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用范围
适用于LBAMSG-2项目总承包管理部第二项目部六工区所有桥梁、通道桩基础及墩柱钢筋笼加长,不包括桩基及墩柱连接处。
2 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
用于挤压连接的钢筋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其表面形状尺寸和性能等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8)或《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91)标准的要求;钢筋种类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HRB400级(Ⅱ、Ⅲ级)带肋钢筋挤压接头所用套筒材料,其实测力学性能应符合表的要求。
套筒材料的力学性能表 表
性能项目 屈服强度(N/mm2) 抗拉强度(N/mm2) 延伸率δ5(%) 硬度(HRB) 或HB 力学性能指标 225~350 375~500 ≥20 60~80 102~133 挤压接头所用套筒必须由定点工厂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生产,规格尺寸符合表的要求,钢套筒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的要求。
套筒应有型式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锈蚀和污染,分批验收,按不同规格分别堆放。
钢套筒的规格和尺寸 表 钢套筒型号 G40 G36 G32 G28 G25 钢套筒尺寸(mm) 外 径 70 57 50 45 1
理论重量 长 度 250 220 200 190 170 (kg) 壁 厚 12 11 10 8 G22 G20 G18 40 36 34 6 140 130 125
钢套筒尺寸允许偏差(mm) 表 套筒外径D 外径允许偏差 ≤50 ± 壁厚(t)允许偏差 +t -t >50
机具准备
高压油泵、油管、压钳、钢筋挤压压模、吊挂小车、平衡器、角向砂轮、划标志工具及检查压痕卡板卡尺等工具。
压钳的性能试验、可靠性和耐久性试验应符合《超高机具用液压缸试验方法》的规定。
超高压泵站与超高压油管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高压油管严禁硬性弯折和重物砸压。
挤压机的挤压力已经过标定。挤压的接头数超过5000个或设备使用超过一年要重新标定。
检测卡尺的测量精度应达到±。 作业条件
挤压作业前,检查挤压设备是否异常,并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准作业。按连接钢筋规格和套筒型号选配压模,对不同直径钢筋的套筒不得相互串用。连接相同直径钢筋的钢套筒型号、压模型号应符合表的规定,连接不同直径钢筋的钢套筒型号、压模型号应按表的规定采用。
相同规格钢筋连接时的钢套筒型号、压模
型号、压痕最小直径和压痕总宽度 表 连接钢筋规格 钢套筒型号 压模型号 压痕最小直径允许范围压痕总宽度(mm) ±d +t -t ±2 长度允许偏差 ±2 2
(mm) Φ40-Φ40 Φ36-Φ36 Φ32-Φ32 Φ28-Φ28 Φ25-Φ25 Φ22-Φ22 Φ20-Φ20 Φ18-Φ18
G40 M40 60~63 ≥80 G36 M36 54~57 ≥70 G32 M32 48~51 ≥60 G28 M28 41~44 ≥55 G25 M25 37~39 ≥50 G22 M22 32~34 ≥45 G20 M20 29~31 ≥45 G18 M18 27~29 ≥40 不同规格钢筋连接时的钢套筒型号、压模
型号、压痕最小直径和压痕总宽度 表 连接钢筋规格 钢套筒型号 压痕最小压模型号 直径允许范围(mm) 压痕总宽度(mm) Φ40端Φ40-Φ36 G40 M40 Φ36端M36 Φ36端Φ36-Φ32 G36 M36 Φ32端M32 3
60~63 57~60 ≥80 54~57 51~54 ≥70 Φ32端Φ32-Φ28 G32 M32 Φ28端M28 Φ28端Φ28-Φ25 G28 M28 Φ25端M25 Φ25端Φ25-Φ22 G25 M25 Φ22端M22 Φ25端Φ25-Φ20 G25 M25 Φ20端M20 Φ22端Φ22-Φ20 G22 M22 Φ20端M20 Φ22端Φ22-Φ18 G22 M22 Φ18端M18 Φ20端Φ20-Φ18 G20 M20 Φ18端M18
钢套筒表面沿长度方向标有清晰均匀的压接标志,中部两条标志的距离应不小于20mm。
4
48~51 45~48 ≥60 41~44 38~41 ≥55 37~39 35~37 ≥50 37~39 33~35 ≥50 32~34 31~33 ≥45 32~34 29~31 ≥45 29~31 28~30 ≥45 液压油中严禁混入杂质。施工中油箱应遮盖好,防止雨水、灰尘混入油箱。在连接拆卸超高压油箱软管时,其端部要保管好,不能粘有灰尘沙土。
压接前钢套筒和钢筋端头及压接部位的锈皮、泥砂、油污等杂物应清理干净;钢筋与钢套筒试套,如钢筋有马蹄、飞边、弯折或纵肋尺寸超大者,应先矫正或用手砂轮修磨,超大部分禁止用电气焊切割。
钢筋端头应有定位标志,以确保钢筋伸入套筒的长度。钢筋端头离套筒长度中心点不宜超过10mm,定位标志距钢筋端部的距离为钢套筒长度的1/2。
参加挤压接头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3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钢套筒、钢筋挤压部位检查、清理、矫正→检查钢筋端头压接标志→钢筋插入钢套筒→挤压→质量检验
操作工艺
钢筋应按标记要求插入钢套筒内,确保接头长度,以防压空。当钢筋纵肋过高影响插入时,允许进行打磨,但钢筋横肋严禁打磨。被连接钢筋的轴心与钢套筒轴心应保持同一轴线,防止偏心和弯折。
在压接接头处挂好平衡器与压钳,接好进、回油油管,启动超高压泵,调节好压接力所需的油压力,然后将下压模卡板打开,取出下模,把挤压机机架的开口插入被挤压的带肋钢筋的连接套中,插回下模,锁紧卡板,压钳在平衡器的平衡力作用下,对准钢套筒所需压接的标记处,控制挤压机换向阀进行挤压。压接结束后将紧锁的卡板打开,取出下模,退出挤压机,则完成挤压施工。
挤压时,压钳的压接应对准套筒压痕标志,并垂直于被压钢筋的横肋。挤压应从套筒中央逐道向端部压接,不应由端部向中部挤压或隔标记来回挤压。最小直径及压痕宽度须符合表规定的要求。
为了减少高处作业并加快施工进度,可先在地面压接半个压接接头,在施工作业区把钢套筒另一端插入预留钢筋,按工艺要求挤压另一端。
在正式施工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挤压工艺检验。检验接头的数量应不少于三个。检验接头按质量验收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质量检验
每一验收批中应随机抽取10%的挤压接头作外观质量检验,并按表填写检查记录。如外观质量不合格数超过抽检数的10%时,应对该批挤压接头逐个进行复检,
5
对外观不合格的接头采取补救措施;不能补救的挤压接头应作标记,在外观不合格的接头中抽取6个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若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值,则该批外观不合格的挤压接头,应会同设计单位商定处理,并记录存档。
挤压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对每一验收批,均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头性能等级,在工程中随机抽取3个接头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若其中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应再抽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仍有1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评为不合格。
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强度试验1次合格率为10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
4、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全数观察检查。
连接套筒的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测量和检查出厂合格证。
套筒的型式检验报告和连接工艺性能检验的强度报告必须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检验报告单。
接头抽样试件检验结果符合国家有关规程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连接试件报告单。 一般项目
钢筋接头压痕深度不够时应补压。超压者应切除重新挤压。钢套筒压痕的最小直径和总宽度,应符合钢套筒供应厂家提供的技术要求。
挤压接头的外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外形尺寸:挤压后套筒长度应为原套筒长度的~倍;或压痕处套筒的外径波动范围为原套筒外径的~倍;
挤压接头的压痕道数应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道数; 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即7/100); 挤压后的套筒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缝。
接头位置宜设在受力较小处,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同一连接区段
6
内Ⅲ级接头的百分率不应大于25%,Ⅱ级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Ⅰ级接头的百分率可不受限制,同一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距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d。
同一连接区段的接头应错开设置;同一连接区段的接头面积率不大于50%;接头位置不宜设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5、施工注意事项
接头钢筋宜用砂轮切割机断料。
接头的压痕道数应符合钢筋规格要求的挤压道数,认真检查压痕深度,深度不够的要补压,超深的要切除接头重新连接。
挤压连接操作过程中,遇有异常现象时,应停止操作,检查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进行。
挤压连接施工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工作油压不得超过额定压力。 钢筋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且不得小于15mm。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6、成品保护
在地面预制好的接头要用垫木垫好,分规格码放整齐。
套筒内不得有砂浆等杂物。套筒在运输和储存中,应按不同规格分别堆放整齐,不得露天堆放,防止锈蚀和沾污。
在高处挤压接头时,要搭好临时架子,不得蹬踩接头。
7、安全环保措施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环保意识教育,严格遵守公司关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
在高处进行挤压操作,必须遵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的规定。
高压泵应采用液压油。油液应过滤,保持清洁,油箱应密封,防止渗漏,防止雨水灰尘混入油箱。
高压胶管应防止负重拖拉、弯折和尖利物体的刻划。操作人员应尽可能避开高压胶管反弹方向,以防伤人。
施工现场用电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7
8、质量记录
本作业指导书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复试报告; 钢套筒出厂合格证和型式检验报告; 钢套筒挤压接头抗拉强度检验报告; 施工现场挤压接头外观检查记录,见表; 钢筋挤压连接操作工合格证,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