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建设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l7卷 第l期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3月 V0J.17 No.1 Joumal of Chongqing Poly ̄lmic College Mar.2(x】2 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建设 龚 鉴 瑛 (西南政法大学,重废400031) 摘要:针对由市场经济导致的“道德失范”、“道德导向疑问”、“人格形象多重性”厦“人际关系” 冲突的现象,提出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的重塑. 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建设;道德规范;道德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D 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494f2002)01—0058—04 我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经进行了多 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许多人也在 第一,由市场经济而导致的“道德失范”.转轨时 忧虑,日益滑坡的道德水准,正在削弱经济发展带来 期市场经济的无序性,导致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 的社会进步.尤为严重的是,为数不少的大学生也出 性,传统道德的约束力受到新经济体制的冲击,其功 现了某种程度上的道德“滑坡”现象.那么,我们应该 能逐渐削弱,而此时道德规范体系还难以成为具有 如何处理好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关系,使得发展 较强制约力的道德力量,并被社会普遍认可与接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又能够促进道德进步呢? 因而,此时在社会道德领域就容易出现“道德失范” 我们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 情况.这种“失范”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当今社 育,使得这个人才群体能够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 会正在对传统道德进行改造,希望能够逐步建构起 本文作者拟对此间题作一些探讨希望能够对新时期 适应新经济体制并服务于这一新体制环境的新道德 的道德建设有所作用. 规范,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失范”现象;二是在原道 I辩证分析当前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德受到冲击的背景下,那些道德和非道德的意识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竞争的、 规范混杂在一起,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而使社 开放的和法制的经济.它不仅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 会应有的居于主导地位的道德“失范”.在这种的情 力,而且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它不仅改 况下,如果我们对道德建设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 变着原有的经济基础,而且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 极引导,就难免会影响到道德转换中的走向的正确 向上的、更高级的道德观念体系. 性,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有所下降 有市场经济就必然有竞争,而竞争机制就会使 第二,由市场经济导致的转轨期的道德导向疑 得每个人都必须关注自身利益和自身发展,这就会 问.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建立不久,在许多方 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主体意识和进取意识.同时, 面还不成熟.尤其在分配领域,合理格局尚未完全形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要求人 成,平均主义尚未完全打破,又造成了新的社会财富 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必须要 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等不公平现象.这种状况, 通过相互协作才可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这就有利于 既与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格格不入,也与社 形成一种相互关 t2,和相互支持的协作精神.在市场 会主义所实行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背道而驰. 大潮的磨练中,利益、时间、效率、平等等观念也逐渐 而且,市场经济本身在利益分配上就具有利己性和 树立了起来. 独立性,所以即使在度过转轨期后也很容易产生分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两面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配不公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的思想中产生 在为人们打破旧道德的束缚,带来新的道德观念的 了混乱,对道德的社会导向产生了怀疑,进而影响到 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带来了负面效应.主 人们对许多现实问题的思考和道德价值的取向,从而 收稿刚胡:21201—05一】5 作者简介:羹鉴璜(1970一).女,重庆^.西南政法大学讲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l7卷 导致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并对社会主义法制 道德的萌芽,使人们正处于道德价值体系的真空之 建设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影响. 中,无所适从,从而变得什么都可以适从,看似人性 第三,由市场经济导致的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形 的充分自由,实则是盲目的乱撞.只有建构起为多数 成了人格形象多重性.道德的转换与社会利益有着 人认同的代表社会进步的道德价值体系,才能解除 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使原有的单一的社会利益格 人们道德行为选择的迷惘. 局逐渐转变为多元化的利益格局,随着多元化利益 中国传统的道德,实际上是一种泛道德,它主张 格局的形成,人格形象也出现了多重性.原来单一的 “人人皆可为尧舜”,然而事实上大量的凡夫俗子叉 社会思想人格形象塑造与倡导显示出其局限性,其 不可能达到这一至高的道德标准,但又无力加以拒 示范效应也相应显得单调乏力,如雷锋、焦裕禄等形 绝,使只能表面上接受而在暗地里越轨,虚化道德伪 象在社会中的吸引力就已经逐渐下降.因此,市场经 善自己.更为重要的是,不仅至高的道德标准成了空 济的新环境呼唤着一种新的思想人格形象,以此引导 设,而且至低的道德标准也无从确立,凡人基本的生 人们,构建起适应新形象的道德规范体系,使社会的 存权利,正当的利欲追求也得不到保证,人们找不到 道德水准与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保持协调一致. 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的存在位置和行为标准,一旦 第四,由市场经济导致的人际关系的复杂也为 传统被动摇,人们潜藏的欲望追求便会爆发,难免会 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课题.与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 导致不顾一切的奔向物质利欲的现状,此乃物极必 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中国发展史上迄今为 反也.现代的新型的道德价值体系应吸取教训,处理 止最具活力也是最踊跃、最先进的一种经济发展模 好个体与群体、社会、他人的关系,正确对待功利与 式.它的发展特性要求人们必须深入市场,运用自身 道义,以及道德价值取向上的一元与多元的关系,使 的能力和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求生存,求发 人们成为道德领域中的活生生的人 同时,还要重视 展.但是,这种竞争经济既能增强竞争意识,也容易 道德价值体系内部的层次性,处理好理想性与现实 出现尔虞我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现象.因此,在 性的关系,只有立足现实才能建构起符合时代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同时 的新型的道德价值体系. 人与人的磨擦也越来越多,个人之阐的利益关系更 其次,应通过职业道德建设推动市场经济的发 加密切地互相依赖,而且也更经常地发生冲突.这种 展.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出于正确的劳动态度和 利益关系的交错纠缠,恐怕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 敬业精神,在本职工作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它是 从未出现过的现象,而且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以 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状况还将变得更加普遍 呼唤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需要良好的 和深入.人们普遍感到,过去的许多传统道德,在这 职业道德的支持和保证.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以权谋 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和经济关系中,已经越来越难以 私、以业谋利、弄虚作假、不守信用、不讲信誉、衙门 应对自如,甚至于已经出现了和现实格格不入的现 作风、产品假冒等问题,正是缺乏职业道德的充分反 象、 映.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养成创业、敬业精神,社 2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 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健康发展.职业道德的加强 应该说,任何一个社会,在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 和改善,将会对改进整个社会道德、特别是社会公德 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种程度的道德失范现象. 面貌,起到关键性的带动作用、 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会有一套新的道德 第三,要健全道德的监督机制.道德对人是一种 观念会发展起来.如果这种新的道德观的建立不能 “软 的约束,道德规范的实质,离不开外在道德监 由我们自主地、能动地推进,那么,它就会阻碍社会 督.道德监督主要是通过道德评价对人的行为善恶 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努力,通 价值判断,并把这个判断反馈行为者,借助社会舆论 过有意识有组织的工作,使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道 的赞许或谴责,调动人的荣辱感和道德良心,使人为 德规范和道德观念在社会上确立起来、 自己符合道德的行为而自豪,并发扬光大这种行为; 首先,应该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价值体系. 对自己不道德的行为知耻、愧疚,并及时改正、从而 当前之所以人们存在着道德取向上的困惑和迷惘, 培养人们知善知恶的能力和从善去恶的态度.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道 第四,要大力开展道德教育、如果说道德监督是 德价值体系作为行动的标准,旧道德体系的破除,新 一种外在的道德约束的话。道德教育就是培养人的 ・5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龚鉴瑛: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建设 良知、信念,使道德规范成为内在约束力和推动力的 重要途径.我们应当开展广泛的、形式多样的道德教 育,把道德要求、道德规范灌输到人们的意识中,引 导人们既能实行自我监督、调整自己的行为,又能参 与社会行为的调整过程,对他人提出道德要求和道 德评价,使道德在社会中真正发挥作用.目前道德教 育中应该注意把道德教育同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的 手段结合起来.道德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社会工程,仅 靠道德的劝导、说服、教育,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目 的.这就需要同时运用行政赏罚、经济奖惩、法制制 裁等方式促使人们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 来,使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得损害集体利 益,否则,不仅要受到行政、经济的处罚,也必将受到 法律的制裁. 最后.还要注意树立道德榜样.道德榜样是一定 社会道德实践中涌现出来的,符合特定道德标准的 典型人物、典型集体或典型事件.作为社会管理者对 社会成员进行道德价值引导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手 段,道德榜样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巩固,对社会道德发 展和人们道德觉悟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今天的道德榜样既要有高远的思想,同时又要贴近 普通民众生活,有自己的个性.这正是市场经济体制 下对社会道德榜样的要求.社会的管理者必须根据 这一要求科学地选拔和评价现实的道德榜样,以保 证道德榜样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对社会的稳定 和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3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与教育措施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是未来的栋梁之材,其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 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和命运.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的变化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 的心理特征,以及他们所具有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 等状况,决定了他们思想认识上必然产生独立性与 依赖性、敏锐性与偏激性、广泛性与不稳定性的矛 盾,对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表现出不成熟, 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大 学生的这些特有的矛盾心理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其 道德观上. 主张义利统一,冲击了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义利 观.他们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义与利的统一,在实践 中既讲效益,又不唯利是图,既为国家、社会努力贡 献,同时又为自己不断创造.这种贡献与获取并重的 心理,与当前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并存的 ・60・ 经济格局相一致.这种价值观是一种反映人们正当 合法利益的中间状态的道德价值观.但大学生自身 多重性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时而轻视个人主体而重视 社会主体,时而又轻视社会主体而重视个体,甚至出 现为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择手段,见利忘义、损人利 己、不关心社会发展,不关心集体事业的倾向.部分 学生政治观念淡漠,脱离集体,孤芳自赏,违反校规 校纪.道德失范,基础文明素质差. 在道德价值目标取向上表现出多元化的矛盾. 价值目标是人生奋斗的方向,明确了价值目标可以 产生不尽的动力.虽然在校大学生都渴望在大学教 育中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但当面对外面复杂 的世界时,他们困惑了,产生了对人生价值的疑虑. 他们时而务实,时而浪漫;时而心比天高,时而灰心 丧气,时而渴望学有所成,时而追求个人享受.价值 目标的多元化使其在向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很难具有 贯彻始终的精神,往往是摇摆徘徊,或急功近利,或 半途而废,产生短期行为、部分大学生学习上的“冷 热病”,政治上的“无所谓”,以及生活上不思自立,个 人表现时好时坏等都是例证. 在道德价值的实现途径上呈现多样化.由于不 确定的道德价值目标导致了实现价值途径的多样 化.一些青年学生并没把学习专业知识,参加第二课 堂活动作为实现价值目标的唯一途径,而是通过家 教、打工、社交、做生意等各种途径来寻找校园以外 的价值目标,一旦发现较适合自己干的事时,就会豪 不犹豫地投入实践.所以高校里出现了推销员,课堂 上会响起BP机呼声,缺课严重,中途自动退学,众 多大学生毕业后改行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面临 人生重大抉择时,徘徊、矛盾,自然成为大学生价值 现状的又一表现. 在道德价值尺度上的多重化.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构建中,大学生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中困惑地审 视着.艰难地选择着,产生了运用价值尺度“知行不 一”的矛盾心理.观念上认同集体主义,在行动上却 是个人主义;表面上承认“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应放 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首位,而在行动中又以“实现自 我”为核心,“自我价值”地位突出.在高校高年级学 生毕业选择工作时,把经济收入放在第一位的同学 大有人在,重点考虑的工作去处首先是沿海经济发 达地区,然后才是三资企业和各大中城市.这种不良 的择业倾向,给大学生健康成长、长远发展带来影 响,也给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利.“主观为自己,客 观为他人”的合理利己但不损人.在低年级中,有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7卷 学把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努力承担社会工作,当成挣 素质比较高,因而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当代 表现和捞取资本的手段.在高年级中表现出对集体 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完善的理想道德和理想人格上. 活动不热情,自由散漫,纪律涣散,当个人利益同他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提高一个层次,在社会主义普遍 人、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则明显地表现出“利己倾 的现实道德的基础上,将大学生逐步引向理想道德 向”. 的高度. 其次,优化道德环境,克服负在效应.许多大学 生在道德认识上境界较高,而行动时却表现出跟潮 从总体上看,整个大学生群体的道德价值观是 健康的、积极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也与我国实 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在处理个人与他人、 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时,他们求兼顾,但其重于本位的 趋势较为明显.面对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他们勇于搏 击,但竞争心态不健全,自我平衡机制尚未建立.对 待传统,他们能主动抛弃,有破有立,但 立”中尚缺 乏起支撑作用的、系统的道德观念,同时忽略了某些 流、随大流的现象,明显的显示出个体屈从于环境, 环境同化了个体.长此以往,将使大学生对社会现实 的认同度和容忍度越来越高,甚至失去知觉而随声 附和.一般情况下,个体的道德价值取向受社会整体 价值取向的影响较大 因此,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 道德价值取向环境,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国家应该采 现代化社会中有积极意义的新型的道德观念的树 立.同社会转型时期一样。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也正 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如何解除大学生的 道德困惑,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我们 是社会主义国家,在道德观上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 取得力措施,加大对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和 打击,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正气、正义,旗帜鲜明地、 理直气壮地惩恶扬善,以克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不完善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第三,培养执着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是道 德教育的切人点和落脚点.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和 社会责任感体现了现实道德与理想道德的有机统 一的道德价值取向.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所以,应该从思想上分清,哪些必须遵循市场 .提供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是大学生的人生追 经济价值,哪些应当超越市场经济价值.比如,市场 经济奉行的是优胜劣汰的原则,在商品竞争中,胜者 为优,败者为劣;但我们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商 求,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我们 要从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 道路等不同层面,教育学生勤奋踏实,学会合作,学 会共处,善于辩别是非,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特 别是要注意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贪欲性,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针对大学生双重 品竞争中的优者在道德上也是高尚的,而被淘汰被 击败者其道德水平就低.这显然是不恰当的.还有, 商业道德讲“顾客就是上帝”,但它和我们讲的“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以赚钱为目 的,而后者是以为人民服务为目的的.因此,我们必 须要注意区分清楚现实道德和理想道德的区别,并 在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取 向.而且,由于大学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思想文化 心态的实际,仅靠理论的威力是不够的.培养大学生 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不能忽视情感渗透.要联系 他们的实际,用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道德的力 量、情感的力量征服人心,通过激发情感,理性思考, 将外在规范和要求,逐步内化为理想信念. Moral Construction In Market Economy Gongj 一 ng (Southwest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1)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henolnenon of Moral Deviation,Moral Guidance Problem,Multlcharacter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 Conflict due to market ̄)eonomy,it shows that code of ethiCS and rroral concepts should be rebuilded. Key Words:market economy;moral construction;code of ethics;moral value system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