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及战略联盟管理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及战略联盟管理 陈支武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企业战略联盟是企业在合作竞争机制下产生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战略缺口理论和中间组织理论是企业组建 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应从联盟成员的选择、专门管理机构的设立以及跨文化管理等几个方面加强企业战略联盟 管理,以提高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率。 【关键词】战略联盟竞争优势战略联盟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 价格机制,同时在企业问、企业和消费者问起着配置资源的作 展,企业开始认识到竞争对手的存在对自己是具有重要战略 用,企业不是纯粹的企业,市场不是纯粹的市场。企业中存在 价值的,双方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基于共同的目的而结成联盟 市场,市场中存在企业,中问组织就是在企业和市场的相互转 进行合作,于是企业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合作竞争 化过程中形成的。而战略联盟则是中间组织的现实企业组织 阶段。实现合作竞争的主要组织形式——“企业战略联盟”(简 形式之一,它是市场组织化的结果,它把市场交易内部化为企 称“战略联盟”)的概念因此而提出。 业内交易,把市场关系变成企业内的治理关系,但还没有形成 一、战略联盟的理论解释 企业,而是在市场的基础卜形成有组织的市场。战略联盟各方 1.战略缺口理论。战略联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平时本 是长期的合作关系,受契约的约束,超越了一般的市场交易, 足竞争对手的企业建立的伙伴关系,是竞争性联盟(Sierra, 但仍建立在市场关系的基础上,没有达到合并的程度。战略联 2001)。那么,为什么这些竞争性企业会建立这种伙伴关系呢? 盟的各方是独立的,仍拥有自己的经营自主权。因而,战略联 T.T.Tycbjee ̄IG.E.Osland等人提出r战略缺口理论。该理论 盟是通过市场的组织化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弓I进企业行政机制 认为:企业竞争环境的深刻变化对企业绩效目标形成r巨大 的一种组织。 的压力,因而当企业扫描竞争环境并评估其自身的竞争力和 二、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 资源时,经常会发现竞争环境客观 要求其达到的战略绩效 企业一旦组建战略联盟,并且以获取长期竞争优势为F1 目标与依靠其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所能达到的目标之间存在一 标,就会在核心能力平台j:为联盟成员创造出超过竞争对手 个缺口,这就是所谓的“战略缺口”。战略缺口使企业完令依靠 的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于技术、制度和组织等几 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发展受到限制,当其发现通过诸如合 个方面。 资、联合生产、联合研究开发等能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时,就会 1.技术竞争优势、战略联盟的技术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 产生建立战略联盟的动力,而且企业战略缺r1越大,建 战略 战略联盟促进联盟成员在技术上率先实现创新,并通过“技术 联盟的动力也就越大。 转移…个联盟成员吸取其他联盟成员已有的技术和经 2.中间组织理论。古 经济学认为,市场垃价格机制作 验——一个联盟成员通过向其他联盟成员提供产品来积累经 用下的自由交易,企业完全通过行政命令 观交易,企业是企 验”,以实现创新技术的共享。若战略联盟创造的技术优势能 业,市场是市场。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创造性地提出 够保持,则联盟成员就可能制定行业标准。实践证明,一种技 了“交易费用”的僦念,井认为 业和『lixD-足两个町 相 替 术一旦成为某种 i,lk的标准,就成为企 用来改变市场游戏 代的资源配置机制,不同的魁食、l 靠的是行政机制,而市场靠 规则的力最,使众多的厂商、用户以及竞争对手不得不跟着自 的是价格机制。如果在组织一批交易时企、 内部的交易费用 己走,于是标准制定者能够得到整个行业的响啦。随着标准接 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那么企业将替代市场;反之,叫 市场 受者的增多,基于该标准半台的相关行业会逐渐发展起来,这 替代企业。在此基础_j ,威廉姆森、理查德森等人又进行丁深 时行业内企业的竞争焦点逐渐转移为以标准为平台的相关产 入的研究,发现企业和市场之问还存存肴大量的中 组织,并 品的竞争。作为标准制定者的企业所受到的来自市场的芒f接 认为,完全按照企业和市场进仃交易, 是各种交易方 中的 冲击作用就会较弱,如果有竞争肯敢:r向标准挑战,则其要考 两个特例,还有大量的交易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问的中问形 虑消费者更换标准所要承担的成本以及缺少相关凸 套产品的 式,其根本特点是带有企业和市场的双重特征,“看得见的手” 风险。因此,利用战略联盟制定{jhl 标准可以产生 大的技术 ——企业行政命令式的计划控制与“看不见的手”——市场的 竞争优势.. 口・28・财会月刊(理论)2008.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制度之争j .‘刚并联 的制度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制度 伞他 活动(或进 、 优势互补效应,给企业带来真正的战略利益,因此企业在合作 前必须进行权衡。 战略联盟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联盟成员的能力及其对 战略目标的理解会产生新的变化;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 川m 诲 壁垒一般是指实现某种经济 城珀¨难度。波特指出,由于壁垒的存 在,企、 ・J‘}1』选 …支 { 逝 浅略,获得以壁垒为基础的低成本 和差异化 泡 排使联盟』戊K 制度『办 廿暇 ・圳能为联盟成员提供合作壁垒,联 ㈨} 0戒辛=优势。  4 ・。 。而言,就是通过战略联盟能产 争中联盟成员本身可能破产倒闭,某些联盟成员会因此退出 联盟,因此必须对联盟成员及时进行更换和调整。所以,建立 盟外企、I[, Jjl 0 ,l ’ l}j¨高昂的代价,因此这种制度安 联盟成员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就成为战略联盟管理的一项重要 内容。 3.设立战略联盟专门管理机构。-一方面,联盟成员可以 生“1+1>2”∞0 盟,本质I 用的产物, 趱,基于企业问合作关系的战略联 问各自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相互作 吻经济的竞争机制。这种以企业核心 通过快速、灵活地享用本企业以外的互补性资源和能力增加 企业价值;另一方面,战略联盟失败的概率也很高。如何充分 竞争力和彼 r为基础的战略联盟,可以使联盟成 员超越具体 次上的合作,产生战略联盟的协同 性,将企业竞 品竞争提高到战略联盟竞争层次。 3.组织竞与 々 。战略联盟的组织竞争优势是指通过组 织问学习提高联盟成员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赋予联盟 成员获得新的资源和能力的手段。战略联盟可以分为内部战 略与外部战略两种形式。内部战略形式涉及产权控制,包括纵 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内部战略形式一方面可以获得产权 控制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资产的专用性等方面的约 束,当外部竞争环境快速变化时,企业战略选择势必受到强大 的变革压力,所以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当企业采取内部 化战略不能很好地适应外部竞争环境要求时,企业战略将逐 步转向以产权合作为特征的外部战略。战略联盟作为一种企 业间的合作关系,主要通过资源和能力的交叉和共享使联盟 成员获益,从而达到提高联盟成员竞争水平的目的。 三、战略联盟管理 战略联盟的组建只是一项复杂工程的开始,相比较而言, 战略联盟的有效管理更为重要,其将对战略联盟的成功起到 更大的作用。 1.联盟的战略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柔性。联盟战略目标柔 性是指战略目标要与环境相匹配,并与之形成互动,且必须具 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可调整性。具体来说,战略联盟作为一个开 放的系统,要能随时感知环境的变化,并顺应环境,驾驭环境。 当外部环境有利于战略联盟的发展时,战略联盟应抓住时机, 大力发展;当外部环境不利于战略联盟的发展时,战略联盟应 收缩规模,集中力量维持现状。 2.联盟成员的选择与调整。联盟成员的选择既要考虑各 自的战略目标,又要考虑各自的资源优势。从战略目标来看, 联盟成员各方的目标必须能够兼容或互补。但由于战略联盟 中合作各方关系相对比较松散,联盟成员各方仍保持独立,要 使其战略目标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因而联盟成员之间的战 略目标有时发生冲突是很难避免的,这就要求联盟成员经常 接触和沟通,寻求缩短目标距离和消除目标冲突的途径,保证 战略联盟的平稳发展。从资源优势来看,联盟成员必须具有某 种专长,且进行优势互补或整合后能够达到“1+1>2”的效果。 因为战略联盟的核心思想就是要通过联盟这一方式发挥核心 发挥战略联盟的优势有效回避风险?笔者认为,设立战略联盟 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战略联盟事务的协调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 择。一个有效的战略联盟专门管理机构能够发挥改善知识管 理和提供内部协调等方面的作用。 (1)知识管理是指通过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建 立起知识共享与创新的企业内部环境,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 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战略联盟 的知识管理比传统企业的知识管理更为复杂。通过知识管理 将一系列常规的流程体系化,联盟成员可分享和运用积累起 来的经验与知识。这种做法十分有效,据统计,采取此做法的 战略联盟比未采取此做法的战略联盟的成功率要高出25%。 (2)建立战略联盟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整合联盟成员的各 种资源和能力,从而完成合作项目。一个特定战略联盟所需 的资源和能力分散在各联盟成员的不同职能部门中,而一个 设有强有力的专门管理机构的战略联盟,则拥有调动内部资 源以支持联盟决议的组织上的合法性。 4.战略联盟的跨文化管理。据统计,全球失败的战略联 盟中有2/3以上都是因为多元化文化背景下联盟文化冲突所 导致的。为保证战略联盟的良好发展,对战略联盟实行跨文化 管理是必然的选择。一方面,在选择战略伙伴时,有必要深入 了解和研究企业的文化背景,尽可能与一个与本企业文化相 协调的企业结盟。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无意识(即在一个新 的文化环境中人们不自觉地按自己原有的文化标准去行事) 造成了两种文化的冲突,为了加强战略联盟内有着不同文化 背景的员工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非常有必要进行跨文化管理。 通过人员互派以促进员工对文化共性的认识,并根据环境的 要求和战略联盟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战略联盟共同的经营观 及强有力的独特的联盟文化,逐渐消除联盟成员之间的文化 冲突,使战略联盟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辉.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机制.商业现代化. 2005;28 2.解树江、虚拟企业——理论分析、运行机制与发展战略.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朱焕忠,王宏起.高新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柔性管理研 究.工业技术经济.2005:5 2008.7财会月刊(理论)・29・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