬 D. 诽谤 荒谬 彘肩 濡缕 3.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B.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C.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D. 他静默的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进这雨巷。 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 B.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距关,毋内诸侯 D.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6.下列句中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不敢与忤视 忤:逆。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表被动关系。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惧怕。D.士皆瞋目 瞋目:发怒时瞪大眼睛。 7、下列各句加点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越国以鄙远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阙秦以利晋 8、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距关,毋内诸侯②因击沛公于坐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④范增数目项王⑤令将军与臣有郤⑥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张良出,要项伯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⑩毫毛不敢有所近

A.①③⑥⑦⑨ B.②④⑤⑦⑩ C.②④⑥⑧⑩ D.①③⑤⑧⑨ 9、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军霸上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秋毫不敢有所近 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⑨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⑩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⑩ B.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⑩ C.①②⑤⑦/③⑧/④⑥⑨⑩ D.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⑩ 10、下列句子按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③欲呼张良与俱去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毋从俱死也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⑦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⑧沛公安在⑨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A.①③⑤/②④⑧/⑥⑦/⑨ B.①⑨/②⑥⑦/③⑤/④⑧ C.①⑨/②⑧/③⑤/④/⑥⑦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⑨/⑧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格1分,共14分)

11.看万山红遍, ; ,百舸争流。 ,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2.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3.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 、 ,又惆怅。

1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又前而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声, ,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三、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2.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国 (时代)著名诗人,《雨巷》是他的成名作和早期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作“ ”。 13.徐志摩,现代 、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 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 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14、《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 (体例)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 、 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15、《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 历史著作,作者已不可考。经过汉代 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1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史书,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 。全书由十二“ ”、十“表”、八“ ”、三十“ ”、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

四、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后面的题目:(50分)

(一)根据《烛之武退秦师》所学知识,完成1—4题。(1至3题各3分) 1.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越国以鄙远 鄙:把……作边邑。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助。 C.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D.将焉取之 焉:哪里。 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3.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 A.郑是小国,对秦无多大用处。 B.亡郑对秦国有害而无益。

C.放过郑国对秦有益而无害。 D.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必将犯秦。 4.翻译下面句子。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4分)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4分)

(二)根据《荆轲刺秦王》所学知识,完成1—4题。(1至3题各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函:盒子。 B.北蛮夷之鄙人 鄙人:粗鲁、地位低下的人。 C.自引而起,绝袖 绝:断绝,挣断。D.剑坚,故不可立拔 坚:锋利。 2.选出与“秦王还柱而走”中的“还”用法不同的一项( ) A.秦武阳色变振恐 B.轲既取图奉之

C.图穷而匕首见 D.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翻译下面句子。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3分)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4分)

(三)根据《鸿门宴》所学知识,完成1—4题。(1至3题各3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范增数目项王”的“目”相同的一项是( )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②吾得兄事之 ③沛公欲王关中 ④刑人如恐不胜 ⑤越国以鄙远 ⑥沛公军霸上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③④⑥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 续: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 如: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幸:幸而。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旦日飨士卒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2分)

(2)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2分)

(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4分)

参考答案:

ADDBD BADDB BAA DBD DC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