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2744034 A(43)申请公布日 2021.05.04
(21)申请号 202011519280.9(22)申请日 2020.12.21
(71)申请人 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地址 215331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陆家镇
合丰路8号(72)发明人 纵封成 陆扬 王冠 方晓云
金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304
代理人 王戈(51)Int.Cl.
B60C 17/00(2006.01)B60C 11/01(2006.01)B60C 11/12(2006.01)B60C 9/0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B60C 9/18(2006.01)
(54)发明名称
缺气保用轮胎(57)摘要
该缺气保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缺气保用轮胎,
用轮胎将主沟与带束部之间的橡胶厚度设置为不等,采用钢丝环带部和耐隆环带部组成带束部,并将钢丝环带部设置为高刚度,将耐隆环带部设置为大张力,还将耐隆环带部不同部位的张力设置为不等,还将胎面肩部的花纹块的面积设置得大于胎面中部的花纹块面积。该缺气保用轮胎在低压情况下也能保持较大的接地面积,因而在低气压情况下也具有较好的抓地性能。
CN 112744034 ACN 112744034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的胎面(1)上设有中心主沟(12)和两道胎肩主沟(11),所述中心主沟(12)位于两道所述胎肩主沟(11)之间,所述中心主沟(12)与轮胎的带束部(2)之间的橡胶厚度Sa大于所述胎肩主沟(11)与轮胎的带束部(2)之间的橡胶厚度S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主沟(12)与轮胎的带束部(2)之间的橡胶厚度Sa与所述胎肩主沟(11)与轮胎的带束部(2)之间的橡胶厚度Sb配置为:1.1<Sa/Sb<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1)包括位于两所述胎肩主沟(11)之间的胎面中部(14)和位于两所述胎肩主沟(11)之外的胎面肩部(13),所述胎面中部(14)上的花纹块的总面积A1小于两所述胎面肩部(13)上的花纹块的总面积A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中部(14)上的花纹块的总面积A1与所述轮胎的接地面积A的比例为:40%≤A1/A≤45%,两所述胎面肩部(13)上的
55%≤A2/A≤60%。花纹块的总面积A2与所述轮胎的接地面积A的比例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部(2)包括钢丝环带部(21)和耐隆环带部(22),所述耐隆环带部(22)设置在所述钢丝环带部(21)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环带部(21)的截面强度范围为:1.3KN~2.0KN,所述耐隆环带部(22)的截面耐隆张力范围为:10N‑30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隆环带部(22)包括位于两侧胎肩位置上的胎肩区(221)和位于两所述胎肩区(221)之间的中心区(222),所述胎肩区(221)的耐隆张力FSH大于所述中心区(222)的耐隆张力FCL。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区(221)的耐隆张力FSH与所述中心区(222)的耐隆张力FCL配置为:1.5<FSH/FCL<3.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还包括帘布层(3),所述帘布层(3)设置在所述钢丝环带部(21)的内侧,所述耐隆环带部(22)沿轮胎轴向远离轮胎中心的一侧延伸到所述帘布层(3)上,从而与所述帘布层(3)相交形成夹角(α),所述钢丝环带部(21)沿轴向远离轮胎中心的一侧伸到所述夹角(α)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还包括胎侧部,所述胎侧部沿轮胎轴向靠近轮胎中心的一侧设有胎侧补强胶(4)。
2
CN 112744034 A
说 明 书缺气保用轮胎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缺气保用轮胎。
背景技术
[0002]缺气保用轮胎在漏气后仍然可以正常使用,一般在完全漏光气的情况下,仍然能以普通正常时速(约80公里/小时)安全行驶80公里左右的里程。该特性主要是通过加强胎侧强度实现的。
[0003]缺气保用轮胎在正常气压情况下接地形状良好,有效接地面积大。但是,由于缺气保用轮胎的胎侧强度较强,所以在低气压(0‑80KPa)情况下,由于胎侧形变量小,所以胎肩承受压力较大,导致部分胎冠接地区域被顶起悬空,致使有效接地面积减小,因而抓地性能会大幅降低。
[0004]有鉴于此,如何改善缺气保用轮胎在低气压情况下的抓地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缺气保用轮胎,所述轮胎的胎面上设有中心主沟和两道胎肩主沟,所述中心主沟位于两道所述胎肩主沟之间,所述中心主沟与轮胎的带束部之间的橡胶厚度Sa大于所述胎肩主沟与轮胎的带束部之间的橡胶厚度Sb。[0006]可选地,所述中心主沟与轮胎的带束部之间的橡胶厚度Sa与所述胎肩主沟与轮胎的带束部之间的橡胶厚度Sb配置为:1.1<Sa/Sb<1.3。[0007]可选地,所述胎面包括位于两所述胎肩主沟之间的胎面中部和位于两所述胎肩主沟之外的胎面肩部,所述胎面中部上的花纹块的总面积A1小于两所述胎面肩部上的花纹块的总面积A2。
[0008]可选地,所述胎面中部上的花纹块的总面积A1与所述轮胎的接地面积A的比例为:40%≤A1/A≤45%,两所述胎面肩部上的花纹块的总面积A2与所述轮胎的接地面积A的比例为:55%≤A2/A≤60%。[0009]可选地,所述带束部包括钢丝环带部和耐隆环带部,所述耐隆环带部设置在所述钢丝环带部的外侧。[0010]可选地,所述钢丝环带部的截面强度范围为:1.3KN~2.0KN,所述耐隆环带部的截面耐隆张力范围为:10N‑30N。可选地,所述耐隆环带部包括位于两侧胎肩位置上的胎肩区和位于两所述胎肩区之间的中心区,所述胎肩区的耐隆张力FSH大于所述中心区的耐隆张力FCL。
[0011]可选地,所述胎肩区的耐隆张力FSH与所述中心区的耐隆张力FCL配置为:1.5<FSH/FCL<3.5。
[0012]可选地,所述轮胎还包括帘布层,所述帘布层设置在所述钢丝环带部的内侧,所述耐隆环带部沿轮胎轴向远离轮胎中心的一侧延伸到所述帘布层上,从而与所述帘布层相交
3
CN 112744034 A
说 明 书
2/4页
形成夹角,所述钢丝环带部沿轴向远离轮胎中心的一侧伸到所述夹角内。[0013]可选地,所述轮胎还包括胎侧部,所述胎侧部沿轮胎轴向靠近轮胎中心的一侧设有胎侧补强胶。
[0014]本发明提供的缺气保用轮胎将主沟与带束部之间的橡胶厚度设置为不等,采用钢丝环带部和耐隆环带部组成带束部,并将钢丝环带部设置为高刚度,将耐隆环带部设置为大张力,将耐隆环带部不同部位的张力设置为不等,还将胎面肩部的花纹块的面积设置得大于胎面中部的花纹块面积。该缺气保用轮胎在低压情况下也能保持较大的接地面积,因而在低气压情况下也具有较好的抓地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缺气保用轮胎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断截面图;[0016]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缺气保用轮胎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胎面图。[001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18]1胎面,11胎肩主沟,12中心主沟,13胎面肩部,14胎面中部;[0019]2带束部,21钢丝环带部,22耐隆环带部,221胎肩区,222中心区,α相交夹角;[0020]3帘布层;[0021]4胎侧补强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2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以轮胎径向上相对靠近轮胎中心的位置为“内”,以轮胎径向上相对远离轮胎中心的位置为“外”。[0024]如图1所示,该缺气保用轮胎的胎侧部沿轮胎轴向靠近轮胎中心的一侧(即左胎侧部的右侧和右胎侧部的左侧)设有胎侧补强胶4,胎侧补强胶4使轮胎在缺气时仍能正常使用一段时间。
[0025]该缺气保用轮胎的胎面1上设有两道胎肩主沟11和两道中心主沟12,两道中心主沟12位于两道胎肩主沟11之间。实际实施中,也可以仅设置一道中心主沟12。
[0026]中心主沟12与轮胎的带束部2之间的橡胶厚度S大于胎肩主沟11与轮胎的带束部a2之间的橡胶厚度Sb,这样设置,可以改变行驶过程中轮胎的接地形状,使轮胎在低压情况下的接地面积增大,而且,基本不影响轮胎的湿地排水性能和静音性能。[0027]具体的,中心主沟12与轮胎的带束部2之间的橡胶厚度Sa与胎肩主沟11与轮胎的带束部2之间的橡胶厚度Sb可以配置为:1.1<Sa/Sb<1.3。[0028]如图2所示,胎面1包括位于两胎肩主沟11之间的胎面中部14和位于两胎面1主沟之外的胎面肩部13。
[0029]胎面中部14上的花纹块的总面积A1小于两胎面肩部13上的花纹块的总面积A2,这样设置,提升了胎肩刚性,使轮胎在低压情况下的胎肩变形量减小,因而,能够进一步增大轮胎在低压情况下的接地面积。
[0030]在增大胎面肩部13上的花纹块的面积的同时,最好同时减小胎面中部14上的花纹
4
CN 112744034 A
说 明 书
3/4页
块的面积,以便确保轮胎的花纹块总面积不变,这样花纹沟的总占比(花纹钩的面积占轮胎接地面积的比例)就不变,这样,在提升胎肩刚性的同时,轮胎的排水/咬雪性能不会降低,从而湿地抓地性能不会降低。[0031]具体的,胎面中部14上的花纹块的面积总A1与轮胎接地面积A的优选比例为:40%≤A1/A≤45%,两胎面肩部13上的花纹块的总面积A2与轮胎接地面积A的优选比例为:55%≤A2/A≤60%。
[0032]如图1所示,带束部2具体包括钢丝环带部21和耐隆环带部22,耐隆环带部22设置在钢丝环带部21的外侧。这样设置,轮胎在低压情况下的整个胎面1的变形量都会减小,从而能够缓解轮胎因变形而产生的晃动,使轮胎的操控稳定性和舒适性均得以提升。[0033]钢丝环带部21的刚度设置得大一些同时耐隆环带部22的张力也设置得大一些,这样设置,轮胎在低压情况下的整个胎面1的变形量都会减小,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大轮胎在低压情况下的接地面积,同时还能够提升轮胎的排水性能。但是,需说明,钢丝环带部21的刚度值以及耐隆环带部22的张力值也不能太大,太大的话,会影响轮胎的舒适性和噪音性能。[0034]钢丝环带部21的截面强度范围优选配置为:1.3KN~2.0KN,耐隆环带部22的的截面耐隆张力范围优选配置为:10N‑30N。[0035]优选的,耐隆环带部22包括位于两侧胎肩位置上的胎肩区221和位于两胎肩区221之间的中心区222,胎肩区221的耐隆张力FSH大于中心区222的耐隆张力FCL,使耐隆环带部22不同部位的张力不等。这样设置,能够降低耐隆环带部22的张力增大对轮胎舒适性和噪音性能的不良影响。具体的,胎肩区221的耐隆张力FSH与中心区222的耐隆张力FCL优选配置为:1.5<FSH/FCL<3.5。
[0036]具体可以通过使胎肩区221的带层数多于中心区222的带层数,以此达到使胎肩区221的耐隆张力FSH大于中心区222的耐隆张力FCL的目的。图中就是采用的这种手段,图中,胎肩区221设有两层耐隆环带层,中心区222设有一层耐隆环带层。或者,也可以通过使胎肩区221的带材刚度大于中心区222的带材刚度,来达到使胎肩区221的耐隆张力FSH大于中心区222的耐隆张力FCL的目的。[0037]如图1所示,轮胎还设有帘布层3,帘布层3设置在钢丝环带部21的内侧。耐隆环带的胎肩区221沿轴向远离轮胎中心的一侧(即左侧胎肩区221的左侧以及右侧胎肩区221的右侧)延伸到帘布层3上,从而与帘布层3相交形成夹角α。钢丝环带部21沿轴向远离轮胎中心的一侧(即钢丝环带部21的左右两侧)分别伸到相应侧的夹角α内,这种结构,能够提升带束部2的整体刚度,从而利于增大轮胎低压情况下的接地面积。[0038]采用上述设置的缺气保护轮胎的在正常压力情况下,所受竖直径向力与轮胎荷重的比值在6.8%~8.4%之间,所受轴向力与轮胎荷重的比值在4.5%~6.2%之间,所受水平径向力与轮胎荷重的比值在5.9%~7.8%之间,所受转弯马力与轮胎荷重的比值在33.5%~39.8%之间。[0039]综上所述,本方案主要通过以下手段,改善了缺气保用轮胎在低气压情况下的抓地性能:
[0040]A将胎面主沟与轮胎带束部之间的橡胶厚度设置为不等;[0041]B带束部采用钢丝环带部和耐隆环带部的组合,并将钢丝环带部设置为高刚度,将耐隆环带部设置为大张力,且将耐隆环带部的不同部位的张力设置为不等;
5
CN 112744034 A[0042]
说 明 书
4/4页
C将胎面肩部的花纹块的面积设置得大于胎面中部的花纹块面积。
[0043]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缺气保用轮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6
CN 112744034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