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静女》试题及答案.doc

来源:小奈知识网
静女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

风”共 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 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 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

三 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 《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D、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3. 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 “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 “说烽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 “自牧归萸,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萸草实在美得出奇。

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 “爱而不见,搔首跚跚”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

安 的情态。

C. 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萸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

到 极致。

D. 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富有情

趣。

5. 选出对《静女》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

来 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B. 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

神 形毕现,呼之欲出。

C. “说烽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

是在 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

D. “自牧归萸,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萸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

爱 情的真诚和纯美。

6. 选出对“彤管有炜,说烽女美”二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 红色的彤笛有色彩,漂亮的乐器让我喜爱。 B. 彤笛鲜艳又光亮,漂亮的乐器真让我喜爱。 C. 彤笛鲜艳又光亮,美丽的姑娘更让我喜爱。 D. 彤笛鲜艳又光亮,静女叮嘱我要喜爱它。

7. 下面对此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此诗以第一人称“我”一一男青年写第一次恋人的约会的情景。

B. 诗歌重章复唱,不注重细节描绘,从大处着笔,风格朴实,增添了艺术魅力。 C. 第一章写青年之约,第二章写青年之恋,第三章写青年之诚。

D. 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萸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

了 男女青年热烈的纯朴的恋情。

二、判断题(对的选“是”错的选“否”)

1. 《静女》全诗三章,二章重在写场景,一章重在写心理。(是否) 2. “说烽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主要是为了表达男青年赞美姑娘馈赠

给他

的信物的情感。 (是否)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

诗歌305篇。 三、填空题

(是否)

1. 《静女》中抒写男子心理活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 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

部分,《静女》是一首表现 _______________ 的诗歌。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

而不见,搔首跚跚”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 现了 _个 ______________ 的男子形象。

一、 选择题

1. (D ) 2. (C ) 3. (C ) 4. (C) 5. (D ) 6. (B ) 7. (B )

二、 判断题

1.(否)2.(否)3.(是)

三、 填空题

1、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烽女美。

自牧归萸,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 风、雅、颂 男女爱情生活

3 (女子因)视线遮蔽看不见,(男子)搔头徘徊心紧张。 热恋中的痴情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