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4 垣 荭 生 箜 鲞箜 塑 0.5%新沽尔灭浸泡,每H更换。 uJT1aI,Sep 2008,Vol 30,No.9 超过5 s,较长时间的负压吸引,可引起缺氧,呼吸困难。吸引 负压以6.7 kPa(50 mtn Hg)为宜。 5.6关心体贴患者,给予精神安慰套管拔出,必要时可设法固定双手。 患者经气管切开后不能 5.4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患者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 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患者因急躁而自己将 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1)问 歇湿化,生理盐水500 ml加庆大霉素12万U,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 同时注意以下几点可减少紧急气管插管患者出现并发症 的风险。(1)平时要加强对气管插管用物的检查,使之处于备 气管2~5 ml,每日总量约:2130 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 器做湿化;(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 滴人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 ml,湿 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人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5.5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 用状态,一旦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要及时查找原因,当血 氧饱和度低于90%时,做好插管用物及药品的准备,尽量缩短 插管时间,从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2)护士要熟悉气管插管 的工作流程,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要点,对医师在插管时碰到的 问题及时给予协助处理。(3)做好插管时的病情观察并做好记 录,尤其要注意观察心电及脉氧的变化,发现心跳骤停要迅速 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 (收稿日期:2008—0l~05) 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 毒。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消洁干燥,每H更换。经常检查创 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 绕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即可使用。蛇形管用 ・护理园地・ 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发肺部感染的调查与护理 耿连霞王伯丽 控制满意,成功撤机。死亡或家属主动放弃治疗自动出院3o例。 2护理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原因造成呼吸功能不全的积极有效 的措施,为患者进一步救治赢得了时机,但长期应用机械通气 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接受呼吸 机治疗比较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为和病死率均较 2.1基础护理翻身、叩背每2小时翻身1次,危重患者可以 从仰卧一左侧位45。一仰卧一右侧位45。交替翻身。在翻身的 同时用手掌卷曲成杯状叩拍患者的背部,重点叩拍需要引流的 高。我科自2003年5月至2O07年5月共有144例患者并发肺 部感染,通过对呼吸道的管理、加强营养和加强基础护理,减少 部位,最好沿着支气管的大致走向由下往上叩拍,自边缘到中 央顺序进行,翻身、叩背后吸痰。 2.2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期间积极、适当补充营养,能改善呼 吸肌功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的概率 ]。营养的补充,采用消 化道和静脉相结合的途径,因单纯的肠外营养可导致肠道细菌 肺部感染导致的死亡,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4年共收治318例需机械通气抢救的患 者,并发肺部感染144例,占45.3%。年龄2l~86岁,平均年龄 58.7岁。其中外科大手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者l0例,创伤 或内毒素移位,从而加重感染,肠内营养主要给予鼻饲安素、能 全素等,肠外营养时注意静脉输人氨基酸应和葡萄糖、脂肪乳 同时输入,以足够的热量保证氨基酸充分发挥合成蛋白质作 性休克9例,COPD、哮喘、ARDS共98例,重度颅脑损伤7例,感 染性休克8例,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一巴利综合征)3例,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2例,急性肉毒素中毒2例,重症肌无 力5例。 用。本组每日供应热量达188 KJ/k~230 KJ/kg,蛋白质 1.5~2.5 g/kg。 1.2 p诊断标准 机械通气镐h以上,具备以下2项以上 2.3口腔护理溶液选择:3%双氧水、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 时,要将气管套囊封闭,以防口咽的分泌物及清洁液进入气管 3次/d一4次,d,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口腔霉菌感染、黏膜溃疡等。 表现,即诊断YAP。发热,T≥38 qC或较基础体温升高t℃;外周 血WBC>10.0×l0P,L或<4.0×l /L;脓性呼吸道分泌物,涂片 见WBC>5个/SIP,磷状上皮细胞<10个/LP,培养出潜在的呼 吸道病原菌;胸片示肺部出现新的或进展性浸润病灶。 1.3呼吸机选择及工作方式本组144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 2.4病室要求病室要空气清新,经常通风,避免对流风,室 温保持在18 ̄(2—22 ̄C,湿度在50%一70%为宜。病床、床头柜、 地板每H以“84”消毒液擦拭,病室每H紫外线照射2次,30~ 6o rnjn,次。 切开接呼吸机。根据患者自主呼吸情况给CMV、SIMV、ARDS者 加PEEP应用,机械通气时间2 21 d,平均9.5 d。 1.4结果本组144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原发病1 14例肺部感染 2.5 吸痰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坠积而发生 肺不张、肺炎,痰液处理至关重要,吸痰管的选择,其外径不超 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若吸痰管过粗,产生的吸引负压过大, 造成肺不张、低氧血症,也增加创伤危险。若过细,吸痰不畅。 作者单位:050OO0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 吸痰管应比气管导管长2—3 cm,保证能吸出气管、支气管中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河北医药2008年9 箜 鲞筮 丛 :墨 : :9 1435 分泌物。吸痰管硬度要适中,过硬容易损伤气管黏膜,过软易 被吸扁而影响吸引。吸痰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每个患者准备 一套吸痰盘,准备多根无菌吸痰管,吸痰用的无菌贮水瓶也要 准备2个,分别供吸气管和口鼻部使用,吸痰前应纯氧吸入1 min~2 min,吸引负压以≤一50 lnln Hg(一6.7 kPa)为宜 。将 吸痰管伸入气管导管,边旋转边吸引,直至气管、支气管内,动 作一定要轻柔,每次吸痰≤15 s,切忌长时间吸引,以免发生缺 氧。吸痰后再用纯氧吸入1 min一2 min后再把吸入氧浓度调到 吸痰前水平,在吸痰时要先吸口腔鼻腔分泌物。再吸气管。 2.6气管导管的护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固定要牢 靠,避免导管上、下滑动,损伤气管黏膜。导管套囊适当充气, 压力不要过高,压力过高可影响气管黏膜的血液供应。气管切 开口周围纱布更换2次,d,如有污染随时更换,保持清洁干燥, 经常检查创口及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湿疹,使用金属导管者每4 小时清洁内套管一次,煮沸消毒。 2.7气道的湿化、雾化、冲洗正常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 温加湿作用,呼吸机治疗建立人工气道后,气流绕过大部分上 呼吸道,直接进入气管。加之机械通气往往增加通气量,必然 造成下呼吸道失水,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排痰不畅,发生气 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感染。因此,对气道进行有效的湿化、雾 化、冲洗非常重要。气道干燥,痰液过稠不易吸出时,可先向气 管内注入3 ml~5 ml湿化液,再行吸痰,可间断反复多次冲洗, 但一次冲洗时间不要过长。调节加温湿化器的温度,使吸入气 体的温度维持在32℃~35℃,不宜≥40℃ J。雾化吸入雾化液 可根据医嘱选祛痰剂、支气管舒张剂等,可使痰液变稀、气道松 弛而利于吸出。雾化吸入时间:15 rIliIl/次~20 rniIl/次,2~ 4次,d,雾粒大小决定它在呼吸道中沉降的深度,能起到湿化作 用的雾粒直径为3~6/xrnb]。雾化吸入,使局部药液浓度增加, 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避免形成痰栓,可预防和减少肺部继 发感染。 2.8呼吸机的消毒凡与患者接触的物品均应消毒,呼吸机 也应定期消毒。呼吸机主机外部可用湿纱布轻轻擦拭,放入室 内用紫外线照射,呼吸机管路最好采用一次性呼吸回路,湿化 器清洁晾干后熏箱消毒。2次 周清洗空气过滤网,每日更换湿 化水并随时添加,保持积水器处于较低水平及时倾倒,以免影 响潮气量及积水倒流而致肺内感染。 2.9心理护理一般来说,患者的心理状态随着身体状况的 好转而趋于稳定,对于身体曾陷于极限状态的患者来说。心理 方面的安定要较身体方面的恢复晚些,即在身体的循环、呼吸 状态趋于平稳时,却会出现谵妄、抑郁、兴奋、不安、拒绝治疗等 异常心理、行为反应,从而影响治疗处置,甚至引起病情恶化。 对接受呼吸机辅助治疗等不能进行语言交流的患者,护理人员 应经常主动到患者床边与其沟通,可能通过患者的表情、手势、 口形来判断患者所要表达式的意图,以及在纸或手上写简单的 文字进行交流,向患者解释一些现阶段发生的问题及疾病的发 展方向,减轻患者的恐惧和孤独感,以增强对治疗的自信心。 3讨论 应用呼吸机治疗期间,常出现许多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 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感染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支气管 平滑肌痉挛,增加气道阻力和呼吸功能的消耗,加重缺氧和二 氧化碳潴留。通过对144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我 们认为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呼吸道的管理是决定机械通 气是否有效及顺利撤机的关键,通过加强对人工气道的湿化、 雾化、冲洗,促进气管及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防止气道阻塞及 肺不张;通过加强基础护理,给患者翻身、叩背到位,促使痰液 排出,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的概率,因此值得护理人员重视。 3.1 VAP的易感因素 气管内插管及机械通气时气道开放, 呼吸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防御机能受损,自身免疫力下降,细 菌易进入呼吸道,同时清除细菌的能力降低。气管插管及气囊 对呼吸道黏膜压迫,使其完整性被破坏,屏障作用下降。口咽 部、胃肠寄殖菌通过移位繁殖,造成VAP的发生。气管切开4 d 以上54%的患者发生继发性肺炎。患者住在重症监护病房,因 隔离措施有限,因此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另外患者需要多种仪 器和管道的连接监护及吸痰等操作,病原体容易通过管道、医 护人员的操作等媒介得以传播,下呼吸道感染率随之上升。机 械通气时间越长,VAP发生的危险性越高 ]。 3.2脱机时机选择患者一般情况好转,神志清楚,感染控 制,循环平稳,营养状态和肌力良好。呼吸功能明显改善,咳嗽 有力,能自主排痰。降低机械通气量,患者能自主代偿。呼吸 参数:肺活量>10~15 I【g体重,自主潮气量>5 I【g体重, n02<0.40时,Pa02≥60 lnln Hg,PaC02<50 ITIB HgL1 脱机后监 测动脉血气分析,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收缩压升高 或降低20ITIB Hg以上,或舒张压升高或下降10ITIB№以上;脉 搏>I10次/min,自主呼吸频率>30次/min,Pa0,<60 nnnHg, PaC02>55 ITIB Hg,应立即恢复机械通气。 3.3对气道湿化、雾化的注意事项 为维持正常的呼吸道黏 膜的功能,湿化液宜用生理盐水。呼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 水为前提,如果机体液体入量不足,即使呼吸道进行湿化,呼吸 道的水分会进入到失水的组织中,呼吸道仍处于失水状态碍] 所以,必须补充足够的液体入量,痰液粘稠度和吸引是否通畅 是衡量湿化的可靠指标,如果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引管, 没有结痂或黏液块吸出,说明湿化满意;如果痰液过分稀薄,且 咳嗽频繁,吸诊肺部和气管内痰鸣音多,需经常吸痰。这提示湿 化过度,应适当减少湿化量。给患者雾化时,要注意有的呼吸 机的雾化气流来源于所调潮气量以外的部分,在雾化时实际供 给患者的潮气量大于所调的潮气量,长时间应用可造成过度通 气,因此在应用雾化吸入时要适当减少预调的潮气量。另外, 一般呼吸机的雾化装置均采用随着患者的吸气而喷雾,使用时 可适当增加吸气时间,使雾化效果更满意,雾化器需定期消毒 更换,以减少感染。 参考文献 I蔡少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诊断研究进展.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12:566-567. 2吴晓冰,潘瑶,伍慧仪.BiPAP在撤机困难患者脱机中的应用和护理. 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 3孟宝珍.气管内吸引的负作用及预防.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 16:13. 4宁志芳主编.现代呼吸机治疗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436 1999、239、 j 医药 生 筮 鲞筮 塑 J。urnal,Sep 2008,Vol 30,No.9 7王保国主编.实用呼吸机治疗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43. . 5王保国主编.实用呼吸机治疗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75、 6吴乃君,常娅洁,高岗,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的临床探讨 护理学杂志,2000,15:643. 8俞森洋主编、现代机械通气的监护和I晦床应用、第1版、北京:中国 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88. (收稿日期:2008—02—03) ・护理园地・ 精确调节器精密输液器的应用效果观察 康书平王秀霞 我院自2007年1—12月对148例296人次,对需要严格控 制药物在单位时间内给药的患者,分别使用精确调节器精密输 液器和电脑输液泵,进行控制输液,比较观察,使用精确调节器 精密输液器输液控制流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48例296人次,其中男63例,126人次;女85 例,170人次;年龄19 87岁,平均年龄50岁。均为需要药物严 格控制剂量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精确调节器精密输液器组(试 验组)和电脑输液泵组(对照组)各148人次,2组输入的药物浓 度、血管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采用每例患者单日使用精确调节器精密输液器控 制流速(tL京伏尔特生产的硅胶管输液器),双日使用电脑输液 泵,采用专用输液器放入输液泵内,控制流速(Bcc北京百世贸 易公司生产p-600输液泵),根据医嘱给药剂量为120 ml/d,流 速5 ml/h,2组都采用7号针头的输液器,操作人员由经过培训 3年以上工龄的护士进行操作,穿刺部位均在患者两只手背静 脉网向心穿刺。使用两种操作方法每操作1人次,自控制好流 速后即刻记录起始时间,输入完毕即刻记录终止时间,观察是 否在医嘱要求的时间内输入完毕,(24.0±0.1)h为符合要求。 1.3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 CHITESr函数进行 检验,P< 0.50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输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见表1。 表1 2组输注时间比较 n:148 3注意事项 3.1向患者解释应用精确调节器精密输液器的有关知识及目 的,说明其优点、科学性,避免患者因对精确调节器精密输液器 缺乏了解而产生恐惧、疑虑、不安全感,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使 其主动配合。 3.2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医嘱,确保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所需 药物输入完毕,及时巡视病房,观察输入情况,及时发现输液过 作者单位:054800河北省清河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及时排除,使输液过程自始至终顺利进 行。应用精确调节器精密输液器时,要告知患者或家属不要随 意拨动精确调节器装置,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4讨论 4.1精确调节器输液器利用旋转精确调节器装置进行输入速 度控制,均匀足量的持续流出药液,经184人次的临床应用,尚 未发现输注失控现象。 4.2对于需要输注在单位时间内应用特殊药物的患者来说, 使用精确调节器精密输液器避免了基层医院有时断电,无法使 用电脑输液泵的尴尬,精确调节器精密输液器只是在输液器上 多了一个小的精确调节器装置,患者易于接受,也减少了患者 对使用输液泵的恐惧心理,使治疗顺利进行。 4.3精确调节器输液器是一种精确控制输液速度的先进护理 用具,应用其控制所用药物的流速能避免患者随意调节滴速的 情况发生,而且不受患者的体位影响,中途不需再次调节速度, 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内科老年患者居多,患病时间长,疾 病种类多,易反复发作,尤其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心律失常、心肌 梗死、发病突然、胸痛、胸闷严重,常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扩 血管药、溶栓药、升压等药物,使用电脑输液泵从物品准备至调 节好输注速度需要时间4 rTlil1/人次,而使用精确调节器精密输 液器只需时间2 mit1/人次。由于缩短了操作时数,使护士有充 分的时间深入病房,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 j,建立了良好的护 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使用精确调节器精密输液器,比使用电脑输液泵相对来说 费用较底,应用方便,无报警系统,不影响患者休息,更能减少 因电脑输液泵报警系统呜叫所产生的恐惧心理,患者易于接 受,有利于疾病康复。 总之使用精确调节器精密输液器,操作简单、省时、无需电 源,控制流速准确,使用方便,适用于基层医院,社区服务及院 前院内急救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白继荣主编.护理学基础.第1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269. 2李修英,张会芹,胡书晶.输液泵在老年患者输液中的应用.吉林医 学,2006,27:693. (收稿日期:2008—01一l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