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人物形象复习 》导学案
第 1 课时(总 1 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导学案、多媒体 1.了解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 学习目标 2.掌握赏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初步掌握解答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目标提示 课前三分钟 1. 掌握赏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2. 初步掌握解答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 1.自我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一般指抒情主人公) 2.客观形象(诗中主人公形象) 教师指导 课型 诗歌鉴赏 分组 安排 修订 温故知新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类型有哪些? 从三组诗歌中提炼赏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例题引路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寻陆鸿渐不遇 1.知人论世,了解生平、思想、所处时代、创作背景。 2.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皎然 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注释]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份)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是如何展现的) 3.指出塑造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技巧点拨 解答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当堂训练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反思小结 学生小结 教师小结 1.必做题(2010年福建高考)阅读下 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 点评
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 残花满地无人迹。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 象。 作业延伸 2.选做题 简析下面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并分析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 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释] 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 ②飐风:在水中摇摆。 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教(学) 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