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分析计算,用以研究系统规划和运行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对规划中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检验所提出的电力系统规划方案能否满足各种运行方式的要求;对运行中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预知各种负荷变化和网络结构的改变会不会危及系统的安全,系统中所有母线的电压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以内,系统中各种元件(线路、变压器等)是否会出现过负荷,以及可能出现过负荷时应事先采取哪些预防措施等。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最基本的计算。除它自身的重要作用之外,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中,潮流计算还是网损计算、静态安全分析、暂态稳定计算、小干扰静态稳定计算、短路计算、静态和动态等值计算的基础。
传统的潮流计算程序缺乏图形用户界面,结果显示不直接难与其他分析功能集成。网络原始数据输入工作大量且易于出错。本文采用MATLAB语言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潮流计算软件。而采用xx界面直观,运行稳定,计算准确。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MATLAB
目 录
一、 概述
1.1 设计目的与要求.................................................
1.1.1 设计目的......................................................
1
1.1.2 设计要求.....................................................
1.2 设计题目......................................................
1.3 设计内容.....................................................
二、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概述.....................
2.1 电力系统简介..........................................
2.2 潮流计算简介..........................................
2.3 潮流计算的意义及其发展..................... ..............
三、 潮流计算设计题目..........................
3.1 潮流计算题目........................................
3.2 对课题的分析及求解思路........................
四、 潮流计算算法及手工计算...........................
4.1 变压器的∏型等值电路..............................
4.2 节点电压方程..............................
2
4.3 节点导纳矩阵.............................
4.4 导纳矩阵在潮流计算中的应用.......................
4.5 潮流计算的手工计算..........................
五、 潮流计算流程图及源程序................................
6.1 潮流计算流程图..............................
6.2 潮流计算源程序图...............................
6.3 运行计算结果.......................................
总结
参考文献
电力系统叙述
电力工业发展初期,电能是直接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站(或称发电厂)中生产的,各发电站孤立运行。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的发展,电能的需要量迅速增加,而热能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又往往远离用电比较集中的城市和工矿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在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大型发电站,然后将电能远距离输送给电力用户。同时,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以及资源利用的综合经济性,又把许多分散的各种形式的发电站,通过送电线路和变电所联系起来。这种由发电机、升压和降压变电所,送电线路以及用电设备
3
有机连接起来的整体,即称为电力系统。
现代电力系统提出了“灵活交流输电和新型直流输电”的概念。灵活交流输电技术是指运用固态电子器件与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对交流电网的电压、相位角、阻抗、功率以及电路的通断进行实时闭环控制,从而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诉讼能力和电力系统的稳态水平。新型直流输电技术是指应用现电力电子技术的最新成果,改善和简化变流站的造价等。
运营方式管理中,潮流是确定电网运行方式的基本出发点:在规划领域,需要进行潮流分析验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在实时运行环境,调度员潮流提供了电网在预想操作预想下的电网的潮流分布以及校验运行的可靠性。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多个领域都涉及到电网潮流计算。潮流是确定电力网咯运行状态的基本因素,潮流问题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1.2潮流计算简介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计算,它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及系统接线情况确定整个电力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各母线的电压。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系统的功率损耗等等。在电力系统规划的设计和现有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研究中,都需要利用潮流计算来定量的分析比较供电方案或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此外,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也是计算机系统动态稳定和静态稳定的基础,所以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的一种和重要和基础的计算。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也分为离线计算和在线计算两种,前者主要用于系统规划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方式,后者则用于正在运行系统的经常监视及实时控制。
4
利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进行潮流计算从5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了。在这20年内,潮流计算曾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发展主要围绕着对潮流计算的一些基本要求进行的,对潮流计算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或收敛性;
(2) 对计算机内存量的要求;
(3) 计算速度;
(4) 计算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2.3潮流计算的意义及其发展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计算,是对复杂电力系统正常和故障条件下稳态运行状态的计算。潮流计算的目标是求取电力系统在给定运行状态的计算,即节点电压和功率分布,用以检查系统各元件是否过负荷。各点电压是否满足要求,功率的分布和分配是否合理以及功率损耗等。对现有的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扩建,对新的电力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以及对电力系统进行静态和稳态分析都是以潮流计算为基础。潮流计算结果可用如电力系统稳态研究,安全估计或最优潮流等对潮流计算的模型和方法有直接影响。实际电力系统的潮流技术那主要采用牛顿—拉夫逊法。
运行方式管理中,潮流是确定电网运行方式的基本出发点;在规划领域,需要进行潮流分析验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在实时运行环境,调度员潮流提供了多个在预想操作情况下电网的潮流分布以及校验运行可靠性。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多个领域问题是研究电力
5
系统稳态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在用数字见算计算机解电力系统潮流问题的开始阶段,普遍采取以节点导纳矩阵为基础的逐次代入法。这个方法的原理比较简单,要求的数字计算机内存量比较差下,适应50年代电子计算机制造水平和当时电力系统理论水平,但它的收敛性较差,当系统规模变大时,迭代次数急剧上升,在计算中往往出现迭代不收敛的情况。这就迫使电力系统的计算人员转向以阻抗矩阵为基础的逐次代入法。阻抗法改善了系统潮流计算问题的收敛性,解决了导纳无法求解的一些系统的潮流计算,在60年代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阻抗法德主要缺点是占用计算机内存大,每次迭代的计算量大。当系统不断扩大时,这些缺点就更加突出,为了克服这些缺点,60年代中期发展了以阻抗矩阵为基础的分块阻抗法。这个方法把一个大系统分割为几个小的地区系统,在计算机内只需要存储各个地区系统的阻抗矩阵及它们之间联络的阻抗,这样不仅大幅度的节省了内存容量,同时也提高了计算速度。
克服阻抗法缺点是另一个途径是采用牛顿-拉夫逊法。这是数学中解决非线性方程式的典型方法,有较好的收敛性。在解决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问题时,是以导纳矩阵为基础的,因此,只要我们能在迭代过程中尽可能保持方程式系数矩阵的稀疏性,就可以大大提高牛顿法潮流程序的效率。自从60年代中期,牛顿法中利用了最佳顺序消去法以后,牛顿法在收敛性。内存要求。速度方面都超过了阻抗法,成为了60年代末期以后广泛采用的优秀方法。
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基本电气计算,常规潮流计算的任务是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和网路结构确定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各母线上的电压(幅值及相角)、网络中的功率分布以及功率损耗等。潮流计算的结果是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和故障分析的基础。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判断电网母线电压、支路电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应采取措施,调整运行方式。对于正在规划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为选择电
6
网供电方案和电气设备提供依据。潮流计算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整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等提供原始数据。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电网规划阶段,通过潮流计算,合理规划电源容量及接入点,合理规划网架,选择无功补偿方案,满足规划水平的大、小方式下潮流交换控制、调峰、调相、调压的要求。
(2)在编制年运行方式时,在预计负荷增长及新设备投运基础上,选择典型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发现电网中薄弱环节,供调度员日常调度控制参考,并对规划、基建部门提出改进网架结构,加快基建进度的建议。
(3)正常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用于日运行方式的编制,指导发电厂开机方式,有功、无功调整方案及负荷调整方案,满足线路、变压器热稳定要求及电压质量要求。
(4)预想事故、设备退出运行对静态安全的影响分析及作出预想的运行方式调整方案。
总结为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划方案的研究中,都需要进行潮流计算以比较运行方式或规划供电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为了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也需要进行大量而快速的潮流计算。因此,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种电气运算。在系统规划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方式时,采用离线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中,则采用在线潮流计算。
4 总结
7
透过这次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对自己以往的学习有了很深的认识。电力系统分析专业课的系统学习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由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本身较难,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做到足够的理解学习以及在以后的时间没有做到充分的温习,因此在这次设计作业的解题过程中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首先拿到图就感到无从下手,已经超出我们平时作业的水平,也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以至好长时间都没有动笔,只是每次拿出来看几眼。慢慢看出了些眉头后,又用过请教同学和老师把部分不懂的细节弄清了。完成这个艰难的第一步后,对整个线路图有了宏观的把握,对解题方法也有了大致思路。第二步就应该对电路图做详细分析,计算线路参数作出等值电路,这一步相对进行的比较顺利。接下来就是理清思路认真做潮流计算,在做潮流计算的时候由于计算量比较大,线路参数比较多,所花的时间很多。完成整个潮流计算后,面临这一个更艰巨的任务,就是手写稿转化成电子稿。由于公式比较复杂,上下标多,对公式编辑及画图软件应用甚少,操作起来很费时。总得来说,还是基本上完成了任务,现将在此次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收获总结如下:
存在的问题:
1. 不能熟记电力系统课本中有关公式,应用时需要查看课本。
2. 对三绕组的变压器应用不深。
3. 对潮流计算的几种模型及基本运算了解不透,不能熟练应用。
4. 计算能力不强。
8
5. 对公式编辑及画图软件viso操作不熟。
6. 由于在计算过程中忽略了变压器的励磁损耗,而且只做了一次迭代,没有保证精度,与MATLAB仿真存在很一定的差异,有的甚至出现错误的数据。
收获:
1. 为了较好的完成此次作业,对主要的相关章节又进行较全面的学习,尤其是加深了对有关公式的应用。
2. 提高了对有关软件的操作能力。
3. 由于此模板类似于毕业论文的模板,让我们提前熟悉了毕业论文的要求和格式。这次的课程设计为明年的毕业论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同时,通过此次的课程设计,让我认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的学习不扎实。考完之后或是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对前面学过的知识没有映像了,这主要是因为没有理解性学习。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学的扎实,学的牢靠,并且能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9
参考文献
[1] 孟祥萍. 《电力系统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 邱晓燕.刘天琪 《电力系统分析的计算机算法》.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1] 何仰赞等.电力系统分析[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3
[2] 西安交通大学等.电力系统计算[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12
[3] 陈 衍.电力系统稳态分析[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2004.1
10
[4] 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M].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2002.5
[5] 于永源,杨绮雯. 电力系统分析(第二版)[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3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