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以“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 ,结合水平一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选择适合学生的练习方法,练习中通过跳跃不同图形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该动作,体现出“玩中学,学中乐,乐中育”的特点,并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遵守秩序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体育与健康第1册教师指导用书 1、跳跃:跳单双圈 2、游戏:迎面接力 三、单元课次:
本单元共3课次,本节课为第1课次。
跳单双圈单元计划
课次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合理运用单双脚跳跃方法 … … 教学难点 跳跃连贯、轻巧 … … 1 学习单双脚跳跃方法 2 3 能够连续跳跃多个组合 合理运用动作,创编跳跃组合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受小学生喜爱。跳单双圈教学内容是一项实用性非常强的教材,掌握好其方法有利于学生中高年级蹲踞式跳远动作的练习。本单元共分为3次课,本节课为第一次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单踏双落的动作方法。练习中通过学生互助和群体练习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根据内容特点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合理运用单双脚跳跃方法,教学难点定为:跳跃连贯、轻巧。
辅助教材:迎面接力,设计思路是让学生本课所学技能在游戏中再次得到锤炼,使学生的技术动作逐步形成,便于下次课的学习。 2、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自律性较差,学生的有效注意力集中时间有较短。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力求用游戏或比赛的形式处理教材,同过游戏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有效延伸,从而达到学会技能的目的。一年级的孩子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既能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里学到应有体育知识与技能。
我校一年级(1)班女生19 人,男生15 人。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较好,运动能力较强,性格活泼开朗,能够积极地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
课 时 计 划
班级:一年级1班 人数:34人 内1、跳跃:跳单双圈 2、游戏:迎面接力 容 1、95%的学生了解跳单双圈时单踏双落动作方法。 教2、80%以上的学生通过练习,能较好地掌握单跳双落动作方法,做到跳跃学目动作较连贯、轻巧,能连续跳3 -4个组合圈。同时发展学生跳跃能力,提高标 动作协调性、灵敏性。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 时次课的内容 间 数 一、教学常规 开 1体委整队、报告人 数 1 1 始 2师生问好 3宣布内容: 部 ① 跳跃:跳单双圈 ② 游戏:迎面接力 分 二、队列: 原地踏步走 立定 3-4 2 部分 准 备 部 分 一、课课练: 2分钟跑走交替 二、徒手操 1上肢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5腹背运动 三、小游戏 1、“石头、剪刀、布” 1 4*8 3-4 2 3 2 组织教法与措施 组织队形:学生站成四列横队 教法:1教师观察学生集合站队情况 2教师提出上课要求 3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要求:学生集合快、静、齐 精神饱满 教法:教师提示动作要求,口令带领学生练习。 要求:直臂挺胸 摆臂协调 组织:一路纵队 教法: 1、教师讲解跑动方法及路线。 2、学生按教师所讲进行跑动练习。 要求:呼吸正确 跑动积极 组织:体操队形 教法: 1、教师提示动作方法及要求。 2、教师示范并领做徒手操动作。 3、学生学生跟随教师集体练习。 要求:活动充分 动作到位 教法: 1、教师提示双脚“石头、剪刀、布”动作方法。 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体会练习。 要求:向上跳跃轻巧 部分 基 本 部 分 课的内容 一、跳跃:跳单双圈 次时数 间 组织教法与措施 组织:体操队形 教法: 1、教师组织学生体会单脚动作方法。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连续单脚跳练习。 3、教师组织学生体会双脚跳练习。 重点:合理运用单双 脚跳跃方法 1 2-3 1 难点: 跳跃连贯、轻巧 口诀:单脚有力 双脚轻 2-3 17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连续双脚跳练习。 3-4 1-2 4-6 5、组织学生自由单双脚跳练习。 6、学生展示,教师讲解示范正确动作。 7、教师组织学生轮换练习跳单双圈动作。 8、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9、学生自己调整圈距尝试拓展练习。 10、教师讲评学练效果。 要求:单脚有力 双脚轻巧 组织队形:如图 教法: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强调游戏安全 2、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体验游戏路线。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4、教师讲评练习效果。 要求:遵守规则 注意练习安全 3 分钟 2-3 组织队形:同上 教师根据上课情况以表扬为主进行小结 要求:放松充分,收器材积极参与 连贯跳起落2-3 圈中 二、游戏: 迎面接力 规则: 1、用所学跳单双圈动作,连续跳跃障碍物,到达折返点后向起点快速跑回。 2、交接时必须是右手击右手。 3、跳跃时脚不得踩到哗啦圈,踩到后下一个同学出发延时5秒。 2-3 1 1 1 3-4 1 结一、游戏:木头人 束部二、教师小结 分 三、收器材、下课 铁 圈:40 标志桶:8 1、学生练习时保持相对的安全练习距离。 2、教师在学生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语言提示学生,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场地器材 练习密度:35% 平均心率:125次/分 安全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