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活动 大树迷宫谢心怡老师
大班主题活动:大树迷宫
大班主题活动:大树迷宫 设计意图: 我们班在开展“树”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了许多教师预设内容以外知识点的兴趣,在涉及到“树在生长中可能遇到的帮助与危害”这一内容上,我发现幼儿间的争议很大。从幼儿争议的内容来看,幼儿关于“树” 的知识面大小和经验积累程度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孩子们相互争论的背后其实显现了幼儿求知探索的动力,他们表现出的那种零星、松散的经验,非常需要教师以一种较为严谨但又不失童趣的态度去帮助幼儿梳理与补充。我以大班孩子喜闻乐见的迷宫游戏为主线,设计了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分组讨论的形式了解自然界中对树的生长起益害作用的常见事物、知道保护树木的基本常识、培养环保意识的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对树的生长起益害作用的常见事物。 2.能结合已有经验积极【大班安全教案 /daban/anquan/】参与交流,体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活动的乐趣。 3.知道保护树木的基本常识,培养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大树迷宫教具图一幅,小迷宫5幅,记录表5份,笔5支,苹果插卡5张,录音磁带《大树妈妈的话》等 记录表: 迷宫图: 活动过程: 一、简单复习树与人类的关系,引出课题 1.你喜欢树吗?为什么? 2.小结树给我们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 二、认识“大树迷宫” 1.迷宫上有谁?教师重点补充介绍(酸雨、蘑菇、树藤、污水等)。 2.交代规则:碰到树喜欢的东西可以前进,碰到树不喜欢的东西不可以前进。 3.请一位幼儿上来试走迷宫, (说明:本环节的指导重点是引导幼儿对迷宫中设置的障碍内容及行走规则作一了解,并且引起猜测和悬念。) 三、幼儿分组走迷宫,组内交流与讨论 1.交代要求:四人一组,边玩边讨论:说说哪些是树喜欢的,哪些是树不喜欢的,为什么?(选出小组长记录讨论结果) 2.幼儿分组玩小迷宫,交流讨论。 (说明:这是整个活动的重点环节之一,重点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探索,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以语言、记录表等形式来表现、交流、分享讨论的结果,引起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更好地让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 四、集中交流并引导幼儿梳理相关经验 1. 展示5组的记录表,引导发现不一致。请各小组代表发表意见,引导其他组注意倾听 (说明:这一环节很长,教师要注意把握主次,重点梳理起争议的、认识上有共性错误的东西,如“长颈鹿”、“树藤”等,而对“太阳”、“雨水”等显而易见的事物尽可以一笔带过。) 2.小结:“……等能帮助树更好的生长,所以大树喜欢它;……等给树的生长带来危害,所以大树不喜欢它。” 3.大家一起检验刚才某某小朋友走的迷宫路线对不对。 4.幼儿分组检验刚才走的迷宫路线,给正确的小组插上表示奖励的“红苹果”卡。 (说明:在集中后再让幼儿去自行调整,有利于幼儿对以往经验和新获得经验之
间进行调整和内化,这比教师简单的给出“某某小组对了、某某小组错了”这样的评价来的更有价值。) 5.还有哪些东西能帮助树更好地生长?还有哪些东西会给树的生长带来危害? (说明:设计这样的提问有利于扩展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对新获得经验的顺利迁移。) 总之在这一大环节中,老师的作用定位于鼓励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让别人理解,引导幼儿关注到一致与不一致的观点,以引起幼儿的争议与深入思考,协助幼儿概括得出幼儿知识水平可以理解的结论。) 五、谈话:我要做大树的朋友 1.你想帮助大树更好的生长吗?怎样帮?以前哪些习惯要改掉?(贴上小孩卡) (说明:新《纲要》的科学领域目标中显著的一条是强调了环保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的孩子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都会不同程度的感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环境问题,但对于他们的引导,更有价值的是引导他们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幼儿日常行为表现中去截取契机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引导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环保活动。) 2.听听大树妈妈的话。 “大四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大树妈妈。听了你们刚才的话,我的心里真是太高兴了!如果您想做我真正的朋友,请你记住我说的话:不要摘树叶玩,要知道树叶是我们的头发呀,我可我不想变成光秃秃的样子;别割破我的树皮,要不然细菌进去了我也会发炎生病的;不要把重东西挂在我身上,腰酸背痛的感觉我可不想再有了;要是有空给我喝点水我就更开心了。小朋友,记住我说的话了吗?请你把这些话说给你的家里人听,也请他们来做我的朋友吧!再见!” (说明: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引用 “大树妈妈”角色的用意是——以播放配乐录音《大树妈妈的话》来生动地引导幼儿爱护树、保护树,进一步激发幼儿珍惜自然和初步的环保意识。这一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了一些教师讲知识、说道理的痕迹,有利于活动轻松氛围的延续。) 六、结束与延伸 1.激发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制作迷宫图的兴趣。 2.活动之余再回去找找有关树的知识。 (说明:鼓励幼儿回去通过其他途径去了解与“树”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让那些对本活动具有浓厚兴趣的幼儿可以有一个继续关注的动力与需要,这也体现了教师引导不同兴趣程度的幼儿自主参与的意识。同时建议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尝试制作迷宫图,为鼓励幼儿参与下一个活动激发兴趣。)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