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寇梅芳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南川林场,甘肃 定西 748400)
摘 要:当前社会领域对于林业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有效应用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有助于促进林苗成活率的提高,
进而有效提升森林覆盖率。文章针对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技术、现代林业提升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应用效率的有效方式,旨在促进现代林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文章编号: ISSN2096-0743/2019-11-0064
现代林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上得到快速发展,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人工林成为促进我国森林覆盖率增长的主要途径。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促进林业覆盖率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基层林业单位能够重视现代培育及栽培技术的应用,提升育苗工作效率,进而促进人工林林木成活率的提高。针对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促进现代林业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技术1.1 种子培育技术。种子培育过程是从种子到发芽过程,催芽是基础操作环节,林业领域常见的催芽技术包括水浸催芽和温床催芽两种方式,水浸催芽又可以根据水温分为温水和热水两种类型。所谓温水催芽要求水温控制在40℃—45℃,种子在水中的浸泡时间≤8h,水浸后的种子放置于木箱进行保存,并用草席进行保温,进而定期对种子进行清洗、温水更换等措施,种子可在7d后发芽。热水催芽则要求水温控制在80℃—90℃,将种子放置于热水中,漂浮在面上的种子捞出沥干,并将未膨胀的种子细筛并反复浸泡,膨胀的种子则放置于木箱中,用草席进行保温,种子阴干后便可直接进行播种。温床催芽技术则需要根据实际播种量进行判定技术操作方式,契合种子的培育量来选择合适的长方形窖,以保证培育窖的宽度和深度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同时还要保证采光的适宜性,应用砖制材料铺设底层,在底层上覆盖一层草席,窖周围应用木板和薄膜包围起来,并加以固定,将种子放置于薄膜上,用草席将种子覆盖住,每日早晨进行翻动,待大部分种子发芽之后便可以进行播种作业。
1.2播种技术。林业领域除常规的播种方式之外,还可以应用插穗技术进行播种,播种方式不作特殊技
·64·
术说明,重点强调插穗技术的应用。首先要在枝杈中选择合适的枝梢,选择适宜的枝梢是保证播种成活率的重要基础,进行选择时要注意尽量选择呈现木质化状态的枝梢;其次要保证随插随剪,根据插穗的时间再进行剪枝,操作者需要保证自身的操作时间,操作时间过程会对的成活率产生影响,尽量选择上午时间进行插穗,主要因为上午的日照时间较为充足,且温度适宜;最后,需要应用合理配比的溶液在插穗后进行涂抹。根据不同区域以及自身的种植成本,可以选
择大棚或者苗圃自主选择种植地点。
1.3育苗管理技术
1.3.1 合理控制种植密度。由于现代林业种植的苗木种类众多,不同品种苗木的生长空间存在差异,因而需要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如果密度过大,会直接对苗木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而如果密度过小,又会影响土地利用率,导致成本增高。苗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株距的宽度也会存在不同要求,育苗管理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及时对苗间距进行调整。
1.3.2 重视用水管理。苗木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水分,不同品种苗木成长过程中对水的需求也会存在差异,有些苗木喜水,而有些苗木则怕积水,合理控制浇水的频次和浇水量,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的关键,同时用水量也需要根据气候、季节等自然因素进行调整,以避免用水病害的发生。
1.3.3 定期进行施肥。进行育苗栽培需要重视遵循“薄肥多施”的原则,育苗3个月后便可以开始施肥,每间隔3个月再次进行施肥。肥料成分的补给需要根据不同苗木的成长需要以及种植土壤的营养含量,混合性施肥是保证肥料成分均衡的有效方式,施肥普遍选择穴施方法,根据苗木不同成长阶段还需要对肥料种类及施用量进行调整,以保证充足的施肥供给。
1.3.4 清理杂草。林业育苗的杂草相对较多,杂草过多会对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特别对于育苗初
(下转第66页)
66林业科学
3.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对策3.1合理规划产业结构:林下经济的产业结构规划决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可持续发展的落实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林业部门应该落实好经济调查研究工作,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要求,完善风险评估和应对方案,确定合理的林下经济产业结构。除此之外,林下经济还要符合因地制宜的策略,要根据当地特色开发产业。
3.2加强林下经济的管理:林业部门应该调整产业发展投入资金,满足林下经济模式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另外,林业管理部门应该制定有关的辅助优惠政策推动农民发展林下经济,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林下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捉好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林业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后备保障。
3.3加强林下经济的科研和技术应用:林业经济管(上接第64页)
期而言,杂草生长过快,会抢夺苗木生长所需的养分,而伴随苗木的不断增高,杂草的生长速度则会受到抑制。为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需要重视清除杂草,育苗的第一年需要增加除草的次数,为保护幼苗最好选用人工除草的作业方式,或者在育苗地应用除草剂。
1.3.5 抗病虫害。育苗栽培容易发生病虫害现象,不同地区、不同苗木类型、不同季节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类型也会存在差异,育苗栽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用药,防治病虫害现象的发生。重视枝叶的修剪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方式,将病枝、枯枝及时修剪,提升苗木的美观性。
理部门应该加强科研资金的投入,打造林业科学技术示范基地,培训专业的林业技术人员。同时要不断地创新林业发展新技术新手段,并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引导农民科学生产。参考文献:
[1]杨 参.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绿色科技,2015(10):145-146
[2]叶 风.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2016(07):50
[3]黄 辉.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林业科技,2016(17):96
[4]吴宪扬.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6(36):180-181
[5]宋传晓.浅析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9(03):79-80
通过参加会议、专业讲座等方式学习先进技术,对自身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改良和优化。
2.2加强育苗工作管理。为提升育苗工作的有效率,需要加强育苗栽培管理,对育苗管理工作建立奖惩制度,以调动相关工作人员岗位工作的积极性,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管理制度,通过育苗工作管理保证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质量。
结束语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是保证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林业经济领域呈现产业化、集约化发展趋势,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需要针对不同类型苗木的生长特征,重视种子培育、播种、育苗管理等技术操作的规范化,通过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育苗工作管理等措施,以促进现代林业经济的发展。参考文献:
[1]靳龙.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5):198.
[2]杨丽慧.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J].吉林农业,2019,(1):88.
[3]赵红艺.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8,38(24):182.
[4]刘群,龙有深.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分析[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8,(12):156.
2.现代林业提升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应用效率的有效方式2.1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不断更新,为提升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效率,需要重视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专业技术和实践技能的提高,以保证育苗栽培的工作效率。在林业育苗栽培管理领域,实践价值远高于理论价值,在育苗试验过程中能够不断总结和积累实践经验,将实践经验总结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自觉学习专业技术理论,并积极进行试验实践,总结成熟的技术成果,对促进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应当积极鼓励工作人员进行学习,
·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