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A(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2、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4、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属于( ) A. 不可能性 B. 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6、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 ) 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
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 C.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7、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方式是( ) A.原始社会B.阶级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
8、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 ) A.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实现共产主义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
9、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 ) A.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B.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
10、“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12、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13、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14、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D.殖民地和宗主国 15、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 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二、多项选择题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所蕴涵的深刻哲理是( ) A.“不同”是指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B.“和”是指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 C.“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 D.不同事物可以达到调和
17、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因为( ) A.工资被看做是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一般在提供了劳动之后,资本家才付工资 C.工资依劳动时间长短而不同 D.工资依劳动效率高低而不同
18、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 ) A.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B.二者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形态
C.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就是共产主义实现的证明 D.社会主义社会是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19、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 )
A.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 B.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 C.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 D.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 20、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为什么?( A.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C.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 D.马克思主义是一劳永逸的真理。
三、辨析题
21、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22、资本家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
2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四、简答题
24、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5、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6、简述以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27、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划分依据及其意义。(浙江工商师大
28、地理环境决定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2017年研;四川
29、试析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及其依据。
五、论述题
30、试根据价值规律的作用,分析我国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D 5、B 6、B 7、D 8、C 9、C 10、D 11、D 12、D 13、A 14、B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6、ABC 17、BCD
18、AC 19、ABCD 20、ABC
三、辨析题
21、答: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重点论和两点论的含义
①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重点论是指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 (2)重点论和两点论的关系
①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它同只肯定其一,而忽略或否定其二的形而上学“一点论”有质的区别。 ②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是在两点中着重抓住重点,即着重把握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同不去把握甚至否认重点、把各种矛盾或矛盾双方平均看待的形而上学的“均衡论”有质的区别。
③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与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相互包含。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而不是题目中所说的“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22、答: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工资,不是工人劳动的报酬。因为,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价值有两部分,一部分由资本家以工资的形式发给工人,它仅仅是工人劳动创造的一小部分,用以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的必要生活,即劳动力的再生产;另一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称之为剩佘价值,是资本家发家致富的源泉。
(2)如果资本家发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所有劳动的报酬,那么,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就不会存在剥削关系: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也就不会存在贫富差距,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资本家
以工资的形式发给工人,并声称这是工人所有劳动的报酬,其目的是为了掩盖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23、答: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不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四、简答题
24、答: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也就是说,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就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它是相对的;就真理在这种条件下,反映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是绝对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绝对性真理长河中的一个成分,都是以往实践和认识的终点,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人们向绝对真理的接近,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的。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阶级斗争状况)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25、答: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本身的创造性;意识活动对人体的控制作用;意识通过人的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6、答: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一种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与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要求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的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的社会。 27、答:(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含义
①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称为不变资本。
②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称为可变资本。 (2)区分依据/划分依据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企业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 (3)区分意义
①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因此,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不应拿剰余价值同全部资本相比,而只能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就是剩余价值率。 ③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奠定了基础。 28、答:(1)“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含义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简称“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把人看作是自然条件的产物,认为人类的体质和心理状态,人口和种族的分布,文化的高低,经济的盛衰,国家的强弱,社会的发展,都
听命于地理环境的支配。这是一种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从而归结于地理环境决定政治体制;是一种以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思潮。 (2)“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评价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因为它夸大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用自然规律代替社会规律,把外部自然条件看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实质上,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一种外部因素,它对于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决不能取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①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一个社会制度的性质是由这个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的制约,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是紧密相关的。
29、答: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其主要依据如下: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成长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3)是否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
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五、论述题
30、答:(1)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主要体现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比例。不论社会制度如何,为了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都应该遵循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会造成某些部门发展过快,浪费社会资源,或某些部门发展过慢,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那些劳动生产率较高、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生产者,就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就只能获得较少的收入,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生产中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一样。那些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少,仍按照较高的社会价值出卖,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相反,那些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多,但还要按照社会价值出卖,所以不仅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本或破产。这样,就调节了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总之,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是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归结为一点是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髙经济效益。这是通过价格与供求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实现的。 (2)我国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
①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可以达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提髙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额外收益,是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商品生产者之间的激烈竞争则是其外在压力,这种情况,必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③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要增加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则必然要促使它不断扩大生产,更新设备,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不断地引优取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