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毛公鼎是什么时期

来源:小奈知识网
毛公鼎是什么时期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物,由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该鼎制作精美,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 其促进作用主要就是毛公用铭文训诫后人必须不忘朝廷恩典,精忠报国。对于后人来说,该鼎就是研究西周时期晚年政治史的'关键史料。

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公斤。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三蹄足。

毛公鼎铭文长度吻合五百字(存有字、字、字三说道),在亲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久。铭文的内容可以分为七段,就是说道:周宣王继位之初,力图振作复兴朝政,实乃恳请叔父毛公为其环境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诚公无私,最后颁授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即令子孙永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