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目录
一、 总则 二、方案设计
2.1 方案设计文件包括内容 2.2 设计说明
2.2.1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2.2.2 场地概述 2.2.3 总平面设计 2.3设计图纸 2.3.1 场地现状图 2.3.2 总平面图 2.3.3 功能分区图 2.3.4 种植设计总平面 2.3.5主要景点放大平面图
2.3.6主要景点的立面剖面图或效果图 2.3.7景观建筑构筑物方案设计。 2.3.8 景观标识小品设施及灯具设计
2.3.7设备管网与场地外线衔接的必要文字说明或示意图。
三、初步设计
3.1 一般要求
3.1.1 初步设计文件包括内容 3.1.2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程序 3.2 设计总说明 3.2.1 园林景观专业 3.2.2 给水排水专业 3.2.3 电气专业 3.3 设计图纸 3.3.1 园林景观专业 1、总平面图 2、总分区索引图 3、总平面放线设计图 4、竖向布置图 5、总平面铺装索引图 6、水系放线图 7、道路放线图
8、分区平面图及索引图 9、分区放线平面图 10、分区竖向设计图 11、铺装设计图 12、种植平面图
13、水景设计图
14、园林景观建筑、小品设计图 3.3.2 给水排水专业 3.3.3 电气专业 3.3.4 图纸增减
四、施工图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 施工设计文件需要满足的要求 4.1.2 总封面应标明以下内容 4.2 园林景观专业
4.2.1施工图阶段景观专业设计文件包括内容 4.2.2施工设计文件顺序 4.2.3图纸目录 4.2.4施工图设计说明 4.2.5.园林专业图纸内容 1、 总平面图 2、总平面分区索引图 3、总平面放线设计图 4、总平面竖向布置图 5、总平面铺装索引图
6、种植设计图 7、水系放线图 8、道路放线图
9、分区平面图及索引图 9、分区放线平面图 10、分区竖向设计图 11、铺装详图 12、景观节点详图 13、其它详图 (一)、水景详图 (二)、铺装详图
(三)、景观建筑、小品详图 4.2.6 图纸增减 4.3 结构专业 4.4 给水排水专业 4.5 电气专业
一、 总则1.0.1 为了加强对园林景观设计文件的编制、管理,保证各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参照
建设部颁发实施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内容要求,编制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规定,以保证设计质量。
1.0.2 各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编制内容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工程所在地的有关地方性规定。
1.0.3 适用于以建筑为主体的场地的园林景观设计 1.0.4 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三阶段。现就上述三阶段设计深度作出规定,供参考。
1.0.5 方案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及图纸,其内容达
到以下要求:
1 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需要;
2 提供能源利用及与相关专业之间的衔接; 3 据以编制工程估算;
4 提供编制申报有关部门审批的必要条件。
1.0.6 初步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及图纸,其内容达到以下要求:
1 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要求;
2 解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协调与相关专业之间的关系; 3 能据以编制工程概算;
4 提供申报有关部门审批的必要文件
1.0.7 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及图纸,其内容达到以下要求:
1 满足施工安装及植物种植要求;
2 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需要; 3 能据以编制工程预算。
1.0.8 本规定编制的设计文件深度要求,对于具体工程项目可根据项目内容和设计范围对本规定条文进行合理的取舍。 二、方案设计二、方案设计2.1 方案设计文件包括内容封面、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其中封面、目录不作具体规定,可视工程需要确定)。
2.2 设计说明2.2.1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 由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划条件(用地红线、总占地面积、周围道路红线、周围环境、对外出入口位置、地块容积率、绿地率及原有文物古树等级文件、保护范围等);
2 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与场地内建筑有关的设计图纸,如总平面图、建筑一层平面图、屋顶花园平面图、地下管线综合图、地下建筑平面图、覆土厚度、建筑性质、体形、高度、色彩、透视图等;
3 园林景观设计范围及甲方提供的使用及造价要求; 4 地形测量图;
5 有关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6 地域文化特征及人文环境; 7 有关环卫、环保资料。
2.2.2 场地概述1 本工程所在城市、周围环境(周围建筑性质、道路名称、宽度、能源及市政设施、植被状况等); 2 场地内建筑性质、里面、高度、体形、外饰面的材料及色彩、主要出入口位置,以及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特殊要求; 3 场地内的道路系统;
4 场地内需保留的文物、古树、名木及其他植被范围及状况描述;
5 场地内自然地形概况 6 土壤情况。
2.2.3 总平面设计1景观设计总平面深度设计原则; 2 设计总体构思,主体及特点;
3 功能分区,主要景点设计及组成元素;
4 交通分析,主要人行道路及车行道路交通流线分析; 4 种植设计:种植设计的特点、主要树种类别(乔木、灌木); 5 对地形及原有水系的改造、利用;
6 给水排水、电气等专业有关管网的设计说明; 7 有关环卫、环保设施的设计说明; 8 技术经济指标(也可放在总平面图纸上) 1)建筑场地总用地面积 ㎡; 2)园林景观设计总面积 ㎡;
其中:种植总面积 ㎡;及占园林景观设计总面积 %;
铺装总面积 ㎡;及占园林景观设计总面积 %;
景观建筑面积 ㎡;及占园林景观设计总面积 %;
水体总面积 ㎡;及占园林景观设计总面积
2.3设计图纸2.3.1 场地现状图常用比例1:500~1:1000。 1 原有地形、地物、植物状态; 2 原有水系、范围、走向;
3 原有古树、名木、文物的位置、保护范围; 4 需要保护的其他地物(如:市政管线等)。 2.3.2 总平面图常用比例1:500~1:1000。 1 地形测量坐标轴、坐标值;
2 设计范围(招标合同设计范围),用中粗点划线表示; 3 场地内建筑物一层(也有称为底层或首层)(+0.00)外墙轮廓线,标明建筑物名称、层数、出入口等位置急需保护的古树名木位置、范围;
4、场地内道路系统,地上停车位置;
5、标明设计范围内园林景观各组成元素位置、名称(如水景、铺装、景观建筑、小品及种植范围等);
6、主要地形设计标高或等高线,如山体的山顶控制标高等; 7、图纸比例、指北针或风玫瑰。
2.3.3 功能分区图常用比例1:500——1:1000
在总平面图基础上突出标明各类功能分区,如供观赏的主要景点、供休闲的各类场地,及儿童游戏场、运动场、停车场等不同功能的场地。各功能分区联系的道路系统。 2.3.4 种植设计总平面常用比例1:500——1:1000
种植设计范围;
种植范围内的乔木、灌木、非林下草坪的位置、布置形态,并标明主要树种名称、种类、主要观赏植物形态(可给出参考图片)。
2.3.5主要景点放大平面图常用比例1:100——1:300
2.3.6主要景点的立面剖面图或效果图(手绘、彩色透视) 2.3.7景观建筑构筑物方案设计。(平面、立面、剖面及效果图文字说明)
2.3.8 景观标识小品设施及灯具设计(标识小品设施及灯具的平面、立面、剖面及效果图文字说明)
2.3.7设备管网与场地外线衔接的必要文字说明或示意图。
三、初步设计3.1 一般要求3.1.1 初步设计文件包括内容 封面、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工程概算书。 3.1.2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程序1 总封面: 1) 项目名称; 2) 编制单位名称; 3) 项目设计编号; 4) 设计阶段;
5) 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姓名及其签字或 授权盖章;
6) 编制年、月。 2 设计文件目录
1) 目录应包括序号,不得空缺;
2) 图号应从“1”开始,依次编排,不得从“0”开始;
3) 目录一般包括序号、图号图纸名称、图幅、备注; 4) 当图纸修改时,可在图号:“景初1”后加a、b、c(a表示第一次修改版,b为第二次修改版)。 3 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4 设计图纸(可另单独成册)。
5 概算书(可另单独成册,此概算书视具体工程情况确定或只给出工程的
估算或工作量)。
6 注:1.对于规模较大、功能较复杂、设计文件较多的项目,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可按专业成册;
7 另外单独成册的设计图纸应有图纸总封面和图纸目录;图纸总封面的要求见4.1.2条;
8 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和签署页可在本专业设计说明的首页上表明。
9 需要由主管部门报审的园林初步设计说明书部分的内容大纲除满足以上规定外还要满足建设部建质质函<2007)69号文“关于修编《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及规定。
3.2 设计总说明3.2.1 园林景观专业1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 由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划设计文件及有关建筑初步设计文件;
2) 由主管部门批准的园林景观方案设计文件及审批意见;
3) 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布置图、地下建筑平面图、覆土厚度、竖向
设计、室外管线综合图;
4) 本工程地形测量图、坐标系统、坐标值及高程系统; 5) 有关气象资料、工程地质、水文资料及生态特征等。
2 场地概述:
1) 本工程场地所在城市、区域、周围城市道路名称、宽度、景观设计性质、 范围、规模等;
2) 本工程周围环境状况、交通、能源、市政设施、主要建筑、植被状况;
3) 本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域特征、人文环境; 4) 场地内与园林景观设计相关情况:
① 保留的原有地形、地物(保留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需保留的文物、
植物、古树、名木的保护等级及保护范围、水系等); ② 场地内地上建筑物性质、层数、体形、高度、外饰面材料、色彩、主要出入口位置、地下建筑的范围及覆土厚度; ③ 场地内车行、人行道路系统及对外出入口位置; ④ 日照间距及防噪声抗污染等要求。 5)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3 总平面设计:
1) 设计主要特点、主要组成元素及主要景点设计; 2) 场地无障碍设计;
3)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如能源利用等); 4) 其他。 4 竖向设计:
1) 竖向设计的特点;
2) 场地的地表雨水排放方式及雨水收集、利用; 3) 人工水体、下沉广场、台地、主要景点的高程处理,注明控制标高。 5 种植设计:
1) 种植设计原则;
2) 对原有古树、名木和其他植被的保护利用; 3) 植物配置;
4) 屋面种植特殊处理(是否符合建筑物结构允许荷载,有良好的排灌、防水系统、防冻措施、防风处理措施)。 5) 树种的选择: ① 主要树种; ② 特殊功能树种; ③ 观赏树种。
6) 种植技术指标:
① 种植总面积: (其中包括地下建筑物上覆土种植面积,屋顶花园种植面积)
② 乔木树种及总棵树;
③ 灌木名称及总面积: ㎡; ④ 地被名称及总面积: ㎡; ⑤ 草坪名称及总面积: ㎡;
6 主要水景设计—自然水系的利用及主要人工水景的特点,水源及排水方式。
7 主要景观建筑设计形式(即有一定活动空间的,如:亭、榭、楼、廊、伞、等),设计深度可参考国家建筑标注设计图集《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初步设计深度图样》05J802。 8 主要景观小品设计形式(柱、墙、台、桥、花坛、座椅、标志等)。
9 铺装设计特点:主要面层材料的色彩、材质等。 10 技术经济指标:
1) 建筑场地总用地面积: ㎡; 2) 景观设计总面积 ㎡;
其中:铺装总面积 ㎡,及占园林景观设计总面积的 %;
种植总面积 ㎡,及占园林景观设计总面积的 %;
景观建筑面积 ㎡;及占园林景观设计总面积的 %;
水体总面积 ㎡,及占园林景观设计总面积的 %;
4) 土方工程量;
11 提请设计审批时需要明确的问题。
12 总说明中已叙述的内容,在各专业说明中可不
再重复。
3.2.2 给水排水专业1 设计依据: 1) 本工程设计任务书; 2) 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3) 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范的名称及编号; 4) 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周围市政条件资料; 5) 建筑及有关工种提供的条件图及设计资料; 2 工程概况与设计范围:
1) 本工程建设用地、室外绿化面积;
2) 本工程包括项目红线内的绿地喷灌及水景景观设计(生活附属用房的给水排水设计、场地雨水设计)。 3 给水设计: 1) 给水用水量:
① 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其中城市自来水用水量、中水用水量、中水用水量约占日总用水量的 %;
② 用说明或用表格的方式列出绿化洒水、水景用水、道路浇洒水量及附属用房水量。
2) 水源:根据甲方提供的本工程周围的给水管网现状,描述水源拟引自得位置、管径和供水压力。如: ① 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 ② 供水水源为自备的深水井; ③ 供水水源为小区中水。
3) 系统:
① 喷灌系统的浇灌形式,如喷灌、微灌;
② 景观水池的形式,如喷水池、戏水池、种植池、养鱼池等;
③ 附属用房给水系统。
5) 管材、接口、铺设与防腐。 4 排水设计:
1) 废水排放量;
2) 污、废水系统排放方式; 3) 排水方式
① 说明设计采用的排水方式,如需要提升则说明提升位置、规模,提升设备型号及设计参数、构筑物形式、占地面积、紧急排放的措施等;
② 排水现状简介:当排入城市管道或建筑场地雨水管道或其他外部明沟时应说明管道、明沟的大小、坡度、排入点的标高、位置和检查井的编号。当排入水体时,还应说明对排放的要求;
③ 附属用房排水系统。 4) 管材、接口、铺设。
5 主要设备表:按子项分列出主要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
6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3.2.3 电气专业 1 设计依据: 1) 本工程设计任务书; 2) 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3) 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的名称及编号; 4) 建设单位提供的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方的设计要求;
5) 建筑及有关工种提供的条件图集设计资料。 2 工程概况与设计范围:
1) 说明工程性质、面积等;
2) 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的设计工作内容和分工;
3) 本工程拟建设的电气系统。 3 配电系统:
1) 电源由何处引来、电压等级、配电方式; 2) 选用导线、电缆的材质和型号,敷设方式; 3) 配电箱、控制箱等配电设备选型及安装方式; 4) 电动机启动及控制方式的选择。 4 照明系统:
1) 照明的种类(如路灯、庭院灯、草坪灯、地灯、泛光照明、水下照明等)、电压等级、光源及灯具的选择及控制方式;
2) 照明线路的选择及接地方式。
5 防雷:
1) 确定防雷级别;
2) 防直接雷击、防侧雷击、防雷击电磁脉冲、防高电位侵入的措施。 6 接地及安全:
1) 本工程系统要求接地的形式及接地电阻要求; 2) 总等电位、局部等电位的设置要求;
3) 接地装置要求,当接地装置需做特殊处理时应说明采取的措施、方法等;
4) 安全接地极特殊接地的措施。
7 主要设备材料表:按子项分别列出主要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
8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3.3 设计图纸3.3.1 园林景观专业1、总平面图
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分幅表示,常用比例1:300~1:1000.
地形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设计范围:以点划线表示;
场地内建筑物一层(也有称为底层或首层)(±0.00相当绝对标高值)外墙 轮廓以实粗线表示。表明建筑物名称、层数、高度、编号、出入口,需保护的文物、植物、古树、名木的保护范围,地下建筑物位置(其轮廓以粗虚线表示);
场地内机动车道路、对外出入口、人行系统、地上停车场。 园林景观设计:
① 表示种植范围:重点孤植观赏乔木及列植,乔木宜以图例单独表示;
② 标明自然水系(湖泊河流表示范围,河流表示水流方向)、人工水系、水景;
③ 广场铺装表示外轮廓范围(根据工程情况表示大致铺装纹样),标注名称和材料的质地、色彩、尺寸; ④ 园林景观建筑(如亭、廊、榭等)以粗线表示外轮廓,标注尺寸、名称;小品均需表示位置、形状、庭院路走向、名称(如活动场地、花、池、伞、架、庭园路等); ⑤ 标注主要控制坐标;
⑥ 根据工程情况表示园林景观无障碍设计 6) 指北针或风玫瑰。 7) 补充图例。
8) 技术经济指标内容同3.2.1条中第10款,也可列于设计说明内。
9) 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C.尺寸单位;E.其他。 2、总分区索引图 常用比例1:500
在总平面图上表示分区及区号,分区索引。分区应明确,不易重叠,不应有缺漏,尽量保证节点在分区内的完整性,标明指北针,图纸比例等,该图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与总平面图合并为总平面及索引图。 3、总平面放线设计图 常用比例1:500
① 地形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② 设计范围:以点划线表示,线宽500。
③ 在总平面图上标注道路中心线,主要景观节点、广场铺装外轮廓、小品构筑物等的主要控制坐标及尺寸。 ④ 指北针,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C.尺寸单位;E.其他。 4、竖向布置图
常用比例1:300~1:1000。
1) 同3.3.1条第一款中1~7项的内容(其中园林景观设计尺寸标注等内容可适当简化);
2) 与场地园林景观设计相关的建筑物室内±0.00设计标高(相当绝对标高值)、建筑物室外地坪标高;
3) 与园林景观设计相关的道路中心线交叉点设计标高; 4) 自然水系、最高、常年、水底水位设计标高、人工水景控制标高;
5) 地形设计标高、坡向、范围;
6) 主要景点的控制标高(如下沉广场的最低标高、台地的最高标高),场地地面的排水方向;
7) 根据工程需要,做场地设计地形剖面图并标明剖先位置;
8) 根据工程需要,做景观设计土方量计算;
9) 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尺寸单位;C.其他。 5、总平面铺装索引图 常用比例1:500
① 在总平面图上标注所有设计的道路、广场铺装及节点等铺装材料的质地、色彩、尺寸及铺装大样索引。 ② 指北针,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C.尺寸单位;E.其他。 6、水系放线图 常用比例1:500
① 地形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② 标注人工水系及水池的轮廓投影线及水下挡墙内墙边线的控制坐标。
③ 指北针,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C.尺寸单位;E.其他。
此图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与总平面放线图合并。 7、道路放线图 常用比例1:500
① 地形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② 在总平面图上标注所有设计的车行及人行道路中心线交叉点的控制及道路宽度尺寸。
③ 标注道路与道路,道路与场地与建筑出入口交接处的转弯半径及控制点坐标。
④ 指北针,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C.尺寸单位;E.其他。
此图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与总平面放线图合并。 8、分区平面图及索引图 常用比例1:200
① 分区范围:以虚线表示,线宽200。
② 场地内建筑物首层平面(正负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值),外墙轮廓以粗实线表示。标明建筑物名称、层数、高度、编号、出口,地下建筑物位置(其轮廓以粗虚线表述)。 ③ 场地内机动车道路、对外出入口、人行系统、地上停车位、地下车库出入口、人防出入口、排风井等出地面构筑物。 ④ 标明分区内景观构筑物的详细名称及详图索引。
⑤ 标明分区内主要节点详图索引及铺装大样索引。 ⑥ 标明分区内水系驳岸、瀑布、跌水等详图索引。 ⑦ 指北针,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C.尺寸单位;E.其他。 9、分区放线平面图 常用比例1:200
① 地形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② 分区范围:以虚线表示,线宽200。
③ 标注分区内主要景观节点、广场铺装、小品构筑、道路中心线等的详细控制坐标及尺寸。
④ 指北针,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C.尺寸单位;E.其他。 10、分区竖向设计图 常用比例1:200
① 地形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② 分区范围:以虚线表示,线宽200。
③ 与场地园林景观设计相关的建筑物室内正负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值),建筑室外地坪标高。
④ 设计的所有道路中心线交叉点设计标高及道路纵坡坡度,道路与建筑出入口、节点广场等交接处的控制坐标。
⑤ 自然水系最高、常年、水底水位设计标高,人工水景控制标高(常水位及池底标高)。 ⑥ 地形设计标高、排水方向、范围。 ⑦ 所有铺装场地的标高及排水坡度。
⑧ 指北针,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C.尺寸单位;E.其他。 11、铺装设计图
常用比例:1:10;1:20;1:50;1:100,重点表示铺装形状、材料;重点铺装设计还应表示铺装花饰、颜色等。 12、种植平面图 常用比例1:300~1:1000.
1) 分别表示不同种植类别,如:乔木(常绿、落叶)、灌木(常绿、落叶)、及非林下草坪,重点表示其位置、范围; 2) 屋顶花园种植,可根据需要单独出图;
3) 苗木表,表示名称(中名、拉丁名)、种类、胸径、冠幅、树高;
4)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13、水景设计图
常用比例:1:10;1:20;1:50;1:100。 1) 人工水体剖面图,重点表示各类驳岸形式。
2) 各类水池(如喷水池、戏水池、种植池、养鱼池等)
① 平面图、立面图,重点表示位置、形状、尺寸、面积、高度等;
② 剖面图,重点表示水深及池壁、池底构造、材料方案等,其中:喷水池:表示喷水高度、喷射形状、范围等(示意);
③ 各类水池根据工程需要表示水源及水质保护设施。 3) 溪流:
① 平米图,重点表示源、尾、走向及宽度等;
② 剖面图,重点表示溪流截面形式、水深等(必要时给出纵剖面图)。 4) 跌水、瀑布等:
① 平面图,重点表示位置、形状、水面宽度、落水处理等;
② 立面图,重点表示形状、宽度、高度、落水处理等; 1) 旱喷泉,位置、喷射范围、高度、喷射形式。 2)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14、园林景观建筑、小品设计图
常用比例:1:10;1:20;1:50;1:100(如:亭、台、榭、廊、桥、门、墙、伞、架、柱、花坛、树池、标志、座椅等)。 3) 单体平面图,重点表示形状、尺寸等; 4) 立面图,重点表示式样、高度等; 5) 剖面图,重点表示构造示意及材料等;
6) 标出电气照明、园林景观照明灯位置。
3.3.2 给水排水专业 1 总平面图,常用比例:1:500~1:1000。
1) 全部建(构)筑物、道路、广场等的平面位置,并绘制方格网,坐标、标高和指北针(或风玫瑰图)等; 2) 给水、雨水管道平面位置,标注出干管的管径、水流方向、阀门井、水表井、检查井和其他给水排水构筑物的位置;
3) 场地内的给水、排水管道与建筑场地及城市管道系统连接点的控制标高和位置。
2 局部平面图,出图比例可视需要而定。 1) 绘制局部(游泳池、水景等)平面布置图;
2) 绘制水景的原理图,标注干管的管径、设备位置的标高。
3.3.3 电气专业总平面图(仅有单体设计时,可无此项内容): 1 标示建(构)筑物名称、容量,供电线路走向,回路编号,导线及电缆型号规格,架空线杆位,路灯、庭院灯的杆位(路灯、庭院灯可不绘线路),重复接地点等;
2 比例、指北针。
3.3.4 图纸增减 1 竖向设计可视工程的具体情况与总平面图合并;
2 场地或局部剖面图可视具体情况增减;
3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可增加景点平面放大图及景点透视图;
4 园林景观照明布置图可视工程情况与给排水线路图或总平面图合并。
四、施工图设计4.1一般规定4.1.1 施工设计文件需要满足的要求施工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及图纸,其内容达到以下要求:
① 解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协调与相关专业之间的关系;
② 能据以编制工程预算;
③ 提供申报有关部门审批的必要文件。 4.1.2 总封面应标明以下内容1、 总封面: 2、项目名称; 3、编制单位名称; 4、项目设计编号;
5、设计阶段;
6、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姓名及其签字或 授权盖章; 7、编制年、月。
4.2 园林景观专业4.2.1施工图阶段景观专业设计文件包括内容 封面、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 4.2.2施工设计文件顺序 同初步设计3.1.2条
4.2.3图纸目录 先列新绘制的图纸,后列选用标准图。 4.2.4施工图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
1)由主管部门批准建筑场地园林景观初步设计文件、文号。 2)由主管部门批准的有关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或施工图设计资料图(其中包括总平面图、竖向设计、道路设计和室外地下管线综合图及相关建筑设计施工图、建筑一层平面图、地下建筑平面图、覆土厚度、建筑立面图等)。 3)设计依据的国家及地方规范;
2 、工程概况:
1、包括建设地点、名称、景观设计性质、设计范围面积(如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为不同单位承担,应摘录与施工图设计相关内容)。
2、方案简述
该项目场地的基本资料及方案设计的主要特点。 3、 放线原则
说明该项目所采用的坐标系、放线原点、网格方向、标注单位等。 4、 竖向设计
① 说明该项目竖向变化在视觉上的特点及设计原则; ② 说明该项目场地地表雨水的排放方式及雨水收集 、利用。 5、 土建
土建分类(廊架、挡墙、假山置石、水池、地形、花池、成品等),各类土建造型、色彩、材料等设计及选择的原则。
3、 材料说明:
用共同性的,如:混凝土、砌体材料、金属材料标号、型号;木材防腐、油漆;石材等材料要求,可统一说明或在图纸上标注。
4 、防水、防潮做法说明。 5 、种植设计说明
该项目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植物种群特征、植物配置原则、主要景点的植物配置的特点
(应符合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1)种植土要求; 2)种植场地平整要求; 3)苗木选择要求; ① 说明对土壤的要求; ② 说明对表层种植土的要求; ③ 说明对苗木选择的要求; ④ 说明对苗木栽植的注意事项; ⑤ 说明对大树移植的注意事项; ⑥ 说明对养护管理方面的注意事项; ⑦ 说明对施工顺序方面的注意事项。 4)植栽种植要求:季节、施工要求; 5)植栽间距要求; 6)屋顶种植的特殊要求; 7)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6 、新材料、新技术做法及特殊造型要求。 7、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8、 照明
该项目照明系统的设计原则,灯具控制方式,配电原则。 9、 给排水
分别说明绿化、水景的给水方式及控制原则。
10、其它注意事项
4.2.5.园林专业图纸内容1、 总平面图根据工程需要,可分幅表示,常用比例1:300~1:1000。 1)地形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2)设计场地范围:以点划线表示,线宽500
坐标、与其相关的周围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其坐标; 3)场地中建筑物以粗实线表示一层(也有称为底层或首层)(±0.00)外墙轮廓,并表明建筑坐标或相对 、名称、层数、编号、出入口及±0.00设计标高; 地下建筑物位置(其轮廓以粗虚线表述)。
4)场地内需保护的文物、古树、名木名称、保护级别、保护范围;
5)场地内地下建筑物位置、轮廓以粗虚线表示;
6)场地内机动车道路系统及对外车行人行出入口位置,及道路中心交叉点坐标;
7)园林景观设计元素,以图例表示或以文字标注名称及其控制坐标
① 绿地宜以填充表示,屋顶绿地宜以与一般绿地不同的填充形式表示;
② 自然水系、人工水系、水景应标明;
③ 广场、活动场地铺装表示外轮廓范围(根据工程情况表
示大致铺装纹样);
④ 园林景观建筑、小品,如亭、台、榭、廊、桥、门、墙、伞、架、柱、花坛、园路等需表示位置、名称、形状、园路走向、主要控制坐标;
⑤ 根据工程情况表示园林景观无障碍设计。 8)相关图纸的索引(复杂工程可出专门的索引图)。 9)指北针或风玫瑰。 10)补充图例。 11)图纸上的说明。
2、总平面分区索引图常用比例1:300-1:500
在总平面图上表示分区及区号,分区索引。分区应明确,不易重叠,不应有缺漏,尽量保证节点在分区内的完整性,标明指北针,图纸比例等,该图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与总平面图合并为总平面及索引图。
3、总平面放线设计图常用比例1:300-1:500
① 地形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② 设计范围:以点划线表示,线宽500。
③ 在总平面图上标注道路中心线,主要景观节点、广场铺装外轮廓、小品构筑物等的主要控制坐标及尺寸。 ④ 指北针,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
C.尺寸单位;E.其他。
4、总平面竖向布置图常用比例1:500
2、 地形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3、 设计范围:以点划线表示,线宽500。
4、 与场地园林景观设计相关的建筑物室内正负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值),建筑室外地坪标高。
5、 与设计相关的主要道路中心线交叉点设计标高及道路纵坡坡度。
6、 自然水系最高、常年、水底水位设计标高,人工水景控制标高(常水位及池底标高)。 7、 地形设计标高、坡度、范围。
8、 主要景点的控制标高,场地排水坡度,雨水井或集水井位置。
9、 场地设计地形剖面图并标明剖线位置。
10、指北针,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C.尺寸单位;E.其他。
5、总平面铺装索引图常用比例1:500
① 在总平面图上标明所有设计的道路、广场铺装及节
点等铺装材料的质地、色彩、尺寸,铺装大样索引及铺装做法索引。
② 指北针,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C.尺寸单位;E.其他。 6、种植设计图常用比例1:500
⑴ 种植设计说明:说明该项目的气候特点、植被类型、主要种植设计原则及选用树种的特点。
⑵ 种植设计图(乔木):标明乔木位置范围、品种、数量。 ⑶ 种植设计图(灌木及地被):标明灌木及地被的位置范围、品种、数量。
⑷ 屋顶花园种植设计图:可根据需要单独出图。
⑸ 苗木表:乔木重点标明名称(中文名及拉丁名)、种类、胸径、冠幅、定干高度、数量等;灌木、绿篱可注明名称、植株高度、修剪高度、株行距、数量等;草坪、地被及水生植物注明名称、株行距及数量。 ① 地形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② 指北针,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C.尺寸单位;E.其他。 植栽详图;
植栽设施详图(如树池、护盖、树穴、鱼鳞穴)平面、节点材料做法详图;
屋顶种植图,常用比例1:20~1:100。
a. 表示建筑物幢号、层数,屋顶平面绘出分水线、汇水线、坡向、坡度、雨水口位置以及屋面上的建构筑物、设备、设施等位置、尺寸,并标出各建构筑物顶面绝对标高及屋面绝对标高,各类种植位置、尺寸及详图,视工程可单独出图。 b. 剖面图表示覆土厚度、坡度、坡向、排水及防水处理,植物防风固根处理等特殊保护措施及详图索引。 c.种植置换土要求。
7、水系放线图常用比例1:500
① 地形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② 标注人工水系及水池的轮廓投影线及水下挡墙内墙边线的控制点坐标。
③ 指北针,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C.尺寸单位;E.其他。
此图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与总平面放线图合并。 8、道路放线图常用比例1:500 ① 地形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② 在总平面图上标注所有设计的车行及人行道路中心线交叉点的控制及道路宽度尺寸。
③ 标注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铺装场地,道路与建筑出入口交接处的转弯半径及控制点坐标。
④ 指北针,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C.尺寸单位;E.其他。
此图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与总平面放线图合并。 9、分区平面图及索引图常用比例1:200
1. 分区范围:以虚线表示,线宽200。
2. 在总平面图上表示分区及区号、分区索引。分区应明确,不宜重叠,用方格网定位放大时,标明方格网基准点(基准线)位置坐标、网格间距尺寸、指北针或风玫瑰图、图纸比例等
3. 场地内建筑物首层平面(正负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值),外墙轮廓以粗实线表示。标明建筑物名称、层数、高度、编号、出口,地下建筑物位置(其轮廓以粗虚线表述)。 4. 场地内机动车道路、对外出入口、人行系统、地上停车位、地下车库出入口、人防出入口、排风井等出地面构筑物,并标明名称及详图索引。
5. 标明分区内景观构筑物的详细名称及详图索引。 6. 标明分区内主要节点详图索引及铺装大样索引。 7. 标明分区内水系驳岸、瀑布、跌水等详图索引。 8. 指北针,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C.尺
寸单位;E.其他。
9、分区放线平面图常用比例1:200
① 地形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② 分区范围:以虚线表示,线宽200。
③ 标注分区内主要景观节点、广场铺装、小品构筑、道路中心线等的控制点坐标及详细尺寸。
④ 指北针,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C.尺寸单位;E.其他。 ⑤ 定位原则:
A.亭、榭等景观建筑一般以轴线定位,标注轴线交叉点坐标;廊、台、墙一般以柱、墙轴线定位;标注起、止点轴线坐标或以相对尺寸定位。
B.柱以中心定位,标注中心坐标。
C.道路以中心线定位,标注中心线交叉点坐标;曲线路标注圆弧两个端点及半径。
D.人工湖不规则形状以水池轮廓投影线定位。 E.规则水池已中心点和转折点定位标注坐标及尺寸。 F.铺装规则形状以中心点和转折点定位标注坐标及尺寸,不规则形状以外轮廓定位。
G.雕塑以中心点定位,标注中心点坐标及控制尺寸。 10、分区竖向设计图常用比例1:200
① 地形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② 分区范围:以虚线表示,线宽200。
③ 与场地园林景观设计相关的建筑物室内正负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值),建筑室外地坪标高。
④ 设计的所有道路中心线交叉点设计标高及道路纵坡坡度,道路与建筑出入口、节点广场等交接处的控制坐标。 ⑤ 自然水系最高、常年、水底水位设计标高,人工水景控制标高(常水位及池底标高)。 ⑥ 地形设计标高、排水方向、范围。 ⑦ 所有铺装场地的标高及排水坡度。
⑧ 指北针,图纸上的说明:A.设计依据;B.定位坐标;C.尺寸单位;E.其他。
11、铺装详图常用比例1:10、1:20
A. 平面图:铺装纹样放大细部尺寸,标注材料、色彩、剖切位置、 详图索引。
B. 构造详图:常用比例1:10,1:20(或直接索引标准图集)
12、景观节点详图常用比例1:10~1:50
① 主要节点放大平面图,标明详细的铺装、小品构筑等的形式、材料、尺寸、标高及做法索引。
② 该节点内的小品构筑的平、立、剖面图及构造详图,并注明尺寸、材料及详细做法。
③ 该节点内特殊的铺装交接大样图及铺装做法。 13、其它详图比例1:10、1:20
其它小品构筑(包括水系、墙、台、架、桥、栏杆、座椅、树池、
台阶、屋顶花园做法等)的平、立、剖面图及构造详图,注明尺寸、
材料及详细做法。
(一)、水景详图常用比例1:10~1:100。
① 人工水体:剖面图,表示各类驳岸构造、材料、做法(湖底构造、材料做法); ② 各类水池:
平面图:表示定位尺寸、细部尺寸、水循环系统构筑物位置尺寸、剖切位置、详图索引;
剖面图:表示水深、池壁、池底构造材料做法,节点详图; 其中:喷水池:表示喷水形状、高度、数量;
种植池:表示培养土范围、组成、高度、水生植物种类、水深要求;
养鱼池:表示不同鱼种水深要求。 ③ 溪流:
平面图:表示源、尾,以网格尺寸定位,标明不同宽度、坡向;剖切位置,详图索引;
剖面图:溪流坡向、坡度、底、壁等构造材料做法、高差变化、详图。 ④ 跌水、瀑布等:
平面图:表示形状、细部尺寸、落水位置、形式、水循环系统构筑物位置尺寸;剖切位置,详图索引;
立面图:形状、宽度、高度、水流截面细部纹样、落水细部、详图索引;
剖面图:跌水高度、级差,水流界面构造、材料、做法、节点详图、详图索引。 ⑤ 旱喷泉:
平面图:定位坐标,铺装范围;剖切位置,详图索引; 立面图:喷射形式、范围、高度;
剖面图:铺装材料、构造做法(地下设施)、详图索引及节点详图。
(二)、铺装详图1、各类广场、活动场地等不同铺装分别表示。
平面图:铺装纹样放大细部尺寸,标准材料、色彩、剖切位置、详图索引;
构造详图:常用比例1:5~1:20(直接引用标准图集的本图略)。 (三)、景观建筑、小品详图 ① 亭、榭、廊、膜结构等有遮蔽顶盖和交往空间的景观建筑;
平面图:表示承重墙、柱及其轴线(注明标高)、轴线编号、轴线间尺寸(柱距)、总尺寸、外墙或柱壁与轴线关系尺寸及与其相关的坡道散水、台阶灯尺寸、剖面位置、详图索引及节点详图;
顶视平面图:详图索引;
立面图:立面外轮廓,各部位形状花饰,高度尺寸及标高,各部位构造部件(如雨篷、挑台、栏杆、坡道、台阶、落水管等)尺寸、材料颜色、剖切位置、详图索引及节点详图;
剖面图:单体剖面、墙、柱、轴线及编号,各部位高度或标高,构造做法、详图索引;
② 景观小品,如墙、台、架、桥、栏杆、花坛、座椅等; 平面图:平面尺寸及细部尺寸;剖切位置,详图索引; 立面图:式样高度、材料、颜色、详图索引; 剖面图:构造做法、节点详图。 ③ 图纸比例1:10!1:100。
4.2.6 图纸增减 1 景观设计平面分区图,及各分区放大平
面图,可根据设计需要确定增减。
2 根据工程需要可增加铺装及景观小品布置图。 4.3 结构专业 对于简单的园林景观建筑、小品等需配相关结构专业图的工程,可以将结构专业的说明、图纸在相关的园林景观专业图纸中表达,不再另册出图(内部归档需要计算书)。
4.4 给水排水专业4.4.1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4.4.2图纸目录: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 4.4.3设计总说明 1 设计总说明: 1)设计依据简介; 2)给水排水系统概况:
3)凡不能用图表示表达的施工要求,均应以设计说明表述; 4)有特殊需要说明的可分别列在有关图纸上; 2 图例。 4.4.4设计图纸 1 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1)绘出全部建(构)筑物、道路、广场等的平面位置(或坐标)、名称、标高和指北针(或风玫瑰图),并绘制方格网;
2)绘出全部给水排水管网及构筑物的位置(或坐标)、距离、检查井及详图索引号;
3)对较复杂工程,应将给水、排水总平面图分开绘制,以便于施工(简单工程可绘制在一张图上);
4)给水管注明管径、埋设深度或敷设的标高,宜宜标注管道长度,并绘制节点图,注明节点结构、闸门井尺寸、编号及引用详图(一般工程给水管线可不绘节点图);
5)排水管标注检查井编号和水流坡向,标注管道接口处,建筑场地雨水排出管网位置,市政管网的位置、标高、管径、水流坡向。
2 排水管道高程表:将排水管道的检查井编号、井距、管径、坡度、地面设计标高、管内底标高等写在表内;
简单的工程,可将上述内容直接标注在平面图上,不列表。 3 水景给水排水图纸:
1)绘出给水排水平面图,注明节点;
2)绘出系统轴测图或系统原理图,标明管径、坡度; 3)详图:应绘出泵坑(泵房布置图),喷头安装示意图。 4.4.5主要设备材料表:主要设备、仪表、及管道附、配件可在首页或相关图上列表表示。
4.4.6计算书(内部使用),根据初步设计审批意见进行施工图阶段设计计算。
4.4.7当为合作设计时,应根据主设计方审批的初步设计文
件,按所分工内容进行施工图设计。
4.5 电气专业4.5.1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施工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4.5.2图纸目录: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重复使用图。 4.5.3施工设计说明
1 工程设计概况:应将审批定案后的初步(或方案)设计说明中的主要指标录入;
2 各系统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布线、设备安装等);
3 设备定货要求(亦可附在相应图纸上);
4 防雷及接地保护等其他系统有关内容(亦可附在相应图纸上);
5 本工程选用标准图图集编号、页号。 4.5.4设计图纸
1 施工设计说明、补充图例符号、主要设备表可组成首页,当内容较多时,可分设专页; 2 电气总平面图:
1)标注建(构)筑物、标高、道路、地形等高线和用户的安装容量;
2)标注变、配电站位置、编号;变压器台数、容量;发电机台数、容量;
3)室外配电箱的编号、型号;室外照明灯具的规格、型号、容量;
4)架空线路应标注:线路规格及走向,回路编号,杆位编号,档数、档距、杆高、拉线、重复接地、避雷器等(附标准图集选择表);
5)电缆线路应标注:线路走向、回路编号、电缆型号及规格、敷设方式(附标准图集选择表)、人(手)孔位置; 6)比例、指北针;
7)图中未表达清楚的内容可附图作统一说明。 3 变、配电站:
1)高、低压配电系统图(一次线路图):
① 图中应标明母线的型号、规格;变压器、发电机的型号、规格;标明开关、断路器、互感器、继电器、电工仪表(包括计量仪表)等型号、规格、整定值;
② 图下方表格标注:开关柜编号、开关柜型号、回路编号、设备容量、计算电流、导体型号及规格、敷设方法、用户名称、二次原理图方案号(当选用分格式开关柜时,可增加小室高度或模数等相应栏目)。
2)相应图纸说明:图中表达不清楚的内容,可随图作相应说明。
4 配电、照明:
1)配电箱(或控制器)系统图:应标明配电箱编号、型号、
进线回路编号;标注各开关(或熔断器)型号、规格、整定值、配出回路编号、导线型号规格(对于单相负荷应表明相别);对有控制要求的回路应提供控制原理图;对重要负荷供电回路宜表明用户名称。上述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内容在平面图上标注完整的,可不单独出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图;
2)配电平面图:应包括建筑物、道路、广场、方格网;布置配电箱、控制箱,并标明编号、型号及规格;控制线路原始、终位置(包括控制线路),标注回路规格、编号、敷设方式、图纸应有比例、指北针;
3)图中表达不清楚的,可随图作相应说明。 5 防雷、接地安全:
1)接地平面图:绘制接地线、接地极等平面图位置,标明材料型号、规格、相对尺寸等,及涉及的标准图编号、页次(当利用自然接地装置时,可不出此图),图纸应标明标注比例;
2)随图说明可包括:防雷类别和采取的防雷措施(包括防侧击雷、防雷击电磁脉冲、防高电位引入);接地装置形式,接地极材料要求、敷设要求、接地电阻值要求;
3)除防雷接地外的其他电气系统的工作或安全接地的要求(如:电源接地形式,直接接地,局部等电位、总等电位接地等),如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应在接地平面图中表述清
楚,交待不清楚的应绘制相应图纸(如:局部等电位平面图等)。 6 其他系统
1)各系统的系统框图;
2)说明各设备定位安装、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 3)配合系统承包方了解相应系统的情况要求,审查系统承包方提供的深化设计图纸。
4.5.5主要设备表:注明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
4.5.6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归档):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计算书,只补充初步设计阶段时应进行计算而未进行计算的部分,修改因初步设计文件审查变更 后,需重新进行计算的部分
本word为可编辑版本,以下内容请删除后使用,谢谢您的理解
(2012·福州学业考)31.(9分)大雄的某一天是这样开始的:
(1)闹钟响起,大雄匆匆起床。这属于 反射。
(2)经过了一夜,他感到了尿急了。储存在膀胱中的尿液是由 产生的。 (3)洗漱时,他从镜子里发现自己长出了胡子。这是男孩生殖系统中的 产生出雄性激素让身
体发生了变化。
(4)大雄吃完牛奶和面包,背上书包出门。这些动作是由骨骼肌牵动骨绕者 活动完成的;
早餐中的营养物质将主要在大雄消化道的 里被消化,并吸收进入血液。 (5)一路小跑,他大口喘气,吸入的空气迅速在他呼吸系统的 中发生了气体交换。交换的结
果,使血液中氧的含量 。
(6)到校时,大雄心跳加速。肺循环和 循环正忙碌着,有机物和氧随血液源源不断地运往组
织细胞,在细胞内的 中完成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供应大雄的学习
生活。
【解析】选。本题综合考查人体生理卫生的知识。(1)闹钟响,忙起床,是后天形成的复杂反射。
(2)尿液是血液流经肾脏形成的。(3)男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能够分泌雄性激素(4)人体运动是骨骼肌牵动骨完成的,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是有机物,有机物来自营养物质的消化。(5)人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气体交换的结果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加。(6)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首尾相接,是同时进行的。人体呼吸过程中,分解有机物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完成的。
答案: (1)复杂(条件) (2)肾 (3)睾丸 (4)关节 小肠
(5)肺 增加 (6)体 线粒体 4
32. (2012·滨州学业考)
【解析】本题考查反射的知识。
(1)从题干中“他想,小鸡能不能做出复杂的反射活动呢”可以看出,小明提出的问题是:小鸡能做出复杂的反射活动吗?
(2)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小鸡听到哨声到指定地点取食,是小鸡经过多次训练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3)动物对某种无关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后,如果总是只给无关刺激,不用食物加以强化,原来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说明条件反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
答案:(1)小鸡能做出复杂的反射活动吗? (2)条件反射 大脑皮层 非条件反射 反射弧 (3)小鸡听到哨声取食的反射活动逐渐消退 条件反射既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
(2012·梅州学业考)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内分泌腺的功能。(1)垂体能够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但是人体在幼年时如果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病,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得肢端肥大症;(2)胰腺中的胰岛能够分泌腺岛素,胰岛素具有调节体内血糖的作用,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人体会得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3)甲状腺能够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婴幼儿期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得呆小症。(4)睾丸能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生长并维持其功能,也是维持雄性副性征所不可少的激素,如青春期开始后,男性表现为长胡须、喉结突出、声调变低等。
答案:(1)垂体(2)胰岛素(3)甲状腺(4)睾丸
(2012·株洲学业考)26.(7分)我们有很多童年趣事。例如,打水漂时,石头击在
水面上,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放鞭炮时,鞭炮一响,伙伴们被吓得捂住耳朵。可见,非生物和生物对外界刺激均能作出反应。非生物作出的反应是被动的,而生物作出反应是主动适应环境的表现,是通过自身调节实现的。 (1)生物主动适应环境是长期 的结果。
(2)“听到鞭炮声捂住耳朵”这种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被称
为
。以下流程图解释了这种现象,请你将下列结构名称的代号填入该流程图中。
①听觉神经 ②大脑中的听觉中枢 ③脊髓 ④鼓膜 ⑤耳蜗 ⑥听小骨 ⑦支配肌肉的神经 ⑧躯体运动中枢
鞭炮声波 ④ ⑥ ② ⑧ ③ 与捂耳有关的肌肉交替收缩与舒张 (3)请在答题卡上耳的结构图中标注“鼓膜”和
“耳蜗”。
【解析】(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其
中生物主动适应环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与繁衍,不适应环境的生物被淘汰。
(2)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被称为反射,听到鞭炮声捂住耳朵
包括听觉的形成和运动的产生。听觉感受器是耳蜗,能够接受听小骨传来的振动,产生神经冲动,并沿着听觉神经传递给听觉中枢,产生听觉。然后躯体运动中枢通过脊髓支配肌肉的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到支配捂耳有关的肌肉神经处,肌肉接受刺激后,收缩和舒张,完成动作。 (3)见答案图
答案:(1)自然选择
(2)反射 ⑤ ① ⑦(不能颠倒)
鼓膜 (3)(见右图,每结构1分)
(2012·济南学业考)
耳蜗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消化、呼吸、血液循环、、和人体调节的知识。
解读图示可获取以下信息:⑴空气通过管道进入A,A是肺的基本结构单位肺泡,肺泡与肺泡处的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叫肺泡内的所体交换,图中方框代表心脏④血管将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肺泡处的毛细血管因此④是肺动脉;食物进入管道F,F是消化道,⑥表示消化好的食物成分进入毛细血管,这一过程叫吸收。
(2)图中方框代表心脏。B为右心房,D为右心室,C为左心房,E为左心室。心脏的左右两侧是完全隔开的,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E→⑤→组织处的毛细血管→③→B这一循环途径是心脏和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间的血液循环叫体循环。
(3)胰岛素分泌后进入胰岛周围的毛细血管,然后通过各级静脉运输到心脏的右心房属于体循环,然后进入右心室,经肺循环进入心脏的左心房,再随血液循环流到左心室,因此胰岛素经地心脏四个腔的先后次序是B→D→C→E。 答案:(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动脉、吸收 (2)左心室、动脉、体循环 (3)B→D→C→E
(2012·济南学业考)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及反射弧的的相关知识。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小李的手被针刺后缩回是一种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神经冲动是沿反射弧传导的。
图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⑤是大脑皮层⑥是脊髓白质⑦是神经中枢;因此神经冲动的传导路线是①→②→⑦→③→④,
图钉扎手后迅速缩手是反射弧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缩手反射中枢,缩手反射中枢发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完成缩手动作。同时脊髓白质的上行神经纤维将缩手反射中枢发出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痛觉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主产生,因此脊髓有反射 、传导的功能。 (3)在反射弧中,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任何一部分受到损伤,反射都无法完成,但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经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再由脊髓白质的神经纤维传到大脑的躯体感觉中枢,因此传出神经受到损伤,有痛觉无反应。 答案:(1)神经元
(2)①→②→⑦→③→④ 大脑皮层 反射 、传导
(3)有痛觉无反应
(2012·连云港学业考)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膝跳反射的感受器是膝盖下位的韧带,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从而产生反射。(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内。(3)反射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条件反射是后天性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
答案:
(2012·杭州学业考)24(6分)下图表示人的个体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丁由甲细胞发育而来。则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由乙形成丙,细胞需要经过分裂、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变化。
(3)甲到丁的过程,其同化作用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异化作用。
(4)丁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需要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调节下实现。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生活、人体结构层次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知识。 (1)图甲是受精卵,是人体发育的起点。
(2)图乙是受精卵细胞分裂形成的细胞群,通过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形成了图丙所示的各种组织。
(3)在由受精卵发育为婴儿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人体在不断生长,因此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4)人体生命活动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完成的。
答案:(1)受精卵(2)生长 分化(3)大于(4)神经系统
(2012·桐城学业考)
激素
(1)人体排尿不仅可以排出代谢废物,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也起着重要作用。 (2) 排尿反射是低级的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低级中枢受大脑的控制。
(3)肾小球的过滤作用,除血浆中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它成分都可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所以原尿中蛋白质极少,如果尿液中检验出红细胞和蛋白质,说明此人的肾小球通透性增大。
(4)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分、部分无机盐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被重新吸收会血液。该人尿量大,经常口渴,可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 (5)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由于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的话易在消化道内被分解而失去药效,因此,糖尿病患者一般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
(6)肾衰竭的病人进行血液透析,实际上是模拟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血液向透析液中排出的也是这些物质。大分子的蛋白质和红细胞是不能通过透析膜的。 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