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破解生猪价格大起大落难题 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对达州市2014

来源:小奈知识网
—— ————————— 日注生猪{ 米价格保持坚挺,导致今年一季度生猪精饲料玉米 平线.国家就会出台调控预案,通过储备肉的收购, 价格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一季度平均价格为每公 来稳定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 斤2.51元.与上年同期价格水平基本持平,处于高 跌损害养殖户利益。国家按照《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 位稳定状态。 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的规定,中央有关部门已启动第 三、生猪养殖成本及收益情况 一批收储预案。同时,根据《四川省缓解生猪市场价 (一)产值。2014年一季度,我市生猪养殖户产 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自 值呈逐月回落的态势。3月份最低,平均每头产值为 2014年2月20日起.四川省已启动缓解生猪市场 1368.53元.一季度平均每头产值为1439.39元。受 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三级响应,从2014年3月 生猪销售价格持续下降的影响,较上年同期平均每 12日起.四川省根据生猪价格监测情况,猪粮比已 头产值1852.98元下降了413.59元,下降幅度达 连续3周处于5.5:1—5.0:1之间,再次将生猪价格调 22.32% 3月份较上年一季度平均每头产值下降了 控预案由三级响应提升为二级响应,按照市级城镇 484.45元,下降幅度达26.14%。受生猪销售价格持 人口每人每天消费2两,不低于1O天的消费量增加 续下降的影响.生猪养殖产值也从1月份平均每头 冻猪肉储备,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着手做好实施一 产值1525.80元下降为3月份平均每头产值 级响应的前期准备工作。随着国家及省储备肉收购 1368.53元.平均每头产值下降了157.27元,下降幅 价格调控预案的启动,生猪市场价格下滑将会有所 度为10.30%。 缓解并逐步趋于稳定,生猪养殖户的亏损额将会有 (二)生猪饲养总成本。2014年一季度我市生猪 所下降。 饲养总成本平均为1585.75元/头.其中1月份平均 四、一季度生猪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每头总成本为1708.15元.2月份平均每头总成本为 经调查了解.一季度生猪价格大幅下降,归纳起 1507.98元,3月份平均每头总成本为1541.13元。一 来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叠加所致: 季度与去年同期平均成本1768.91元/头相比每头饲 一是母猪存栏数量及比重总体过高。据农业部 养成本下降183.16元,下降幅度为10.35%。生猪饲 公布的数据,2014年2月份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 养总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生猪销售价格持续下 栏信息统计,全国生猪存栏环比下降0.90%,同比下 降的连带影响,仔畜进价有所下降,一季度仔畜进价 降1.10%,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80%,同比下降 平均每头为504.08元,较上年同期平均进价每头 3.50%。而四川2月末母猪存栏量环比增加2.47%. 608.93元下降104.85元,下降幅度为17.21%。但与 同比减少3.96%。即:2月末四川母猪存栏环比高于 此同时,人工成本和饲养精饲料价格维持在高位运 行。受上述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生猪饲养总成本基 本稳定,较上年同期有小幅回落。 (三)收益。2014年一季度,我市生猪养殖户平 均每头亏损146.36元,生猪养殖进入全行业亏损状 况。一般情况下,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在6.0.生 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规模养殖户由于成本 控制较好,承受能力较强,大约可以承受5.5—5.8的 猪粮比。而散户盈利能力较差。承受能力较弱.盈亏 平衡点多在5.8—6.1之问。目前猪粮比价约为4.5— 4.9之间,生猪养殖处于深度亏损区域,各种规模的 生猪养殖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只要国内猪粮比价连续4周以上低于盈亏水 f关注生豳卜———————— ——一 受上述五个方面因素叠加的共同影响.致使一 全国,同比与全国平均基本一致。不论从全国来看还 是从四川本省来看,母猪存栏量较高是确定的,显示 供应是充足的。虽然农业部已停止2013年母猪补 贴,但总体上未见全国性或各省区大量宰杀母猪现 象,2月份同比母猪存栏量小幅下降,据初步分析为 结构性调整和补充性减缓所致 季度生猪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五、缓解生猪价格大起大落,促进生猪产业持续 稳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以往历轮“猪周期”数据显示,猪粮比跌至 4.5—4.7附近,即是确认行业底部出现的重要标志, 目前猪粮比已基本处于此区间。不过,如今生猪行业 盈亏转换速度相当快,没有什么规律可言了.三年一 轮回的“猪周期”已经被打破。现在只能预测大趋势。 二是规模养殖场(户)抗风险能力增强。随着现 代畜牧业进程的加快,散养户的退出,适度规模场 (户)比重已经超过60%。在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等方 面有了很大的提高,防疫能力和市场关注力比散养 户显著提高。不会因市场价格过低而随意宰杀母猪, 通过内部结构调整,例如淘汰劣质低产母猪、延迟配 但具体的时间拐点很难预测,因为市场突发事件太 多,如禽流感、瘟疫等同样会影响猪市。实际上,随着 国家对生猪养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国内生 猪以及能繁母猪存栏均保持高位。而需求量却没有 种、补充优质后备母猪等方式,避免过度降低母猪存 栏量致行情恢复时补充后备母猪不及时而贻误赚钱 机会。 质的改变,并且随着团体消费大幅下降和猪肉替代 品牛羊肉消费需求的增加,猪肉需求量还略有减少。 因此,生猪供大于求的格局近期很难有所改变。如果 不及时出台相关措施,养殖户继续亏损,那么短期内 三是今年春节提前,集中出栏也相应提前了 近 年来,养殖场(户)均已把握住市场需求旺季脉搏,纷 纷在冬至前即出栏销售。加之2014年春节较去年提 前半月左右,故在去年10月国庆前后即加快了出栏 市场信心将难以重塑,后期猪肉价格将面临大涨风 险。 生猪价格波动过快、过大,都不利于整个生猪养 殖产业的发展,价格大起大落不利于生猪产业的持 续健康良性发展。坐过山车,玩的就是个心跳。可猪 价一旦坐上“过山车”.养殖户就只剩下心痛了。 针对近期生猪市场低迷问题,国家有关部门正 步伐,至春节前市场供应总量相对过剩。 四是消费结构多元化和理性化所致。团体消费 大幅下降、自制腌腊制品大幅减少,加之随着人民生 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肉替代品牛羊家禽蛋奶制品 需求增加,致使猪肉品种需求相对减少。 五是进口猪肉及收储库存集中投放市场 2013 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变化,并根据市场情 况.适时加大调控力度,防止生猪价格出现过度下 跌.努力缓解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加 强政府引导,防止生猪价格像坐过山车似的大起大 落,防止猪贱伤农,但要尽量减少政府不必要的行政 干预。从中长期看,生猪市场将继续遵循市场供需规 律。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动调节作 用。 年上半年全国直接进口的猪肉与猪杂为66.92万 吨.加之中央及各省区去年收储的冻猪肉总量粗略 估计不低于20万吨,集中在国庆、元旦和春节前全 国性出库投放,致使本已供给充足的生猪市场难以 消化 为缓解生猪价格大起大落,促进生猪产业持续 稳定健康地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改善 生猪市场的供需关系.有效保护生猪养殖的积极性, 增强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力求实现生猪市 场供求的基本平衡.从而达到保持生猪价格相对稳 定的目的。 (一)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引导养殖业主加快转 —————————————— 圜注生猪l 变养殖方式。适时优化调整猪群结构,及时补充优质 (五)加大对生猪规模饲养户的扶持力度。进一 步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促进生猪规模饲养业的发 展,特别是从资金、政策、技术、防疫和生猪养殖补贴 后备母猪.淘汰低产老龄母猪,提高仔猪供应能力, 稳定仔猪价格。采用现代科技和先进装备改善养殖 环境,建设标准化现代化的养殖场,提高生猪的生产 等方面给予扶持,培育和壮大生猪规模饲养业的发 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要加大养殖新技术的推 广和新成果的运用,鼓励支持产业的创新发展。 (二)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建议生猪养殖户成立 “生猪养殖协会”或“产业联盟”。让广大养殖户能抱 团发展,互通信息,共同参与市场议价,争取到更多 的定价话语权。在全国或全省层面建立生猪养殖协 会,省级以下建立分会或联合会,下设专业合作社, 全方位收集整理生猪养殖情况.发布价格、疫情等方 面信息,在猪肉进口、价格议定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构建风险防范体系。规范专业合作社组织、 营销等方面的制度和运行管理,鼓励发展生猪零售 流通、电子交易、期货交易等交易形式,精细化管理 市场。服务到消费者终端。提高地方政府猪肉贮备 量.建立生猪养殖风险防范补贴基金、生猪目标价格 展.切实降低生猪养殖经营成本,提升其抵御市场风 险的能力。 (六)加强对仔猪价格的监控与研究。由于仔猪 购进费用在生猪养殖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加之 仔猪市场参与者少,组织形式分散,仔猪品种多,成 交价格区间大,市场数据采集难度大,导致对仔猪市 场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入。因此,应加强对仔猪市场调 研,完善生猪价格形成机制。 (七)建立生猪产业发展基金和生猪价格调节基 金对产业进行适时调控。针对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 的特点,建议国家成立产业发展基金,各地建立生猪 价格调节基金。在产业处于低谷期时,可以通过发展 基金和价格调节基金,对产业进行调控,对养殖户进 行补贴.市场低迷时更需要产业政策“雪中送炭”,防 补贴基金、生猪保险补贴基金、生猪疫病补贴基金和 止养殖户因亏损而轻易退出,造成产业的恶性循环。 生猪养殖应急贷款制度等,有效防范各种风险。 (四)强化政府引导和信息发布。各级政府应建 立专门的机构加强对生猪市场的价格监测,及时了 解生猪市场价格动态,掌握准确的市场价格信息,在 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及时向生猪养殖户提供准确可 (八)积极扶持和引导种养业良性循环发展。政 府应及时出台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养殖户配套发展 种养业。积极探索生态农牧循环经济模式。将种植业 的附产物加工为饲料.将养殖业的粪污加工为有机 肥,变废为宝,有效利用,改善环境,在实现绿色、低 靠的市场信息并适时启动政府收储及投放应急机 碳、环保的同时,还能降低生猪养殖户种养殖成本, 制.发挥政府调剂市场余缺的补充作用。同时要提高 提高生猪养殖效益。改善生猪养殖户的盈利能力,一 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和覆盖面,充分发挥信息 举两得,从而实现种养业良性循环发展。■ 的引领作用,引导养殖户根据市场情况合理安排生 (作者单位: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