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奈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任务——谈专业课新教师培训

我国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任务——谈专业课新教师培训

来源:小奈知识网
师资培养 2O13.12 我国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任务 谈专业课新教师培训 冯艳妮 (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深圳518102) :lc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着广泛的新教师群体。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中职日益转向内涵发 展,师资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改革创新的最重要因素。中职专业课新教师这一独特群体,其来源与培 训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对专业课新教师培训的现状和思路的探讨有待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中职;“双师型”教师;专业课新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074—02 自1995年12月12日 今年的新教师学历高.素质也应该 比较好……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我 一提高在内的一体化培训.才能加速 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专业课新教师培训现状 目前.国家、地方也意识 颁发《教师资格条例》及2000年9 月23日教育部颁发《<教师资格条 例>实施办法》以来,任何公民要在 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 次次地大跌眼镜……所有这些 都反映出部分新教师虽然学历层 次比较高,但是生活能力、能 力都不尽如人意 ”虽然这也许并 非普遍现象.但它的确反映了存在 到中职师资相对于基础教育、高等 教育的弱势地位 因此.教育部出 台了一系列旨在提高中职教师素 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都必须先 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实施教师资格 制度.标志着更多不同背景的社会 人士能够进入这一行业。近年来. 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结构变化也 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教师资格证制 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中职专业课新 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本文着重 于中职专业课新教师队伍中的核 心问题: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 毕业生往往缺乏教学技术技巧和 质的法律法规。教育部《关于“十二 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 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我国中等职 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仍然是当前 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 计划”.造就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工 作中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双师 型”优秀教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 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 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 服务一线实践。各地也开展了轰轰 烈烈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 实践 如江苏省出台的《关于实施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 赵昌木在其《教师成长论》一 书中说到:“对196名教师的调查研 讨论这一特殊群体的培训现状 专业课新教Vili 培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究表明.在他们最初教学的几年里。 经常遇到的困难或问题依次是(依 据教师回答问题出现的频率排序): (1)教材不熟.重点、难点把握不准; (2)教法不灵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性……(5)不了解学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职专 业课教师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由 文化课教师“改行”而来:二是向社 会招聘的高级技术人员:三是理工 科大学或综合大学理工科专业的毕 业生 河北省一项中等职业学校师 资队伍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该省职 教师资来自企业的占4.6%.其他单 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11) 教学语言不流利.有时出现口误 ……”也就是说.一般新教师在其专 业化成长初期所遭遇的困境基本上 的意见》提到.2012年前全省中职 学校专任教师必须轮训一遍.并使 专任教师取得本科以上学历者达 90%.中、高级以上职称者达70%, 专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取 是由于缺乏教学实践和教学智慧造 成的.专业课新教师也不例外。但 是.专业课新教师还面临一个特殊 情况:“双师型”教师除具备作为一 位调入的占11.8%.其余均属于学 校直接毕业 在所调查的359所学 校中.有134所中等职业学校的专 业课教师、ll0所学校的实习指导 课教师均直接从学校毕业。由此可 般教师的素质以外.还必须具备职 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者分别 达60%和100%。中等职业学校的 以看出.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的这部 因此.笔者认为.专业课新教 师作为中职教师队伍中的一股新 鲜血液.在向“双师型”教师转化的 过程当中.必须既加强传授专业理 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教育教 学能力.又提高从事专业实际工作 的实践能力 只有对其提供有效的 指导和帮助.包括职前、入职、职后 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以实施“中等 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为抓 手.二是加强职教师资基地建设, 三是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师 资培训活动。然而。笔者认为,目前 以及各级地方强调 分人群(即本文的重点讨论对象)是 中职专业课教师的主要来源。 《中国教师报》一篇题为《今年 的新教师有点烦》的报道指出:“今 年的新教师基本上都是本科毕业. 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名牌大学 的毕业生……我的心中暗暗欢喜: 的这几方面都几乎没有涉及新教 师培训.中职专业课新教师培训基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11TJK361);2010 年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规蜘l重点课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能力评价体系探研》(课题编号:2010015} 2013.12 本上还是沿袭以往的方式.主要有 以下几种: 师资培养 的方方面面。同时,每项能力都以 “应对而学习”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 专业成长 而新教师最初几年教学 情况如何.能达到什么教学水平对 其后来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有重要 影响 这一阶段的教师最需要支 持、理解、协助和辅导。 最后.提高教师职业资格标 准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教师专业 标准制度.都经历了一个从低标 must”提出.表明要求是强制性 德国职前教师教育现分两阶 第一.通过新教师、新 教师职前培训班等短期培训开展。 这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比如上海 市青浦区2011届430余名新教师 在青浦区教育局和区教师进修学 院组织下.到上海教科院豫英实验 学校进行为期五天的职前培训。各 地、各级职业院校一般均面向全体 新教师举办“新教师”。 第二.通过老教师与新教师结 对子.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活 动 一般会举行隆重的“新教师签 约拜师仪式”.通过这种方式.来帮 助新教师迅速成长.踏入教育、教 学的轨道.为今后的教育事业打下 坚实的基础。 的、无条件的。 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专业学习.主 要在学术性大学里完成 学生在完 成课程和实习后.可以申请参加第 一次国家考试。通过考试后.学生 准许进入第二阶段即见习阶段.时 间为两年 第二阶段学习结束后, 见习教师可以参加第二次国家考 试.考试通过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 书.并应聘教师岗位。只有完全中 准、宽要求到高标准、严要求的过 程.我国也应如此。 总而言之.中职专业课新教师 的素质提高趋势应该是“双师型” 教师。但是.针对专业课教师的 个来源.特别是其主要来源——理 学的毕业生才有资格申请进入学 术性大学学习有关教师教育课程. 这就保证了德国师范生来源的优 秀。一直以来,优秀的生源、专业化 定向培养、综合大学的硕士学历、 两年的实践学习、两次国家考试和 教师资格证书制等措施确保了德 国师范生毕业时拥有较高的专业 知识及教育学方面的水平.师范生 所拥有的出色的专业素养.为他们 日后从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工科大学毕业生.应该制定不同的 培养计划.努力使其向骨干教师、 专业带头人转化 参考文献: 『11赵昌木.教师成长论『M1.兰 第三.通过下企业参观实习开 展培训。目前.一定数量的职业院 校会将新教师派往企业进行为期 半月至一个半月的基层实习。安排 新进教师下厂实习.有助于青年教 师尽快熟悉企业生产和行业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更是学校加强师资 培养的重要途径 这三种方式在促进教师专业 成长方面的确起了一定作用.但 是.教师培训还需注意个别差异 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走向形式主 义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 急剧扩大.新教师不断引入.仅靠 “一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21黄侃,凌云.国外职教师资 iAr.伍建设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7(4). f31蒋小文.教师资格证带来了 什么『J1.辅导员,2002(11). 『41蒋培红.德国职前教师教育 体系改革的特点及启示Ⅲ.教师教 育研究,2007,19(5). 国#l-的实践经验给予我们的 启示有很多。笔者认为.就中职专 业课新教师培训而言.可从以下三 方面加以改进 首先.充分发挥《新教师成长 手册》的作用。一般来说,教师在一 年的见习培训中.每人都持有一本 《新教师成长手册》,其主要内容包 括校长寄语、自我激励格言、我的 目标、我的教育教学新举措、每月 目标达成自我监控、学期自我反思 总结、学年自我反思总结、个人年 度荣誉榜等。笔者认为.这个内容 涉及范围相对狭窄.且不够详细、 具体,操作性不强。新教师具体要 做什么、用什么方式去做、用多少 课时做都应明确指出方向。另外, 除了这些显性活动外.还应包括观 —『51李良.中小学新教师入职适 应问题及对策『J].青岛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06(3). 『61肖菊梅,肖晓莺.入职培训 —对一”的传统结对方式显然难 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并且.新老教 师结对关系大多是由学校指定的. 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J].继续教育研究,2003(1). 『71王较过,朱贺.英国教师职 这种“包办婚姻”的形式应该向“自 由恋爱”转化.即由新老教师双方 交流沟通决定。除此以外,在对细 枝末节的修改 ̄-#t-.笔者认为,还 须探寻新教or ̄ijil的新路子。 专业课新教师培训的新思路 在探讨国内职业学校新教师 前培养的教育实习及其启示rJ1.教 师教育研究,2007(4). 作者简介: 冯艳妮(1983一).女。广东惠 州人.硕士.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 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 培训的出路之前.不妨了解一下国 外在这方面做了哪些有益探索。 英国通过师资培训署在 教师教育领域建立了统一的标准. 任何人.无论通过什么形式的培 训.如果想进入教师这一行业,必 察和熟悉学校的氛围、学习如何理 解学生、学习如何创建良好的班风 等隐性内容 其次.使资深教师对新教师的 教学指导制度化。赵昌木的《教师 成长论》一书提到.在对196名教 程与教学。 须达到这一标准.即《英国合格教 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 求》 这个标准把师范生多方面实 际能力培养都落实在每一细节的 具体要求上.完成任何一部分都要 求教师非常熟悉教学实践与学校 师的调查研究发现.在他们最初教 学的几年里.优秀教师比一般教师 你应该寻觅机遇.而不 能静候它来敲你的门。 ——得到了更多资深教师的帮助 许多 新教师在得不到资深教师帮助的 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在教学实践中 摸索.在尝试中学习教学.这种“为 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