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探索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文/李艳海当地质的软土层较厚(一般指4 米以上)、建筑物的荷载较大 采用明 挖基础不能满足强度和变形限制要 求 或采用明挖基础不经济时.常采用 桩基础 钻孔桩基础因其施工简单、经 济等优点被广泛采用。我们公司承建 的河南登封铁路的东山村大桥工程. 总长1 28 1 3米.总计20根桩基础.桩径 统一为1米.桩深在1 0~1 2米之间.为 摩擦桩.桩基混凝土总方量为1 5。.2立 方米。由于软土层较厚.地下含水量 大.设计采用了冲击钻孔施工.水下灌 注混凝土的方法。现结合施工体会 谈 下桩基础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施工工 艺。 杨龙江 量,桩基的直径而定。第一盘混凝土 落下后至少能令导管埋入混凝土1米以 上。 四、开钻成孔 1安装钻机时底架要平稳,钻头和 钻杆中心对准护简项面中心 偏差不得 大于50毫米。 2钻孔时钻杆(吊绳)要保持垂 直.施工期间随时用线锤检查.避免 钻孔倾斜。 3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无论对 于成孔质量还是最终桩承载能力的发 挥.泥浆质量都是相当重要的因素。在 钻孔过程中.孔底泥浆比重以1 1~]3 为宜.应有专人负责泥浆试验.调制及 质量控制 并记录在册。 五、换浆清孔 6放下钢筋笼及接入导管后.灌注 混凝土前应进行第二次清孔 目的是保 证桩底干 争.并及时做好检测记录 7各项程序符合要求后.报监理工 程师.准备灌注水下混凝土 八、灌注水下混凝土 般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为:场地清理——测量桩位——施工准 备一一开钻成孔——换浆清孔——各 项指标检测——吊装钢筋笼——灌注 水下混凝土——进行桩基础完整性检 1孔钻到设计标高并超钻1 O0毫米 时.先清孔换浆。清孔的目的是使沉 淀量尽可能减薄 提高孔底承载力 也为了保证混凝土的灌注质量。清孔应 认真操作 不得用加深孔深代替清孔。 清孔完毕后再进行终孔验收。 六、各项指标检测 测。 一、场地清理 1场地为平地而施工期间地下水位 在原地面以下大于1米时.应平整场地 清除杂物、更换软土.夯填密实.钻孔机 械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的填土上.以免 产生不均匀沉陷。 终孔验收包括核实地质情况、孔 底统一高程、孔径 孔深 孔型、孔的垂 直度(不超过孔深的1%)、桩底沉渣(端 承桩≤10厘米.摩擦桩≤30厘米) 泥浆 (比重以1 1~1 2为宜).各项指标符合要 求后.办理终孔验收签证 七、吊装钢筋笼 2场地处于陡坡时.应挖成平坡。 3场地处于深水时.采用筑岛法或 将钻机设在船上。 二、1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 验报告。钢筋进场时.必须按批抽取试 件做力学和工艺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测量桩位 测量放线定桩位应从施工现场的 测量导线点(基准点)施测,以免产生累 计误差,测定后应用其他法复核。 三、施工准备 1.对于泥浆的排放地点应综合考 虑.绘制泥浆排放平面图,以免造成环 境污染。 2准备一定数量的优质粘土.当地 层遇到松散砂层或松散土时进行造浆。 3混凝土搅拌站的建立应综合考虑 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每小时混凝土的 需求量) 运输方式、原材料的供应等因 素。 4埋设护筒,护筒顶高出施工水位 或地下水位1.5~2.0米,并高出施工地 面0 3米.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中心 的偏差不得大于5厘米.倾斜度不得大 于1%孔深。 2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首先进行自 检。 3.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签认。 4钢筋笼宜整体吊放.为避免钢筋 笼变形.吊点应对称.使钢筋笼吊起后 呈铅直状态。在检查完钢筋笼项部高程 及平面位置后.应定位牢固.以免灌注 时产生下沉或上浮现象。 5灌注混凝土的导管在使用前应试 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0 6~1 OMpa.且 应有导管试压报告。导管内径应一致. 其误差小于±2毫米.内壁光滑无阻.组 拼后用球塞检查锤作通过试验。最下端 节导管长度要长一些.一般为4米.其 余导管的长度要整齐统一.便于丈量长 度,并作出标Sg¥n记录。导管距离桩底 的高度.应综合考虑第一盘混凝土的方 1混凝土选用的原材料(水泥 粗 细骨料、外加剂)必须按批进行检验.其 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时方可使用 2为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 流动性 应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 1 8~22厘米之间.混凝土灌注距桩顶约 5米时.坍落度控制在1 6~1 7厘米.以确 保桩顶浮浆不过高。 3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工作应迅速. 防止坍7L¥n泥浆沉淀过厚。开始灌注 前.应再次核对钢筋笼标高、导管下端 距孔底高度、孔深、泥浆沉淀厚度 孔壁 有无坍塌现象等。如不符合要求.处理 后方可开始灌注。 4首批混凝土灌注量与桩基直径 导管底至桩底的高度有关,其原则为首 批混凝土灌注量能令导管埋入混凝土1 米以上。 5.在整个灌注过程中.导管埋置深 度不得少于1米.最大不得大于6米。提 升和拆卸导管要实行双项控制.既要由 灌注的混凝土量计算桩内混凝土高度. 又要用测绳吊着圆锥体(内灌砂配重) 实际测量.导管埋深控制在2~4米。 6注意灌注桩基所需的混凝土量 般约为设计方量的1 3倍左右 7灌注标高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 0 5~1米.以便消除浮浆和清除测量误 差。务必注意不要因误测而造成短桩。 8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机留置混 凝土试块。 九、桩基进行完整性检测 桩基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凿 除桩头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f不得低 于设计桩顶标高) 进行桩基完整性检 测。囵 作者单位 李艳海 煤炭工业邯郸设计研究院 杨龙江 河南登封铁路有限公司 [收稿El期:2006—5—1 1] 田中州建设2006年第7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