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总结教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 来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吧

人教小学数学 三年级上册 人教小学数学

1.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而且知识较为抽象。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着很大的差异。学好本单元内容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的。 2.“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分数,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简单应用等几部分。教学内容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能把一些实物图片或者图形平均分。有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分数,但他们基本上还不能正确表达分数的意义。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并且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但是无论在意义、读写方式还是在计算等方面,分数与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初次学习会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1.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第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突破,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认知上的难点,教学时提供了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分数的意义。例如:分月饼、分西瓜以及根据七巧板、积木说分数等。 2.加强多种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构建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时充分考虑了这一点,提供了多种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意义。例如:认识了、后,让学生动手表示出一张正方形纸的;比较分数大小时,让学生动手涂色,感悟分数的大小等。 3.渗透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都有一定的过程,新知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的。例如“平均分”就是认识分数的基础。此外,在引入分数时出现了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家人,使学生感受到原有的整数知识已不能解决新问题,就需要产生新的数,体会到分数的产生源于生活实际的需要,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认识几分之一。(教材第89~91页)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1.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地对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 2.为学生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件、不同形状、大小的纸(其中正方形的5张)、彩笔。 中秋节到了,妈妈打算把买来的月饼与邻居张奶奶一家共同分享。课件出示: 1.把4块凤梨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2.把2块蛋黄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3.把1块豆沙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A类 教材第91页“做一做”。 (考查知识点:认识几分之一;能力要求:理解分数的意义并正确认识图形表示的分数) B类 1.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分数。 2. 邻居家的奇奇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涂满了颜色(如右图),请你想一想:每种颜色各占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一? (考查知识点:认识几分之一;能力要求:理解分数的意义并正确认识图形表示的分数)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1.略 2.

认识几分之一 含义:将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 比较大小:一个物体或图形,只有平均分才可以用分数表示,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分 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大。 1.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认识了几分之一,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经历动手折叠、观察等数学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合情推理能力。 3.渗透“整体与部分”的数学思想,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使学生初步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在积极寻求“分数含义”的数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认识几分之几。(教材第92~95页) 1.使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以及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并会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重难点:认识几分之几。 课件、正方形纸。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1.问题:有红、黄两张同样大的彩色纸,玲玲把红纸平均分成了2份,用其中的一份折了一只纸船;芳芳把黄纸平均分成了3份,用其中的一份折了一只花篮。她们各用去原来纸的几分之几?谁用去的纸多一些?为什么? 2.请你说说怎样得到一张纸的

1。 4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A类 教材第92页“做一做”。 (考查知识点:认识几分之几;能力要求:初步认识分数能做到数形结合) B类 教材第93页“做一做”。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考查知识点:认识几分之几;能力要求:初步认识分数能做到数形结合)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认识几分之几 1.教学中运用知识的迁移,选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肯的评价,真诚的鼓励,引导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情满怀地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利用手中的学习用品创建分数,学生劲头高涨,人人都投入到学习之中,合作氛围融洽,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合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分享学习成果,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3.在巩固练习阶段,通过由易到难的梯度式习题把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又吸引到了某一焦点,使得松弛的弦再一次绷紧了,在练习中加强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又通过整理、总结,使本节课的内容得以升华。但由于在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为了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同学,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不少时间,使最后的练习及总结稍显仓促,时间上安排不太妥当。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材第96~99页)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主动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理解同分母加减法的算理。 难点:整数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课件。 1.口答。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份呢?4份呢? 2.填空。 (1)

4121里有(  )个,里有(  )个。 5533(2)7个

,4个1是。 1是107 1.出示第96页例1的情景图。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师:仔细看看图上的人在干什么?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他们在吃西瓜,哥哥把1个西瓜平均切成了8块。 2。 81生3:弟弟吃了一块,是这个西瓜的。 8生2:哥哥吃了两块,是这个西瓜的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2+得多少呢?为什么? 881121121113是1个,是2个,+也就是1个加上2个,一共是3个,也就是。 8888888888123板书:+= 8882.出示教材第96页例2的情景图。 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说明这个图意吗? 523-= 6661113因为5个减去2个剩下3个,就是。 6666板书:

3.出示教材第97页例3。 1-

1=? 4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1:1可以看作是把1个圆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4份。 1。 41113生3:4个减去1个是3个,就是。 44441413板书:1-=-= 4444生2:1可以看作4个

每组汇报完后其他组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A类 教材第97页“做一做”第1、2题。 (考查知识点:分数的简单计算;能力要求:能正确进行分数的简单计算) B类 教材第97页“做一做”第3题。 (考查知识点:分数的简单计算;能力要求:能正确进行分数的简单计算)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323+=1    1-= 4455224142. 1               597251.B类 1-

51= 66教材习题 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 723       86835412322. 1                  4856579134531363. += 4. 1-= 5. 1--= 88888101010453436. 1    887591.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1.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吃西瓜的情境引入,让学生提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个西瓜就是“1”,再转换到分数的概念上,用“几分之几”为单位来计算。分别改变不同的条件,让学生自由编出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计算题。通过分数的意义来理解如何进行加减计算,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2.通过反复说几个几分之几加几个几分之几等于多少,或几个几分之几减几个几分之几等于多少的练习,使学生明白了算理。 3.这节课完全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理解性地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材第100~103页)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解决分数的简单应用的技巧。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进一步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简单应用”。 1.教学例1。 师:你能用分数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例1) 生:这是把1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所以用分数表示是师:如果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 生: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问题,列式为6÷3=2(个),所以每份有2个苹果。 师:那么,每份苹果的个数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呢? 生:这是把6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因为是平均分成了3份,所以其中的1份就是师:2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 生:把苹果总数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2份就是

1。 41。 32。 32.教学例2。 师:请看下面的问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例2)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生:知道了一共有12名学生,其中师:“其中是

12是女生,是男生。 3312女生,是男生”这是什么意思呢? 33生:意思就是说如果把这12名学生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是女生,2份是男生。 师:怎样求女生的人数呢? 生:因为

1是女生,要求女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1份是多少,即12÷3=4(人),也3就是说女生有4人。 师:怎样求男生人数呢? 生:因为

2是男生,要求男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其中的2份是多少,即312÷3=4(人),4×2=8(人),也就是说男生有8人。 师:把刚才的解题过程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今后学习分数的乘除法应用做准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感受。 A类 有12个桃子,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面放(  )个桃子,每个盘子里的桃子占桃子总数的

。 (考查知识点:分数的简单应用;能力要求: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分数应用问题) B类 兴趣小组有28人,其中

11喜欢乒乓球,喜欢篮球,剩下的人喜欢足球,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 42(考查知识点:分数的简单应用;能力要求: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分数应用问题)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2 

1 6B类 28÷4=7(人) 28÷2=14(人) 28-7-14=7(人) 教材习题 分数的简单应用 12÷3=4(人) 12÷3=4(人) 4×2=8(人)

TB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答:女生有4人,男生有8人。 1.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亲身体验,切实体会分数的意义,真正认识到单位“1”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以是一种物体的总数。只有深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分数问题。 2.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让知识真正地在师生互动中,学生得到理解、接受并掌握起来,教师就要认真地备课,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优化。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数学思维可以

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TB小初高题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