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1-06-13T17:12:46.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1期供稿 作者: 张淑艳 时永波 隋洪波 刘艳 何玉玲 范淑艳[导读]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以及着重体能锻炼与休养、饮食调理以及心理护理配合治疗。张淑艳 时永波 隋洪波 刘艳 何玉玲 范淑艳(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1-0359-02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以及着重体能锻炼与休养、饮食调理以及心理护理配合治疗。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应从多方面着手,患者家属若能长期积极配合护理,将会减少患者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的风险。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缓慢进行性发展。目前确切病因还不完全清楚。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COPD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COPD的患病率也非常之高。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也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 主要护理措施
1.1病情观察 咳嗽、咳痰情况,如痰外观、痰量、痰是否易咳出;呼吸频率、有无辅助呼吸肌参与活动等呼吸困难表现;紫绀、意识状态等;当病人突发胸痛要警惕气胸。
1.2休息与活动 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采取舒适的体位或半坐位。病情缓解后鼓励患者适当增加体力活动。
1.3饮食 因COPD患者呼吸负荷加重,能量消耗增多;又因呼吸困难、缺氧及药物副作用等使进食减少,因此,此类病人营养不良十分常见,这可使肺功能和呼吸肌功能减弱、机体免疫力降低,因此应注意增加营养摄入,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故COPD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还应注意少吃产气食品如豆类、薯类;食物要易嚼、易咽,并应少量多餐;如无禁忌每日饮水量至少要1.5L。 1.4呼吸肌功能锻炼
1.4.1腹式呼吸:肺气肿患者常呈浅而速的呼吸,呼吸效率低。让患者做深而慢的腹式呼吸,通过腹肌的主动收缩与舒张来加强膈肌运动幅度,可使呼吸阻力减低、肺泡通气量增加、呼吸效率提高、耗氧量减少,从而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活动耐力。训练方法如下:可采取立位、坐位或半卧位。开始训练时以半卧位、双膝半屈曲最适宜。如采取立位时上半身应略向前倾,以使腹肌放松、舒缩自如,全身肌肉特别是辅助呼吸肌尽量放松。嘱病人用鼻吸气,经口呼气,呼吸要缓慢、均匀,切勿用力呼气。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开始训练时,患者可将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前胸,以感知胸腹起伏。呼吸时应使胸廓保持最小的活动度,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例为1:2~3,每分钟10次左右,练习数次后可稍事休息,两手交换位置后继续进行训练。每日训练2次,每次10~15min。熟练后可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并可采用各种体位随时进行练习。如能将缩唇呼气融入其中,更能有效增加呼吸运动的力量和效率,调动通气的潜能。
1.4.2缩唇呼气:在呼气时缩唇,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气体经缩窄的口作唇缓慢呼出称缩唇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为1:2或1:3,7~8次/分,每次10~20分钟,每日训练2次。因肺气肿患者肺泡弹性回缩力减低,小气道阻力增高,呼气时小气道提早闭合致使气体滞留在肺内。缩唇呼气的作用是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陷闭,以利肺泡气排出,改善肺泡通气量。
1.5长期家庭氧疗的护理 长期家庭氧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应向病人说明长期家庭氧疗的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一般采用鼻导管低流量持续吸氧,氧流量1~2L/min(氧浓度25%~29%),吸氧时间应在每日15h以上。
1.6药物治疗的护理 按医嘱应用抗菌药、支气管扩张药、祛痰药等药物,说明气雾剂用法,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1.7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长期呼吸困难,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家庭关心、照顾也会因久病而减少,因此病人多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护士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病人与家属、单位间的沟通,给予其心理、经济支持。 2 健康教育
2.1向群众进行预防COPD的健康教育,主要是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特别是宣传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指导群众戒烟;改善大气环境、工作环境及室内环境,避免大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吸入。另外,还应开展群众性体育锻练,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有COPD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以尽可能早期发现COPD并及时予以干预。防治原发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
2.2对COPD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积极防治本病的重要性,参与本病防治工作,可减少急性发作、改善呼吸功能、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护士应教育患者及其家属:①避免病情加重的各种诱发因素,如预防感染,避免去空气污浊、人多的公共场所;寒冷季节、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改善生活方式及环境,有助于预防COPD患者反复感染;②劝导患者戒烟,并帮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戒烟计划;③坚持呼吸肌功能锻炼,以改善呼吸功能;④坚持全身锻炼及耐寒锻炼、增加营养,以增强体质及机体免疫力;⑤也可用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注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⑥坚持家庭氧疗,讲述氧疗目的、作用及设备的使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⑦按医嘱用药,病情变化时及时就医;⑧教会病人自我监测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诊治;⑨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COPD的预后与病情的轻重程度及合理的治疗有关,如发生并发症如慢性呼吸衰竭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则预后较差。 参 考 文 献
[1 ]施焕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4.
[2] 何权瀛.我国25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工作的回顾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2):70 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