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Web3.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读者服务模式创新的探讨

来源:小奈知识网
图书馆界(Library World) 2012年第2期(No.2,2012) Web3.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读者服务模式创新的探讨 高志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北京100070) [摘要]Web3.0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读者服务提供了技术环境。该文探讨了Web3.0环境下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读 者服务创新的模式。 [关键词]Web3.0;信息服务;读者服务;个性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62 [文献标志码]B Web3.0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个性化读者服务创 新提供了技术环境。个性化读者服务能够充分利用 图书馆各种信息资源的优势,主动开展以满足读者 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全方位服务。 1 个性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发展的趋势 1.1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概念的提出 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My Library)是在 1999年由美国l0位著名数字图书馆专家在一次研 讨会上提出的,并首先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图书馆、 洛杉矶国际研究实验室图书馆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图 书馆开始实施。My Library系统包括My Links(我 的链接)、My Updates(我的更新)、My Content(我的 目录)、My Category(我的资料)。My Library服务使 读者在查找其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和利用图书馆信息 资源的时候更加准确、方便和快捷。 1999年由科技部支持的“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 工程”,首次提出了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概 念。目前,我国高校使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 统的主要有清华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中科 院国际科学数字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等。 1.2高校图书馆的读者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相对比较固定,主要是教 师和学生两大群体。 教师读者群体的需求是:满足国家级重要科研 课题,其他科研项目、学校教学需要的、随时需要得 到专业性较强的定题跟踪服务。 学生读者群体的需求是:满足专业课学习的信 息服务,研究生等有科研需要的信息服务,毕业生撰 写专业论文和查找其他方面的信息服务。 读者希望以他们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得到信息, 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探索为读 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创新服务模式,以适应读者的 需求。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2—0084—06 1.3个性化读者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要求 笔者对读者进行过调查,在问到“查找信息资 料时的第一选择是什么”时,回答往往是“搜索引 擎”,而不是“图书馆”。搜索引擎使资源共享成为 可能,高校图书馆要在信息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上 向特色化和个性化方面发展,才能有利于高校图书 馆资源配置的优化,有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地位, 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2 web3.0为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提供了良 好的技术环境 2.1利用Web3.0的个性化特征,建立读者个性化 的信息平台 个性化的信息平台(如图1)根据读者的个性需 求,智能化处理图书馆和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聚合了 满足读者需求的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 息服务。读者只要进入图书馆为自己量身订制的信 息平台,看到的即是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资源。 读者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网 站上使用。在更精准、更智能、更个性的平台上,所 有的信息完全由读者自己控制及整合,网站只提供 技术支撑和服务。 2.2 Web3.0搜索智能化特征能尽快满足读者对信 息资料的需求 读者只要提出信息咨询要求,得到的不仅仅是 自己所需的信息,还有相应的其他功能,如信息比 较、甄选、评价等,这些工作全部由计算机完成,并以 读者进行的各种操作以及读者提出的各种要求为依 据,分析读者的偏好,通过偏好系统得出的结论再归 类到一起,在某一主题下形成结果,通过交互界面聚 合、推送。例如:读者输入词条“张五常”,搜索引擎 会将张五常的经济学研究相关的信息资料全部显示 出来。 高志敏:Web3.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读者服务模式创新的探讨 表1 高校读者个性化主页 教授、专家、学者 个性化主页 教师个性化主页 研究生个性化主页 本科学生个性化主页 其他读者个性化主页 按教授、专家、学者的需 按教师的需求,按学 按读者的需求,按学 按读者需求,按学习专 按读者需求,定制学校行 求,按学科、专业、科研 校的学科、专业、教学 习专业课教学课程、 业课,包括教学课程辅 政人员、参加在职继续教 课题需求定制个性化主 特点和具体专业组织 各种培训,课题研究、 导、模拟考试、基于专业 育进修人员、和其他需要 页。体现从课题立项到 信息资源,同时针对 体现学生的爱好兴趣 学习的在线讨论、在线 的图书馆个性化主页 成果鉴定,包括科技查 教学人员科研需要定 和娱乐,定制学习研 培训和体现学生的爱好 新、文献检索、文献传 制教学、科研型图书 究相兼型图书馆个性 兴趣和娱乐的,定制学 递、定题推送等研究型 馆个性化主页 图书馆个性化主页 化主页 习型为主的图书馆个性 化主页 图书馆读者个性化主页中只显示适合个人需要的信 科研、教学和学习、交流等,提升他们的教学科研水 平。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按专业、学科、科研课 题等进行组织,专家学者推荐自己研究领域的专业 息资料,那些读者不感兴趣的资源不会为读者提供, 以精确的图书信息为用户提供“按需服务”,从人找 信息发展到信息找人。 3.2.2个性化信息平台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可以 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的需求建立定题服务的个性化 信息平台。读者可以在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内进行 信息资料以及对信息资料的评价,等等,图书馆工作 人员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发布,创造一个专家 帮助专家、专家帮助大家、大家帮助大家的信息平台 (如表2所示)。 表2高校读者个性化需求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名称 信息平台类型 信息平台资源的组织 读者个性化信息资源发布 图书馆按学校的专业、学科、科研课 题等进行组织信息资源,从科研项 专家学者推荐自己研究领域的专业信息资 目、课题的选题、开题、立项、项目和 料,以及对信息资料的评价等等,也是教师 专业化定题服 务的信息平台 课题的研究及成果鉴定提供定制服 进行科学研究的动态平台。图书馆工作人 务,系统自动将定制的信息推送给 员在这里能和学校的专家学者协作、沟通, 教师读者,并有专门的学科馆员提 了解学校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需要, 供包括科技查新、文献检索、文献传 提供更加专业的信息服务,使定题服务更 递、定题推送的信息服务 教师读者信息平台 加专业化,更加有针对性和主动性 图书馆根据学校专业学科的设置描 述图书馆的所有教学信息资源,从 教育教学型 专业和课程设置的角度提供定制选 项,让教师读者从专业到课程设置。 教师展示与学校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资 定制每门课程的教材源,形成教与学互动的动态资源平台 教学参考书、 、信息平台 ● 推荐书目等,系统自动将定制的信 息推送给教师读者 图书馆根据学校专业课、基础课和 选修课设置,描述图书馆的所有教 学生在信息平台上发布、交流专业课、基础 学信息资源,从专业课、基础课和选 课、选修课学习的心得体会,充分发挥图书 学生读者信息平台 学生学习型平台 修课学习的角度提供定制选项,让 馆第二课堂的作用。学生可以在这里延伸 学生读者定制专业课、基础课和选 课堂专业教学的学习,进行深入的学习、交 修课的教材、教学参考书、推荐书目 流、相互探讨、互相帮助,增强学生的知识 等,系统自动将定制信息推送给学 素质 生读者 88 图书馆界(Library World) 续表2 2012年第2期(No.2,2012) 信息平台名称 信息平台类型 信息平台资源的组织 图书馆根据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考 试、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科 技创新竞赛、各种英语竞赛、公务员 读者个性化信息资源发布 考试、毕业生就业及职务招聘的考 试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各项培 学生读者非常喜欢的信息资源平台,能提 学生培训型信息平台 训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是大学生的校 描述图书馆的所有教学信息资 源,提供定制服务,定制读者所需的 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学生读者信息平台 培训信息、考试辅导资料及考试培 训课程等系统自动将定制信息推 ,送给学生读者 图书馆按照学校博硕研究生的研究 方向组织图书馆信息资源,提供研 应该是图书馆较活跃的信息平台之一,集 学生研究型平台 究生科研需要的信息服务专业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各种素质培训 系统自 动将定制信息推送给研究生读者 于一体 ,3.3实时在线读者信息服务模式——手机图书馆 图书馆可以利用高清晰度的音频和视频以及 3D的内容将本馆的海量信息资源在同一个网络浏 览器里得到体现,并且按读者的个人需求,使读者能 随时在线阅读到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目前清 华大学图书馆提供移动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 馆,可以支持师生读者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以WAP 网站或短信的方式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包括 数字资源和数据库资源的检索、下载以及馆藏书目 的查询、预览等。 3.4基于传统定题服务的个性化服务模式 从图书馆信息资源库中筛选出一些满足读者群 体的个性化信息,采用推送技术,通过e—mail、手机 短信等形式向读者定期或长期推送定向式、跟踪式 的专题信息服务。这种服务模式改变了读者到图书 馆主动索取信息的传统方式,读者不需要到图书馆 就可以阅读到需要的信息资源。图书馆主动向读者 推送信息资源,读者可及时接受信息资源。 3.4.1向有相同需要的读者群进行信息资源小群体 推送服务。向有科研项目、课题、教学、学习、某项考 聚合服务和个人借阅信息的RSS服务。 3.4.3短信服务。向读者及时发送图书超期提醒、 预约书到馆通知及其他图书馆信息的服务。笔者所 在的图书馆提供个人借阅信息、逾期、预约、罚款通 知、新闻通知、讲座与培训通知。 3.5读者参与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服务模式 3.5.1利用博客信息服务模式。博客模式的服务使 在图书馆馆员与读者之间找到一个学科服务与交流 的结合点得以实现,且交流不再有局限性。目前,清 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新闻传播学科博客,上海交大图 书馆建立了材料学科、机械与动力工程、船舶海洋与 建筑工程、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人文学科等学科博 客。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建立了金融、教育博客。 3.5.2利用维基技术的信息服务模式。维基的最大 特点是允许任何人创建新网页和编辑自己或别人已 经创建的网页,充分体现了开放、合作、平等、共创的 网络文化,真正实现了多对多的交流,为图书馆的信 息服务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模式。厦门大学 图书馆编目部的维基版主页,实现了编目规则的动态 维护。上海交大图书馆的维基主页主要是用于馆员 与用户交流。上海大学图书馆建立了维基学科百科。 核、考试等需要的读者群推送读者定制、需要的信息 资源。 3.4.2利用RSS技术,提供信息订阅推送服务。图 书馆网站提供RSS输出,有利于让读者及时获取网 站内容的最新更新,这是一种全新的信息管理方式 和网络阅读的革命。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应用了 RSS订阅,以新闻、公告信息的推送最多,其次是新 书通报、商业数据库专题信息、期刊目录信息、信息 3.5.3应用Tag标签服务模式。标签由读者决定,读 者可以查询到与当前资源相关的内容,能自行对资源 添加标签。读者不仅可以看到自己发布、收藏、订制 的内容,还可分享其他读者使用相同Tag搜集的内 容,极大地促进了读者的参与程度。图书馆可以为学 科博客、馆员维基、全文电子资源整合系统的标签应 用,还可以在书目检索系统中设置热门标签排行。 高志敏:Web3.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读者服务模式创新的探讨 89 3.5.4利用SNS、QQ、MSN提供实时信息咨询的服务 己、提升自己的一个契机,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在网 模式,加强读者与图书馆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读者与 络时代应当履行的新的历史使命。 图书馆紧密互动、形影不离的服务关系。目前SNS在 图书馆中应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建立图书馆 [参考文献] 社区BBS,如中国科技大学应用了Lister社交网络。 [1]吴一平.基于Web3.0思想的图书馆3.0服务新模 3.6利用虚拟技术提供虚拟图书馆实景读者服务模式 式的研究与应用[J].图书馆,2011(1):9O—_92. 虚拟图书馆能呈现图书馆的实景,包括图书馆 [2]杨恒伏,李勇帆.Web3.0环境自主学习平台建设模 的馆藏资源、图书馆的服务项目。读者可以了解图 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1(1):32 5. 书馆各楼层馆藏资料非常具体的分布情况、服务区 [3]朱必云,周凤飞,冉东贤.Web 3.0环境下图书馆全 域位置和详细内容。目前,清华大学图书馆馆藏地 面服务[J].图书馆论坛,2010(2):59__61. [4]邱茹林.Web3.0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影响[J].情 点的可视化可以显示出该图书所在的阅览室的位 报资料工作,2009(6):73_75. 置,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提供的馆藏地点可视化可 [5]黄润.Web3.0及其对图书馆的应用展望[J].图 以让读者看到图书在图书馆的大致书架位置。 书馆学刊,2009(6):100--102. 在虚拟图书馆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恭候”在 [6]叶伟.web3.0下的图书馆服务拓展[J].图书馆 这里,读者可以面对面的和工作人员交流,还可以咨 工作研究,2009(7):59—6o. 询和图书馆服务相关的问题,读者如同亲历图书馆 [7]郝凤素,杨咏梅,靳红.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 现场。 特征及其模式比较[J].图书馆杂志,2009(4):51-53. 还可以构建学校的虚拟教学课堂、虚拟科研研 [8]肖荣荣.“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服务功 讨、虚拟学院、虚拟学生校园活动等单元平台,专家、 能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0(9):64 8. 学者、教师和学生如同在课堂、研讨现场一样随时提 [9]张 惠.服务因用户而变——图书馆服务再思考 [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3):77—80. 出问题、解决问题,使为教学、科研和读者的其他需 [10]陈颖仪.中关公共图书馆数字化个性化服务调查 求服务更加多种多样。 与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0(4):37 9. Web3.0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更加优质、 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提供了技术保证。高校图书 [收稿日期]2011—10—19 馆应利用先进技术向读者提供更主动、更个性化、更 [作者简介]高志敏(1957一),女,副研究馆员,大学本 深入、更细致的信息服务。这是高校图书馆发展自 科。 (上接第81页) 8月5日下午 广西图书馆学会副秘书长贾莹出席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召开的“中国科协广西区、市、县科协工作座谈会”。 8月8—18日 广西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丰雨滋,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党支部书记张金根、地方文献部主任尤小明一行3人,代表广西图书馆学会随中 国图书馆学会赴美国纽约、华盛顿和波多黎各圣胡安市参加“中美图书馆服务研讨会”“2011年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第77届国际图联大会 暨理事会”。 8月17日 经过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二届青年人才奖评审会评审、公示之后,中国图书馆学会下发“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二届青年人才奖评审工作情况通 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开展的两年一次的青年人才奖评选共评选出青年人才26名。经广西图书馆学会推选并申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兰 曼获此殊荣。 9月2日 广西图书馆学会秘书长秦小燕参加自治区社科联在南宁市举办的“广西社会科学社会团体管理与发展研讨会”。 9月14—23日 广西图书馆学会举办“图书馆自动化培训班”,来自全区公共、院校图书馆和机关单位资料室的25名学员接受了培训。本次培训班结合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和《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讲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以及中文普通图书、连续出版物的机读目录格式 使用等内容,并安 ̄IiET 3天的上机操作实习,教授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使用、系统参数设置、CNMARC数据制作等内容。主讲老师为广西壮 族自治区图书馆研究辅导部主任、研究馆员秦小燕。 9月16日 经中国图书馆学会八届八次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并下发“中图学字201l[020]号”文,授予483位会员“优秀会员”光荣称号,授予45位同 志“优秀学会工作者”光荣称号。经广西图书馆学会推选并申报,学会秘书处副秘书长贾莹荣获“2009--2011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学会工作 者”荣誉称号,梧州市图书馆尤苏平、北海市图书馆宣泽文荣获“2009--2011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会员”荣誉称号。 (待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