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本差异》练习题
1、某企业2009年5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 000元;本月购入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 000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0 000元,其中生产车间直接耗用100 000元,管理部门耗用6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的月初数为2 000元(超支),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为4 000元(超支)。
要求:
(1)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2)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3)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4)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5)作为材料领用的会计分录,以及期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处理。
《材料成本差异》练习题答案 【答案】
(1)材料成本差异率=(2 000+4 000)/(100 000+200 000)=2%
(2)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160 000×2%=3 200(元) (3)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160 000+3 200=163 200(元) (4)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100 000+200 000-160 000 +2 000+4 000-3 200=142 800(元)
(5)领用材料时的会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100 000 管理费用60 000 贷:原材料160 000
月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 2 000(100 000×2%) 管理费用1 200(60 000×2%)
贷:材料成本差异3 200
2、A企业为一般纳税企业,原材料按照计划成本核算,增值税率17%,运费的7%允许抵扣,原材料计划成本为每千克100元,收到材料时的材料成本差异随时结转,月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调整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2003年8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为8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余额为3000元,物资采购账户余额为6000元,本月发生如下业务:
(1)8月2日,月初在途材料全部到达并验收入库,计划成本5800元。
(2)8月26日,购入原材料一批1000千克,价款110000元,另付2000元运费,入库时实际数量为900千克,其中10千克为正常损耗,90千克短缺为运费单位负责,贷款已付。
(3)8月26日,发出材料一批1500千克,该材料用于产品生产。
(4)月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调整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1) 借:原材料5800 材料成本差异200 贷:材料采购6000 (2)
借:材料采购111860 (110000+2000*93%)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8840 (110000*17%+2000*7%)
贷:银行存款130700
借:原材料900千克*100=90000
借:其他应收款[110000+2000*93%/1000]*90= 10067.4 材料成本差异11792.6 贷:材料采购111860
借:其他应收款110*17%*90= 1683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683 (3)
借:生产成本150000 贷:原材料150000
材料成本差异率=(-3000+200+11792.6)/(80000+5800+90000)*100%=5.12%
发出材料应负担差异=150000*5.12%=7680元 借:生产成本7680 贷:材料成本差异7680 《坏账准备》练习题
1、M公司对应收账款采用账龄分析法估计坏账损失。2001年初“坏账准备”账户有贷方余额3500元;当年3月确认坏账损失1500元;2001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龄及估计损失率如下
表: 金额:元
2002年7月4日,收回以前已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4000元。 要求
1、计算2001年末应收账款估计的坏账损失金额,并填入上表中。 2、编制2001、2002年度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案:
(1)2001年3月: 借:坏账准备 1500
贷:应收账款 1500 (2)2001年12月31日
3500-1500=2000 调整额:4800-2000=2800 借:管理费用 2800 贷:坏账准备 2800 (3)2002年7月4日 收回时:借:应收账款 4000 贷:坏账准备 4000 收款:借:银行存款 4000 货:应收账款 4000
2、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率为17%,该公司历年采用应收账款余额0.5%计提坏账准备。有关资料如下:
(1)2007年期初应收账款余额4000万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20万元;2007年8月销售商品一批,含税增值税价款3510万元尚未收到货款,2007年12月实际发生坏账损失30万元。
(2)2008年4月收回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2000万元存入银行,2008年6月销售商品一批,含税增值税价款2340万元尚未收到货款,2008年12月实际发生坏账损失30万元。
(3)2009年3月收回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5000万元存入银行,2009年7月销售商品一批,含税增值税价款7020万元尚未收到货款,2009年9月收回已确认的坏账损失25万元。
要求:计算并编制各年有关计提坏账准备的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1)2007年 ●①借:应收账款 351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 ●②借:坏账准备 30 ●贷:应收账款 30
●③2007年末应收账款余额=4000+3510-30=7480 ●2007年末坏账准备余额=7480*0.5%=37.4
●2007 年应提坏账准备金额=37.4+30-20=47.4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47.4 ●贷:坏账准备 47.4
●2007年末应收账款价值=7480-37.4=7442.6 ●(2)2008年
●①借:银行存款 2000 贷:应收账款 2000 ●②借:应收账款 23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③借:坏账准备 30贷:应收账款 30
●④2008年末应收账款余额=7480-2000+2340-30=7790 ●2008年末坏账准备余额=7790*0.5%=38.95 ●2008 年应提坏账准备金额=38.95+30-37.4=31.55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31.55 ●贷:坏账准备 31.55
●2008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7790-38.95=7751.05 ●(3)2009年 ●①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应收账款 5000 ●②借:应收账款 70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 ●③借:应收账款 25 ●贷:坏账准备 25 ●借:银行存款 25 ●贷:应收账款 25
●④2009年末应收账款余额=7790-5000+7020=9810 ●2009年末坏账准备余额=9810*0.5%=49.05 ●2009年应提坏账准备金额=49.05-38.95-25=-14.9 ●借:坏账准备 14.9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14.9
●2009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9810-49.05=9760.95
3、A公司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核算坏账损失坏账准备的提取比率为1%。有关资料如下:
(l)2010年12月1日应收款项余额为200万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2万元;
(2)12月5日,向B公司销售产品220件,单价1万元,增值税率17%,单位销售成本0.6万元,未收款(假定销售成本于确认销售收入时结转)。
(3)12月25日,因产品质量原因,B公司退回本月5日购买的20件商品;
(4)12月26日发生坏账损失4万元;
(5)12月28日收回前期已确认的坏账2万元,存入银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2010年末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原材料的核算,有关资料如下:
(1)2004年6月1日,原材料账面计划成本为100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余额为20000元。
(2)6月4日,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200000元,增值税为34000元,外地运费为2 0000元,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运费可按7%的比例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有关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
(3)上述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20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4)6月30日,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0000元,其中:生产产品领用50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80000元,厂部管理部门领用20000元,在建工程领用200000元。
(5)6月30日,购入材料一批,材料已运到并验收收入库,但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70000元。
(6)7月6日,收到6月30日购进材料的结算凭证并支付有关
款项,该批材料的实际成本为80000元,增值税为13600元,企业开出期限为三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结算价款。
(7)7月12日,进口原材料一批,其关税完税价格为100000元,支付的进口关税为20000元,支付和消费税为7200元,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8)上述进口原材料已验收入库,其计划成本为160000元。 (9)7月20日,接收某企业投资转入一批原材料按市价评估确认的价值为400000元,该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000元,投资方适用的增值税率为本企业相同。
(10)7月份领用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900000元,其中:生产部门领用60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100000元,厂部领用40000元,在建工程领用160000元。
要求:(1)计算分摊6、7月份的材料成本差异。 (2)编制有关的会计分 (1)6月4日,购进原材料时
借:物资采购218600[200000+20000*(1-7%)]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5400(34000+20000*7%)
贷:银行存款254000 (2)上述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220000 贷:物资采购218600 贷:材料成本差异1400 (3)本月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500000 借:制造费用80000 借:管理费用20000 借:在建工程200000 贷:原材料800000
(4)6月27日购入的材料暂估入账时
借:原材料70000 贷:应付账款70000
(5)计算分摊6月份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20000-1400)/(1000000+220000)*100%=1.52%
借:生产成本7600 借:制造费用1216 借:管理费用304 借:在建工程3040 贷:材料成本差异12160
(6)7月1日红字冲回暂估入账的材料 借:原材料70000 贷:应付账款70000 (7)7月6日,收到凭证时 借:物资采购80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 贷:应付票据93600 借:原材料70000 借:材料成本差异10000 贷:物资采购80000
(8)7月12日,进口原材料时 借:物资采购1272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1624[(100000+20000+7200)*17%]
贷:银行存款148824
进口材料所支付的关税和消费税要计入产品的实际成本中。进项税额要根据实际成本(即包含了关税和消费税)计算。
(9)进口原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160000 贷:物资采购127200
贷:材料成本差异32800
(10)7月20日,接受原材料投资时 借:物资采购400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0 贷:实收资本468000
注: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确定其实际成本,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确认的实际成本乘以增值税税率,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以上两项金额合计数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
借:原材料500000 贷:物资采购400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100000 (11)7月份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600000 借:制造费用100000 借:管理费用40000 借:在建工程160000 贷:原材料900000
(12)计算分摊7月份材料成本差异解析:材料成本差异月初余额=20000-1400-12160=6440
原材料月初计划成本=1000000+220000 +70000-800000 =490000
材料成本差异率=(6440+10000-32800-100000)/(490000-70000+70000+160000+500000)*100%=-10.12%
借:生产成本60720 借:制造费用10120 借:管理费用4048 借:在建工程16192 贷:材料成本差异9108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