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

来源:小奈知识网
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

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 1. 编制依据

1.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工程篇。 1.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 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1.4《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1.5《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图》f2601s-t0211

1.6《2#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方案》Ⅲ-td2-jz-1-01-01-07-03 2. 作业范围及工程量

此次施工的作业范围是定电一期2#机汽轮发电机基础-1.5m以上部分的钢筋砼框架结构 (柱、墙、梁、板)。

汽轮发电机基础为钢筋砼框架结构,整个基座平面布置为长方形:长43m,宽13.5m,汽机运转层平台标高为+13.66m,中间运转平台标高为+6.82m,其中最大框架柱断面为3400×2885mm,最大梁断面为6000×2760mm、和2885×3160mm。钢筋用量446t;砼浇注量1920m3

;支模面积3200m2。 3. 施工应具备的条件及工期要求 3.1施工脚手架搭设完毕,并验收合格。 3.2各主要轴线、标高控制点经验收合格。 3.3钢筋垂直运输采用qt200kn.m塔吊一座。

3.4钢筋连接用直螺纹套丝设备、闪光对焊设备满足施工要求。 4. 施工主要机具及材料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切断机 台 1 弯勾机 台 2 调直机 台 1 汽车 东风半挂 台 1

塔式起重机 qt200kn.m 座 1 汽车起重机 25t 台 1 直螺纹套丝机 台 1 直螺纹套筒 φ40 个 2274 φ36 个 800 φ32 个 640 电焊机 台 10 5. 主要施工方法和步骤

5.1针对汽轮发电机基础的结构特点,施工段的划分如下: 第一段:-1.5m~+6.82m梁柱墙板结构 第二段:+6.82m~+10.50 m梁柱墙结构 第三段:+10.5m~+13.66 m梁板结构 5.2钢筋施工流程

每施工段先绑扎柱筋→柱侧埋件→柱模板支设→梁底模铺设→梁底埋件→梁钢筋绑扎→梁侧埋件→板底模板铺设→板底埋件→板钢筋绑扎→梁侧模支设→梁板顶埋件→验收

5.3 主要施工方法

5.3.1首先对钢筋施工图进行会审,待业主、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达成共识后,按施工图纸编制详细的钢筋下料申请单,申请单编号与图纸编号一致,防止绑扎时错用钢筋。钢筋应经复试、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3.2钢筋由加工厂集中下料并挂牌临时存放,运至现场绑扎成型,加工成型的钢筋在加工厂按梁、柱、板分类存放,并挂产品标识牌,注明使用部位,便于跟踪管理。

5.3.3柱主筋及直径大于25mm的梁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其他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的形式。柱筋接头在柱节点1/3范围内;梁筋接头:下层筋接头在梁柱节点处1/3跨度内,上层筋在跨度中。

5.3.4钢筋绑扎时,首先应在楼层上弹出柱轴线,柱边框线,并用粉笔在楼板上画出板及梁钢筋的位置线,最后按画线位置布筋绑扎。

5.3.5水平施工缝处理按设计要求留插筋,插筋位置和数量应准确。

5.3.6 柱主筋套管处、箍筋应进行加大处理。

5.3.7由于箍筋和拉筋弯勾为135°,制作时,一端制成90°,待就位后再调整成135°。

5.3.8由于基础框架大梁内钢筋较多,且分布层次较多,用直径25钢架支撑钢筋,以保证钢筋位置和防止钢筋塌陷,钢筋支撑钢架随梁高变化,钢支撑架加工详图另详。为防止支撑钢筋压坏板面,支撑下垫一100×100×10的钢板,钢板埋设严格按预埋件的标准执行。支撑定位后,钢垫板与支撑点焊牢固。

5.3.9由于框架梁柱截面较大,有些箍筋和拉筋的加工尺寸应现场放样确定。

5.3.10为安装埋件或固定架,有些钢筋必须割断时须得到设计、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严禁任意割筋。

5.3.11 为了保证钢筋保护层,梁板柱钢筋保护层用砼垫块支撑。 5.3.12 框架柱主筋绑扎前,应找正柱位置,并搭设简易脚手架固定和支撑柱主筋,并在根部和顶部绑扎几根箍筋焊接牢固,确定柱主筋位置。

5.3.13钢筋绑扎完成后,必须经过四级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5.3.14 浇灌砼时,钢筋上面应搭设行人马道,严禁直接踏踩钢筋。 5.3.15 砼浇灌前,应清净钢筋表面的油渍、铁锈和漆污,确保砼的握裹力。

5.3.16钢筋施工进行跟踪管理,确保每一个部位的钢筋都有可追溯性。

5.4直螺纹连接操作要求 5.4.1清除钢套筒及钢筋锈污。

5.4.2利用直螺纹套丝机对钢筋进行剥肋滚压螺纹,螺纹部分用塑料保护帽防护。

5.4.3在现场用套筒连接,用专用扳手将套筒与钢筋拧紧,扭矩350n.m。

5.4.4按《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的要求取样试验。 6、施工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

6.1绑扎质量要求

6.1.1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不应集中 6.1.2弯钩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规定

6.1.3箍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弯钩角度135°,弯钩平直长度为10d。

6.1.4偏差要求

骨架的宽度、高度 允许偏差±5mm 骨架的长度 允许偏差±10mm 受力钢筋间距 允许偏差±10mm 箍筋间距 允许偏差±20mm 钢筋弯起点位移 允许偏差±20mm 受力钢筋保护层梁柱 允许偏差±5mm 受力钢筋保护层墙板 允许偏差±3mm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1要认真检查钢套管的质量,材质不符合要求,无出厂质量证明书,以及外观质量不合格的钢套管,不得使用。

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2016-06-01 18:26 | #2楼 一、钢筋加工

钢筋一般在钢筋车间加工,也有在施工现场加工的。钢筋加工应在常温下进行,不允许加热弯曲,也不宜用锤击或在尖角处弯折Ⅱ级和Ⅱ级以上的钢筋弯曲时,应一次弯成,不得回弯。

弯曲钢筋必须平整,成形钢筋应在同一平面内,不得有歪扭现象。 钢筋加工时,应注意砼保护层的最小厚度、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的接头结构和钢筋配料长度。

1、砼保护层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指从钢筋的外边缘算起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类型 砼强度等级

c15 c20 c25 ≥c30 Ⅰ级钢筋 40d 30d 25d 20d 月牙纹 Ⅱ级钢筋 50d 40d 35d 20d Ⅲ级钢筋 - 45d 40d 35d

冷拨低碳钢丝 250

(2)钢筋骨架中的受力光面钢筋,应在钢筋末端做弯钩,在焊接,骨架、焊接网以及轴心受力构件,可不做弯钩;钢筋骨架中的受力变形钢筋,在钢筋的末端均可不做弯钩。

(3)对承受重复荷载的预制构件,应将非预应力受拉钢筋末端焊接在钢板和角钢上,钢板和角钢应可靠的锚固于砼中。钢板或角钢的尺寸应按计算规定,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4)受纵向拉力的钢筋不宜在受拉区截断,如必须截断时(应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延伸的长度不应小

于20d。

(5)纵向受压钢筋的在跨中截断时,必须伸至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延伸的长度不应小于15d;对绑扎骨架中末端无弯钩的光面钢筋不应小于20d。

二.钢筋配料

由砼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并根据图纸中尺寸计算出下料长度。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三、钢筋安装 1、一般规定

(1)钢筋在现场绑扎时,应先决定合理的绑扎顺序,并确定支模和钢筋绑扎的先后顺序,当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研究确定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

(2)钢筋绑扎的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线(铁丝),其中22号铁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mm以下的钢筋。

(3)准备控制砼保护层厚度用的垫块。

为了保证砼保护层的必要厚度,应在钢筋下设置水泥砂浆垫块或砼垫块,也可在钢筋下垫以短钢料作承垫(不得用于不加粉刷的外表面的砼中)。梁等构件,两排钢筋之间可垫以短钢筋或钢板以保持其设计要求的排距,在板内上部钢筋的下面以其墙内双排钢筋之间可安设钢筋弯成的撑脚或砼垫块(其强度与构件同)以保持钢筋位置的正确。

水泥砂浆或砼垫块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的厚度。垫块的平面尺寸,当保护厚度等于或小于20mm时为30mm×30mm,大于20mm时为50mm×50mm。当在垂直方向使用垫块时,应在垫块中埋于20号铁丝。

钢筋撑脚一般每隔1m放置一个,其直径选用:当板厚h≤30cm时为8~10mm,当板厚h=30~50cm时,为12~14mm,当板厚h≥50mm时,为16~18mm。

(4)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2、基础钢筋安装要点

(1)钢筋网绑扎时,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位则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其全部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2)钢筋网绑扎时,各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均应扎牢。

(3)钢筋弯钩应朝上绑扎,只有双层钢筋的上层钢筋弯钩朝下绑扎。 (4)独立主基础为双向弯曲受力,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

(5)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小一个柱筋直径。 3、柱钢筋安装要点

(1)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多边形柱为模板内角的平分,圆形柱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如果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与模板的角度不得小于15°。

(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份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3)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份,宜用工具式柱箍筋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

(4)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 4、墙钢筋安装要点

(1)墙(包括水塔壁、烟囱筒身、池壁等)的垂直钢筋每段不宜超过4m(钢筋直径≤12mm)或6m(直径≤12mm),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

(2)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的弯钩应朝向砼内。

(3)采用双层钢筋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以固定钢筋间距。撑铁可用直径6~10mm的钢筋制成,撑脚每隔1m相互错开排列。

5、梁与板钢筋安装要点

(1)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

≥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梁的箍筋弯钩应放在受压区,其余同柱。

(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钢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4)板、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筋的钢筋在上。

(5)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净距,至少要有30mm,以利灌筑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