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全生产LEC法

来源:小奈知识网
IUO附件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企业通常使用的对作业现场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之一。作业条件

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半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个因素指标值(L、E、C)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现场作业场所,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

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用L表示,取值在0.1~10范围内,共分7个等级,发生事故可能性越大取值

越大,具体取值标准见表1。

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分数值 10 6 3 1 0.5 0.2 0.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能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2、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用E表示,取值在0.5~10范围内,共分6个等级,作业人员

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长、次数越多取值越大,具体取值标准见表2。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10 6 3 2 1 0.5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每周一次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用C表示,取值在1~100范围内,共分6个等级,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越多、经济损失越重取值越大,具体取值标准见表3。 表3发生事故的后果(C)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40 15 7 3 1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在对作业场所进行实际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L、E、C予以评分,其乘积结果就是作业条件危险程

度,用D表示,共分5个等级,乘积越大危险程度越大,具体分级见表4。

表4危险等级划分(D=L×E×C) 危险性分值(D)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显着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危险性分值在20以下的环境属低危险性,一般可以被人们接受。例如工人在较平坦场地搬运

砖块,可能会发生行走跌倒、砖块散落伤人的事件,这样的事件一般是发生在个别人身上,即便受伤可能只是破皮流血,应该是可以承受的。

当危险性分值在20~70时,则需要加以注意。例如工人高处作业(地面比较松软或高度在3

米以下)不系挂安全带、不戴安全帽,一旦坠落其伤害会比较严重,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当危险性分值在70~160时,则表示显着危险,需要加以高度注意和整改。例如工人使用电

动机具,其绝缘损坏、没有接地接零保护,一旦发生触电可能会造成致残或死亡;再如工人在接触网上悬空作业,不系挂安全带、不戴安全帽,一旦坠落也会造成非死即残的严重后果。这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当危险性分值在160~320时,则表示高度危险,可能会造成数人死伤的严重后果,需要立即

整改。例如既有线施工防护不到位、断电后不设置接地、整队人员横越线路联系确认不到位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数人伤亡事故,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必须立即整改。

当危险性分值大于320时,则表示极其危险,可能会造成群死群伤极其严重的后果。例如暗

挖隧道(昆明枢纽项目存在)在进尺、注浆及支护等方面存在问题,一旦出现坍塌事故,将是十分严重的。再如明挖隧道出现滑坡,事故的严重性也将是十分严重的。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具有比较简便、便于掌握、操作性强、评价效果比较明确等诸多优点,危险

程度的级别划分也比较清楚,是一种比较好的安全评价方法。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一方法,加强对项目重要危险源的辨识,制定有效措施,严格现场监控,一定会对安全工作会起到很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但是,如同其它事物一样,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它是局

部评价,故不能普遍适用。我们要认真解剖这一方法,力求正确认识和更好的运用这一方法。

一是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半量化方法,需要丰富的现场经验选定有关数值,划定危险程度

等级,决不能凭空臆想,否则铸成大错。因此在实际运用中,要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现场情况,全面熟悉工艺步骤及安全要求,广泛听取工班、专业工程师等有关人员意见,这样才能选定准确的数值进行计算,才能得出准确的计算结果。

二是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没有考虑现场之外的因素,具体的说就是“管理因素”。国家标准《生

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比如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操作规程不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培训制度不完善、其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等,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安全问题,安全工作的实践也证明了“管理因素”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进行安全风险的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缺陷。

三是没有提出不同企业适用不同的标准。各个企业的业务范围不同,对事故的理解和容忍程度是不

一样的,上级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纺织厂和一个煤矿,对事故的理解和容忍程度就是不一样,其安全目标也有很大差距。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提出的是安全评价的一般性理论,所以我们要结合项目实际,坚持安全管理“零容忍”的原则,从严控制有关数据。

四是没有提出持续改进的思想。随着国家安全管理力度加大,整个社会的安全观也在进步,企业的

安全管理也在进步。我们应在不同时期根据安全管理水平,确定风险级别的限界值,修订年度安全管理目标,以符合持续改进、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思想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