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检测仪显示的密码与血糖试条包装上所印的密码不相符
影响指尖血糖监测的因素分析
AnalysisonFactorsInfluencedFinger
BloodSugarMonitoring
陆丽萍
LuLiping(Worker’sGeneralHospitalofShanxiCok2ingCoalGroupCompany,Shanxi030053China)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6493(2002)05-0292-01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病人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1]。使用血糖检测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值,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因素可影响血糖检测值的准确性。因而,只有明确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确保检测的准确性。1 与采血相关的因素1.1 采血量不足或过多 临床采血时由于挤血量不足,测试吸垫未被血完全覆盖,使测得值偏低;如果挤血量过多,污染测试吸垫周围则测不到血糖值;有时一滴血不足,操作者增挤第二滴血,这时测得值有偏差。因此,操作者必须掌握正确的采血方法。正确的方法是:用肥皂和温水洗手并擦干,待采血点完全干燥,用采血笔刺破指尖,挤压指尖,以得到足够大的血滴(如豆粒大小),完全覆盖测试垫,并使血滴自然滴到黄色测试垫上。注意手指不要接触测试垫,如果一滴血不能完全覆盖测试垫,不要滴第2滴血,必须更换试纸重新测试。1.2 采血部位的选择 一般糖尿病病人的血糖监测是取空腹及三餐后2h的血标本,而对酮症酸中毒及血糖过高的病人宜采用动态观测,即每半小时或1h测1次,而此种病人往往是24h维持静脉输注,此时采血部位的选择可直接影响其血糖检测值,如在输注胰岛素的肢体指端采血则测得值偏低,在输注葡萄糖的肢体指端采血则测得值偏高。因此为输液病人测血糖时,采血部位应选择未输液肢体的指端采血,以确保测得值的准确性。2 与血糖试条相关的因素
操作中由于失误而未核对密码即给病人测试,使测得值偏高。
如给某病人在同一时间同一指端采血,密码相符测得值是7.0mmol/L,密码不相符则测得值是7.4mmol/L,因此操作时,必须认真核对仪器显示的密码与血糖试条包装上所印密码是否相符,确认无误后方可测试,否则可导致错误测试,并可能进一步导致治疗上的失误。2.2 使用前血糖试条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 临床上,有的护士在操作时,为了方便,先将试条取出插入仪器,然后再到病房给病人检测,这样会影响检测值的准确性。正确的操作应该将密封的试条同仪器一同带到病人床旁,做好各项检测前准备工作后,方可开机插入试条,切不可让试条暴露时间过长。3 与温度、湿度相关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血糖仪允许的温度是10℃~40℃,湿度是20%~80%,过高的湿度或太冷、太热均可影响测得值。因此在使用中一定要将血糖仪放置在将进行检测的房间内至少20min,血糖试条不要存放在2℃以下和30℃以上的环境中,也不要在18℃以下或32℃以上测试血糖。如果您在此温度范围外测试,测试结果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只能用作判断血糖趋势,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测试值与真实值的偏差。4 病人自身因素
目前已知的干扰因素有病人胆红素值高于171μmol/L(10mg/dl)、血细胞比容值高于55%、病人正在做透析治疗及显著高脂血症。如病人伴有低血压、休克和外周血管疾病时,由高血糖引起高渗状态所致的严重脱水会导致毛细血管血糖测定值明显低于静脉血糖测定值,因此当病人有上述情况时应观察静脉血糖,以免导致治疗上的失误。 参考文献
[1] 吴雅芳,徐建萍.糖尿病血糖波动病人饮食治疗知识及饮食现状调
查[J].护理研究,2001,15(4):208~209.
),女,甘肃省榆中人,主管护师,大专,从 作者简介:陆丽萍(1963—
事护理研究工作。工作单位:030053,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
(收稿日期:2001
12
24 修回日期:2002
04
10)
(本文编辑李亚琴)
・话 题・
沉重的“话题”
223300 江苏省淮阴卫生学校 贾启艾
此“话题”从表面上看反映了信息化社会,人们如何对待信念认为,这些信息就全部是“已知”的,而且“终结”。殊不知,在
息的问题。其深层次则揭示出:一篇篇论文的“讨论”部分留下了多少“未知”的尾巴。甚至认为
“上了书本、杂志的,就是对的”。难怪护理研究编辑部依照国际1 现行的护理制度已成为制约护理创新的瓶颈,反映了护理管
惯例登载声明“:对因使用本刊资料而引起的任何医疗差错和事理者对于护理制度创新的认识水准
故本刊不承担任何责任”。对此,谁解其中味?!———护理研究 “现任护士长认为不妥”,护士长判断“不妥”的依据,据笔者
猜想:因为“这个护士”的这项护理操作有悖于护士长观念中的编辑部在登载的声明中开宗明义倡导“护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护理常规”。所以,顺着护士长的思维———一项护理操作妥当的科学”,而“这个护士”是这一观念的忠实执行者。与否,重要的是看其是否符合“护理常规”。至于该项护理操作3 官位几品与学问几何的较量所产生的结果“,该科即开始用维生素E外敷至今已有4a,效 如果这个护士被停职检查,那么,只能验证和套用“说你该果良好”以及对护理学的创新,这些全部在护士长的视野之外。停职检查就停职检查”,也必然将具有创新意识的护士们引向歧管理者如果仍然沿用孔夫子时代的那种一元化的观念,去面对途。不过“这个护士”牺牲自己的合法利益,去呼唤:护理管理体多元化的护理学,护理科学的创新就必然被扼杀。制改革,势在必行?!那也就足够了!
(收稿日期:20020219)2 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与墨守成规的僵化观念的激烈冲突
(本文编辑李亚琴) 《护理研究》等刊物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传统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