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紫烟”与“紫气东来”

来源:小奈知识网


“紫烟”与“紫气东来”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这首诗,家喻户晓,二三年级的小学生也会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为什么生“紫烟”?知道的人并不多。我问过上初中的儿子,我一提起《望庐山瀑布》,他得意扬扬,有声有色地背诵起来。当我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生紫烟,不说生青烟、黑烟或白烟呢?他哑然失声,说:“不知道,老师没讲过。”

我带着这个问题,请教过几位语文老师,也上网查询过,说法不一,多数人解读为:“山上水汽在阳光下,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紫色烟雾。”对这种解释,我不敢认同,仍然在“惑”。

近日细读姚淦铭教授著的《老子与百姓生活》一书,其中有一节“老子出关”,读后,对“紫烟”的渊源有所启发,在脑海里产生了一种新的想法。“老子出关”说的是,周王朝的衰败,老子无望,决定出走,要到秦国去,路经函谷关。镇关的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能观天象,会看云气。一天尹喜在城关上瞭望,观得有一团紫气从东方飘然而至,认为定会有圣人经过这里。不多时,只见风度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我们对一团紫气飘来,以及紫气的飘来会有圣人到的说法不得其解。但“紫气东来”经后人的传说、演绎,则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基因。帝王之家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的象征。皇家林园颐和园就有一门上悬挂“紫气东来”的匾牌,以示吉祥。百姓之家每逢春节或喜庆的日子,总是把“紫气东来”贴在门上,也把“紫气”当作吉祥的象征。由此联想到庐山瀑布的“紫烟”与“紫气东来”有关联。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李白在庐山隐居时写的,他悠然自得,用赞美庐山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古代文人,尤以李白这样的文坛巨匠,对用字遣词是很有讲究的,功底深、造诣高。在《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里,李白引用紫气东来的“紫”字其意深奥,以“紫烟”描绘瀑布的云雾缭绕、雄伟壮丽景观,其内容也是一种吉祥。

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水汽在阳光下,无论如何折射,也不会生出紫色烟雾的。假如“紫烟”解读为:水汽缭绕如烟,紫色表示吉祥,这种解释会让人容易理解、信服。

参考文献:

[1]姚淦铭.老子与百姓生活[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于成华 张春蕾,山东省德州学院图书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