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QP-23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来源:小奈知识网
 文件名称 1

目的

文件编号 XJ QP - 23 B/0 第 1 页 共 5 页 2009-01-20 质量程序文件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版本/修订 页 码 发布日期 使产品在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保持过程能力稳定地生产出满足合同规定或符合标准的产品。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控制

3

职责

3.1 营销部负责生产计划的制订、修改、调整,并对计划的正常运行实施监督。 3.2 质保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巡检和监督。 3.3 制造部

 负责生产环境的控制,使之符合政府的安全和环境法规。  负责物流有序和受控运行,并保持产品制造场所的整洁。  负责工艺纪律与质量管理各项规定的有效。

 负责实施应急计划,在突发事件时,组织相关部门采取及时措施,确保准时供货。  负责生产设施、设备的管理。

 负责按生产计划组织生产,负责对关键工序的过程参数进行监视和测量,负责确 保工

序处于受控状态。

 负责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和安全进行管理。  负责组织对关键工序进行评审确认。

4

程序

4.1 计划的控制

生产计划的控制按《生产计划控制程序》执行,批次的控制按批次管理规定。 4.2 工序控制要求

4.2.1技术部组织职能部门按照《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程序》的规定,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编制相应

的工艺流程、工艺文件、工作说明、检验指导书、控制计划、反应计划等文件,并进行完善。 4.2.2制造部组织车间对过程产品均执行“产品工序流转卡、工序流转状态卡”。

4.2.3制造部按《设施、设备管理程序》的规定对生产设备、生产设施进行控制,保证生产设备、

生产设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2.4制造部对各工序使用的工装按《工艺装备管理程序》的要求实施管理。

4.2.5质保部根据《监视与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保证检测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2.6生产车间按《工作环境管理程序》的规定,保证各作业区环境整洁, 有适当的安全标志,通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XJ QP - 23 B/0 第 2 页 共 5 页 2009-01-20 质量程序文件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道畅通,各类物品在定置区域内摆放整齐。

版本/修订 页 码 发布日期 4.2.7质保部根据《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规定,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巡检,确保不合格品不转到

下工序或入库。

4.2.8生产、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及《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

序》中的相应规定处理。

4.2.9生产员工上岗前要经过培训,并通过在职培训强化其工作技能和质量意识,详见《人力资源

管理程序》。 4.3 关键工序控制

4.3.1由技术部编制,质保部审批本公司关键工序清单,制造部负责标识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4.3.2

技术部负责组织职能部门编制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控制文件,主要有以下内容:

 操作说明;

 适用的统计技术(SPC控制图);  工艺参数卡;

4.3.3确定关键工序控制参数前,制造部应组织技术部、质保部等相关部门对关键工序进行评审确

认。评审结果记录于“关键工序确认表”,下列情况还应对关键工序进行再确认:

 过程能力严重不足,产品质量波动较大。

 影响工序的因素发生变化(如材料、设备、工装等)。  有其它要求时。

4.3.4生产车间(班组)按标准、按图纸、按工艺进行生产对质量控制点主要参数运用的统计技术(SPC

控制图)进行监控。

4.3.5质保部进行质控点记录数据收集、汇总、统计与分析,并将信息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

序》实施。

4.3 其他方面的控制按4.2进行控制。 4.4 维持过程控制要求

4.4.1负责维护,保持经PPAP批准的过程能力及运行状态,在顾客没有确定过程能力的情况下,

质保部负责组织工序能力调查,使现行过程能力在稳定的状态下Cpk值应大于或等于1.33,在不稳定的状态下Ppk值应大于或等于1.67。 4.4.2严格实行控制计划及工艺规定。

 确定测量方法、测量技术;  确定测量频次、抽样计划;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XJ QP - 23 B/0 第 3 页 共 5 页 2009-01-20 质量程序文件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 确定接收准则;

版本/修订 页 码 发布日期  当没有满足接收准则时制订反应计划,并组织实施;

 技术部负责指导对生产现场的技术服务及过程FMEA编制和更新过程FMEA。

4.4.3在产品制造作业现场,配置操作说明等文件。 4.4.4当过程能力如CpK>1.67时应修订控制计划。 4.4.5

修改过程控制要求

 当顾客对现行能力的要求高于本公司时,在过程策划/修改时贯彻实施顾客的要

求。

 当顾客决定修改初始或现行过程能力的要求时,应执行顾客的要求,并及时修改

控制计划,在控制计划资料中加以注释。

 当控制计划确定的特性不稳定或能力不足时,由相关部门制定反应计划,并负责

实施。

 由质保部对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4.5 作业准备的验证。 4.5.1

对新设备、新过程或更换材料、改变作业、运转时间长期停止等情况进行初始运转时,进

行作业准备验证。

 新设备启用时对设备能力指数Cmk值进行测定。

 新过程/更换材料/改变作业/运转时间长期停止等情况初始运转时要重 新进行首件认可,如顾客要求,必须进行Ppk的测定,见“首/末件检验规定”。

4.5.2作业准备现场,操作人员易得到工作说明等文件。 4.5.3进行首件检定:

 首件检定的含义:操作者自检/领班检验、检验员检,合格后可以继续生产加

工。

 首件检验一般为连续生产的三件。  首件检验一般在下列情况下:

每工作班开始时;

生产加工过程中更换刀具、模具时; 生产加工过程工序更换操作者时; 生产加工过程工序参数更改及调整时; 生产加工过程工序设备维修后。

文件名称 4.6 过程更改 4.6.1

文件编号 XJ QP - 23 B/0 第 4 页 共 5 页 2009-01-20 质量程序文件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版本/修订 页 码 发布日期 在需要时,由技术部对已形成的过程进行更改,如需要必须经顾客批准。并对过程更改生

效的日期进行记录,在过程更改完成后将过程的更改记录存档。 4.6.2技术部保存该过程更改生效日期的记录。

4.7 本公司目前没有“外观项目”的要求,如顾客指定为“外观项目”的产品要求时,由技术部先

确定标准样品,然后由经过培训的检验员按照标准样品在合适的光照下进行比较检验。 4.8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8.1生产现场的文件及记录的使用和控制 4.8.1.1生产现场应放置的文件及记录应包括:

   

检验指导书 工艺参数变更记录表 指示单

操作类工作说明

4.8.1.2为了满足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需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当调整超出规定的要求,检验员应

对变更内容进行确认,确认的依据是测量调整后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4.8.2 巡回监视

质保部检验员应对生产过程进行巡回抽查,抽查时应填写“巡检记录表”。应观察车间的员工是否按规定的作业方法操作,使用的生产物料是否正确,设备、工装、量具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随时对有疑点的工位进行抽检,发现的问题应通知生产领班或技术员,必要及时报告质保部经理。

4.8.3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能力,制造部负责生产计划完成率的统计分析、产品废品率由制造部统计

质保部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4.8.4 对过程监视和测量中发生重大异常质量问题,质保部应及时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表”,

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处理。 5

相关文件

◆ 《生产计划控制程序》 ◆ 《设施、设备管理程序》 ◆ 《工艺装备管理程序》 ◆ 《监视与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XJ QP - 23 B/0 第 5 页 共 5 页 2009-01-20 质量程序文件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版本/修订 页 码 发布日期 ◆ ◆ ◆ 6 记录 (1) (2) (3)

产品工序流转卡 XJ QP-23-01-A/0 工序流转状态卡 XJ QP-23-02-A/0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