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我与地坛》,仿佛是一次心灵的按摩,这种感受前所未有。
几十年前,当史铁生初次摇着轮椅进入地坛,这个神情恍惚的人,与这座荒芜冷落的园子,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春风拂面,夏雨淅沥,秋意瑟瑟,冬雪皑皑,他在园中领略到了无数的风景,邂逅了众多的人物。相濡以沫的夫妇,热爱歌唱的青年,还有那个心地善良却命运多舛的小姑娘。地坛宛如一个宽广无垠的怀抱,包容着这里发生的一切,也包容着他所有的喜怒哀乐。然而,比地坛更具包容心的,是他的母亲。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书中关于母亲的描写,总是让人痛彻心扉,仿佛是他的自我忏悔。《合欢树》中,母亲的遗憾萦绕心头,合欢树逐渐长大,而母亲却无法亲眼看到儿子的成功。《秋天的怀念》里,北海的菊花成为了最后的念想,母亲未说完的话语,成为了他活下去的动力。《记忆与印象》中,他们一同回到母亲长大的村庄,此时的母亲,不再是那个瘫痪儿子的母亲,而是一个充满浪漫情怀的少女。
书中还提及了父亲、奶奶、姥爷,以及那些善良或不善良的朋友。他思考了人生、死亡、记忆、梦想,也感受了幸福与痛苦等各种情绪。
每一次阅读,都让人心生温暖,因为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那颗炽热的心。那颗因瘫痪而变得绝望、麻木的心,在地坛中历经了日晒、雨淋和风吹,逐渐变得滚烫。书中多次描绘了他的绝望与对离世的渴望,有人认为这种过多的表达近乎无病呻吟,但他确实身患疾病啊。对于一个热爱运动、热爱生活且满怀壮志的青年来说,双腿瘫痪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而他将这些痛苦和挣扎,通过文字一一展现了出来。他的挣扎、思考、积极以及痛苦,如此复杂,又相互交织,变化万千。
在命运的重重打击下,诞生了一个滚烫的史铁生。他的文字别具一格,充满了真实的质感。绝望与希望相互交织,共生共存。我也随着他的文字,感受着那流动的情绪,体会着自己的心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