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机械制图及CAD基础》教学大纲

来源:小奈知识网


《机械制图及CAD基础》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针对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在第一学期工程图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拓展、加深和提高,着重能力培养,具体表现在深化工程制图多种绘图能力培养的内涵、拓展机械制图与设计相结合的外延,突出机械设计制图的特点,加强计算机图形处理的实践性,强化结构功能分析、设计分析、尺寸处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性。使学生有较强的表达空间几何形体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绘制和阅读较复杂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基于功能的零部件设计构思能力和利用计算机绘制和处理图形、机械CAD的初步能力。

二、教学任务:

掌握图示图解空间复杂问题的原理和方法;具备零件形体构形和常见部件装配构型的基本能力;(3)具有阅读和绘制较复杂零件图和一定复杂程度装配图的能力;(4)掌握用计算机绘制二维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学习三维建模方法。(5)掌握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技能。

三、考试评分与建议

期末闭卷考试占60%,平时正式图大作业、上机作业占40%。

四、教学安排

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分配。

第一周:零件图的结构表达、计算机绘制零件图(4学时)

主要内容:从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出发,以零件的功能结构分析为核心,着重介绍零件分类表达的特点、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将零件图样表达与结构功能互相对应,较复杂典型零件的结构表达训练等。由零件立体图绘制零件图、零件测绘。计算机绘制零件图——绘制齿轮油泵整套零件图。

第二周: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零件图的阅读和仪器绘制零件图(4学时)

主要内容:介绍零件的表面结构要求、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热处理、零件材料、一般尺寸规范以及零件加工、检验的其他要求等。结合零件在装配图中的作用和功能阅读零件图,并真正理解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其功能原理,加深对零件形状结构的功能理解。

第三周:装配图的功能结构设计与表达(4学时)

主要内容:装配图的表达方法、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典型结构的功能设计。通过介绍装配体的设计步骤,初步建立产品设计的工程概念。

第四周:装配图的功能结构设计与表达训练(4学时)

主要内容:通过典型部件(齿轮油泵)的装配图绘制,进行装配图绘图实验训练。由齿轮油泵零件图绘制装配图。

第五周:计算机绘制装配图(4学时)

主要内容:介绍用计算机绘制装配图的方法,初步介绍三维建模方法。

第六周:阅读装配图、绘制较复杂装配图(4学时)

主要内容:在机器的设计、制造、装配、使用、维护以及在技术交流中,需要通过阅读装配图,来了解机器或部件的名称、用途、性能、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装配关系以及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等。通过典型装配图进行装配图阅读的训练。绘制第二张较复杂的装配图。

第七周:阅读装配图、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4学时)

主要内容:完成第二张装配图绘制。

全面看懂装配图的工作原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拆画出零件图。拆画的零件图应完整地表达零件的所有结构、尺寸大小、及对零件的材料、加工、检验、策略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根据零件图视图的选择原则重新考虑表达方案。通过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进行拆画训练。

第八周:继续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4学时)

主要内容:通过较复杂的装配图进行拆画训练。结合零件图和装配图进行综合训练。

说明:以上的学时数仅指课堂内的学时数,不包含课外的画图辅导与上机练习时间。

五、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

《图学应用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工程图学解题指导与学习引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