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T 梁预制及质量控制探究

来源:小奈知识网
T 梁预制及质量控制探究

作者:刘欣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第3期

【摘要】桥梁工程T 梁预制施工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 是桥梁工程中的关键部位, 如果施工人员不能按照规范和设计来施工, 必然会引起T 梁预制施工质量问题, 若T 梁质量有问题, 不仅会影响到整座桥梁的质量, 同时给工程项目带来安全隐患,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 在桥梁工程T 梁预制施工中, 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关键词】T 梁预制;质量控制;措施

1、T 梁施工的特点与难点

在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T 梁施工的条件非常复杂, 主要影响的因素是T 梁自身存在着自重大和体积大的显著特点, 针对这些问题在施工作业中一般采用的是现场预制与集中进行安装的方法。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通过现场勘察, 根据工程的实际地形情况, 本着“因地制宜, 便于管理, 方便施工”的原则进行预制场选址。根据工程的梁板的数量和工期要求并考虑有一定的富余度, 合理确定预制场内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的数量, 考虑施工因素合理规划、合理布局, 建设方案必须通过审批。高速公路属于野外施工, 与预制梁场相配套的还有砼拌合站, 一般都是施工单位自建, 从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到运输浇筑都能有效的组织和控制。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至今已经有三十年了, 平原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 现在修建的高速公路大部分在山区等交通不便, 环境偏僻, 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进入项目实施地的道路需要临时修建, 大型施工、吊装机械难以进到施工现场而且没有水、电, 选取一块适合做预制场的平坦、宽阔场地都是很难的, 梁板的运输、安装受地形限制非常困难, 这就对T 梁的吊装方法和吊装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桥梁T 梁预制施工质量控制T 梁

2.1 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按照规范规定进行检验, 确保质量合格。例如: 水泥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P?O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粗骨料采用密实、坚硬的反击破碎石, 粒径最大不超过2cm, 水灰比为0.32, 同一座桥的预制采取同一种混凝土。

2.2 模板的制作与安装工作

(1) 进行模板的制作工作, 侧模的制作工作需要加劲竖梁宽度小于翼缘环形钢筋的设计净距,间距的设置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设置, 依据的是翼缘钢筋的间距, 根据翼缘钢筋间距进行后续的设置, 可以保证不破坏翼缘环形钢筋的安装工作。

(2)T 梁模板的制作与安装工程中必须根据《公路桥涵通用图》的最新具体要求进行工作,梁顶方面的负预应力筋张拉槽要进行一定的修正, 可以在翼板下进行齿板张拉的设置,T 梁的模板和齿板的模板要达到连成一体的效果, 最后有工厂进行后续的加工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侧模与横隔板底模要采用独立的钢板底模, 这样可以保证侧模在拆除过后仍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2.3 T 梁混凝土浇筑工作

(1)T 梁砼的浇筑采用龙门吊配吊斗进行施工。T 梁砼浇筑采取斜向分层浇筑。注意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依据浇筑顺序进行施工。浇筑时吊斗放料口距模板顶面控制在30cm。砼采用水平分段(5 ~ 7m) 斜向分层(5 ~ 6m)。第一层砼厚度不能超过马蹄部位以确保马蹄部位砼的密实。

(2) 由于T 梁钢筋较密集加上梁肋处有波纹管, 砼下料振捣有些难度, 故在模板外侧安装高频附着式振捣器, 振捣器的间距为1m, 上下布置。根据振捣器的效率与混凝土的密实情况, 确定振捣次数, 与插入式振捣棒结合振捣, 以保证T 梁砼的振捣质量。振捣棒采用φ30mm 的小型振捣棒进行操作。振捣棒操作过程中严禁碰撞波纹管。采取分层下料、分层振捣, 其厚度为30cm,注意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的移动距离, 一般的标准是不超多其作用半径的1.5 倍。还需要注意的是振捣棒不要碰撞到钢筋及波纹管, 同时需要注意振捣棒不要放在钢筋上, 以免影响后续的施工作业。振捣器在开动之后可以插入到应在开动后可以插入到砼内, 振捣后应徐徐提出, 振捣上层砼时, 振捣棒应插入下层砼5 ~ 10cm, 使上、下层砼结合成一体。砼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间歇不应超过初凝时间。

(3) 在浇筑过程中经常检查模板、管道、锚垫板及预埋件等是否出现移动跑模、漏浆等问题,发现时及时纠正处理。

(4) 为了便于浇筑T 梁湿缝接头, 需要将梁翼缘板两侧, 梁伸出钢筋外边的顶板部分抹平,顶板其余部分按横坡压平拉毛, 使表面粗糙而平整, 以利于与铺装层结合。过程中加强边梁外侧翼缘板的线性控制。

(5)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 对混凝土的密实要有一定的观察。其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并且不再不冒气泡和泛浆, 表面平坦。采用振捣棒振捣时注意快插慢拔, 振点布置合理,间距30 ~ 40cm, 每点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5 ~ 10cm, 与侧模保持5cm 的间距, 振点持续振捣时间严格控制在20 ~ 30s, 振捣严格按布料顺序进行, 不得欠振或超振。附着式振捣器选用低频高幅, 功率在1.1 ~ 1.5kW 范围内。附着式振捣器不能取代常规插入式振捣器的使用, 在正常振捣完成后打开附着式振捣器5 ~ 10s, 防止过振。对锚垫板后钢筋密集区认真、细致振捣,确保锚下混凝土密实。

2.4 预应力筋张拉及孔道压浆

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混凝土强度和龄期达到设计规定时,方可张拉。一般张拉用到钢绞线、千斤顶、工具锚。千斤顶和压力表应配套根据相关规范规定进行标定,调整各预应力的初应力,使长短、松紧一致。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孔道在48 小时内完成压浆。压浆前先用压力清水冲洗将要压浆的孔道,压浆材料采用专用压浆料或专用压浆剂配制的浆液,孔道压浆宜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持续进行搅动, 避免出现沉淀的问题。后续进行缓慢、连续的压浆工作, 压浆的顺序是要从梁的一端压入, 排气则从另一端。同时还要注意时间的控制, 稳定时间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确保压浆饱满和密实。

2.5 封锚工作封锚水泥的工作与梁体水泥工作相同, 管道压浆工作结束之后, 进行相应的检查, 达到检查的要求之后可以进行桥梁封锚工作, 封锚混凝土一般采用的是无收缩的混凝土, 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等方面也有具体的要求。注意在锚穴周边的混凝土还要进行一定的凿毛处理工作, 对锚垫板还需进行一定的清理工作, 针对锚圈与锚垫板之间的缝隙可以采用聚氨脂防水涂料对其进行一定的防水处理。最终保证混凝土的表面与梁端表面一致。

结论:

在桥梁建设施工的过程中, 预制T 梁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 公路桥梁T 梁施工面临的施工环境比较恶劣, 呈现出来诸多的难点,任务极其艰巨。要达到施工效果, 就需要相关桥梁的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桥梁施工中的预制T 梁施工工艺, 并严格按照预制T 梁施工技术要

求来进行施工, 相关的技术人员不断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总结与探索, 提高桥梁施工水平, 促进其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