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99-02
抑郁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又被称为“精神上的癌症”。与抑郁症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帮助其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达到早日康复,尽快重返家庭和社会。然而住院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如果护患沟通不当,容易产生护理纠纷[1]。护理工作在抑郁症患者疾病恢复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沟通的概念与重要性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目的是为了相互了解,协调一致;现代化的护理模式要求护士从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多角度护理病人。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最密切,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要照顾好患者的日常生活,完成各种治疗活动,同时还要抓住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巧妙利用各种渠道,给患者以积极的影响,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患者早日康复[2]。由于抑郁症病人受其症状控制,表现悲观、抑郁或自闭症状,不愿暴露内心体验,很难对别人产生信任,护士与其沟通过程产生很大困难,这些因素不利于治疗,容易产生危害行为,甚至出现自杀现象。如果护士不能恰当的运用语言技巧,就很难与病人深入的交流,从而就无法对病人进行全身心的护理。抑郁症患者的沟通重在关
爱,掌握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恰当的护理,通过语言及非语言的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接触及沟通,是增加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促进护患关系发展的基础[2]。因此,正确的使用语言技巧与病人沟通,是精神科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2沟通的方式
2.1语言沟通。就是试用语言表达,鼓励病人并协助其谈论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不要过分同情,否则会增加抑郁的情绪。沟通时给予简单、重复、直接的信息,温和,及保证的语句,耐心倾听,不要大声,不要沉默。
2.2非语言沟通。又称身体语言沟通,指表达者利用姿态、动作、脸部表情、姿势变以及反应等进行沟通[3]。眼神目光的接触是重要的肢体语言[2]。
2.3陪伴。由于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语言沟通困难,耐心陪伴,仔细观察病人情感和行为变化[2]。 3沟通技巧
3.1聆听。建立护患信任关系,通过仔细的掌握病人所传递信息的重要内容,从而针对性的与病人沟通交流。
3.2沟通时的问话避免只有回答“是”或“不是”等,可改为积极肯定的问法。如不要问“你要不要吃饭”而改为“现在是吃饭的时间,你和病友们一起吃饭”。
3.3护士高尚品德,丰富知识和高超技术,有助于与病人建立信
任关系。
3.4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应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掌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采取各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和接触方法。
3.5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既要善于从患者的目光中搜寻各种信息,并给予正确的理解和处理,又要善于运用这种方式传达对患者的尊重、鼓励和支持[2]。
3.6交谈过程中适当运用沉默。适当的沉默可以让患者将其内心的感受全部外显,让患者有机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护士应积极疏导、鼓励、安慰和帮助,且要言而有信,成为患者的知己,彻底让患者感到生活在这里轻松愉快,愿意将自己的喜怒向护士诉说,从而建立健康的护患关系[2]。 4抑郁症不同阶段的沟通技巧
4.1抑郁症患者初入院时,可使用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如身体微前倾,面带微笑,拍拍肩膀,偶尔触摸病人的手,当病人在说话时表现努力在倾听,注意不催促病人,让病人有安全感。
4.2治疗中期,我们以友善、真诚、支持、了解的态度,耐心协助病人,学习自我表达,提高自我价值感,让病人体会到自己是有用的,有希望治愈的。
4.3抑郁症严重时,应以支持安慰为主,避免过多鼓励,尤其避免要求患者依靠自身的力量战胜疾病。
4.4病人出现焦虑时,主动接触病人,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
耐心倾听,接纳病人的病态行为,并予以同情和理解。运用陪伴技巧和非语言技巧传达关怀,耐心帮助病人学会自我解脱[4]。 4.5在恢复期,教育患者克服性格弱点,培养性格中弹性东西,多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增加正向的看法,尽量减少对其生活的负面影响[5]。
4.6出院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有关疾病知识及预防再发的常识的培训和健康教育。 5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是现代医学模式中精神科整体护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广大精神科护理工作者关注和掌握的重要课题之一[3]。
作为抑郁症患者,除了常规的治疗外,精神科护士应给予其社会、心理上的悉心照顾,避免冷漠粗暴的强制性护理,已达到维护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聆听在沟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掌握患者的重要信息,聆听可使患者感到被尊重,被重视;通过聆听护理者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采用适宜的沟通手段。因此聆听作为一种沟通手段得到高度重视。
语言沟通始终要贯穿整个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善于引导患者说话,同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成为他们的朋友,多采用支持性的语言,不要猜测患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护理工作中还可以运用对比法,多讲一些与其相同的疾病的成功案例,以增强患者的信心,
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同时家庭和社会支持对抑郁症的发生和治愈有着重要的关系,要适时和家属进行教育和指导,争取家人的配合和支持,让家属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使身心逐渐恢复健康[2]。
总之,良好的沟通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充分运用沟通技巧,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雷惠.精神科护理的几种特殊沟通技巧[j].护理进修杂志,2007年第03期
[2]大家网教授.护理人员与精神病患者的接触技巧[j].医药,2010年4月24日
[3]王丽华.沟通与技巧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j].心里医生,2011年10月总字201期
[4]罗湖萍,戚轶,苏绚丽.30例抑郁症病人的症状评估及护理干预[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年2月.第3卷.总第26期 [5]于卫华,李桂平,唐荣兰,等.常见心理疾病护理常规—抑郁症病人护理[m].护理常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