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福建省2013年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地理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部分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必考题,第II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本试 卷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 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 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 号涂黑。

5. 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l示意我国某大城市2009年城区地价等值线,读图回答1 -2题。

1. 中心商务区最有可能分布的区域是 A. ① C. ③

B.② D.④

2. 与其他区域相比,近年来④地地价涨幅较大 的主要原因是 A. 高附加值产业集聚 B. 原有基础设施完善 C. 外来人口迁入 D. 逆城市化发展

图2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读图回答3 -4题。 3. 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 A. 下渗、坡面流、壤中流

B. 壤中流、下渗、坡面流 C. 坡面流、下渗、壤中流 D. 坡面流、壤中流、下渗

4. 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因素对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影 响符合实际的是 A. 地表起伏大,坡面水流慢 B. 植被覆盖密,截流雨水多 C. 岩体破碎多,地下径流小 D. 降水强度大,坡面下渗多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 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图3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5-6题。

5. 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A. 甲河秋季输人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 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6. 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主导风向 B.湖水盐度 C.沿岸坡度 D土壤肥力 图4示意某国2008年人口结构,读图回答7-8题。 7. 图中信息反映出该国 A. 为发展中国家 B. 人口出生率高

C. 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 中老年人口性别比失调

8. 该国0-4岁的人口数明显多于5-9岁,其 影响因素最有

可能是

A.年龄结构 C.生态环境

B.性别结构 D.移民政策

图5示意某大洲局部区域等值线分布,读图回答9-10题。 9. 图中虚线表示的是 A. lOT积温(C)

B. 一月海平面气压(hPa) C. 年日照时数(h) D. 年降水量(mm)

10. 影响图中虚线向南凸的主要因素是 A. 洋流因素 C. 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D.大气环流

0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教学大楼四周日照情况进行观测。图6示意某日教学大楼日 出、日落楼影分布,读图回答ll-12题。

11.该日接受日照时间最长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 丁 12. 该日当地的昼长约为 A. 3小时 C. 9小时

B. 15小时 D. 18小时

第II卷

本卷共156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7-39题为必考题;第40-42题为选 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

【必考部分】(115分)

37. (37分)图12示意H市及其周边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拥有百万人口的H市为我国西南地区较富庶的重工业城市。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 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

(1) 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5分)

(2) 分析该地区河谷可种植优质热带水果的有利气候条件。(ll分)

(3) 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该地蔬菜远销北方市场成本高的地理原因。(9分)

(4) 简析该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12分)

[选考部分] (41分)

40. (15分)地理

请考生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 [选修2——海洋地理]

珊瑚礁生长发育主要受海底地质、地貌、海洋动力(如风浪、洋流)等因素 影响。风浪和洋流促进了珊瑚生长发育。图13示意我国南海局部海域珊瑚岛礁的 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海洋动力角度分析M处的珊瑚礁多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原因。(9分)

(2) 简述珊瑚礁在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方面所起的主要作用。(6分)

B.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4示意京津冀地区泥石流灾害风险等级分 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该地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的空间分布特 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9分)

(2) 简述在野外考察时应如何避免泥石流造成的 人身伤害。(6分)

C. [选修6――环境保护]

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固体物质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的天气现象。图15 示意我国南方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冬、夏季节灰霾天数的差异,并从气温角度分析其成因。(9分)

(2) 简述治理城市灰霾可采取的交通措施。(6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