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

来源:小奈知识网
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第16卷第1期 进行组胺吸入支气管激发试验时,使用诱发剂有可能引 起窒息和危险。试验前、中、后加强护理指导,给予心理支持,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适时选择停止试验及准备好救药物对保 证试验结果稳定、减少试验危险性起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 738—744.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 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61. [3] 钟南山,陈荣昌,欧阳铭,等.无症状的气道高反应性提 示有隐匿型哮喘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 (3):19—22. 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 本文编辑:李梅 2009—08—19收稿 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 社区康复中的应用 董翠锋 (青州I荣军医院 山东青州I 262500) 摘要对社区24例脑卒中患者应用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结果本组患者均能生活自理,全部达到康复标 准。认为脑卒中患者在社区康复过程中应用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收到良好效果,不但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 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高度满意,而且规范了家庭护理服务方式,保证了护理服务的连续性、整体性、 服务和需求的匹配性,降低了家庭护理服务的负荷。 关键词 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256(2010)01—0065—02 匹配性;一定程度上实现家庭自我护理;注意患者和家属对服 近年来,我们将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应用到社区24 例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务的反应性。访视时间:一般每周2次,随时开通咨询电话, 根据病情变化可随时调整访视时间间隔。随着患者及健康功 能的恢复,可逐渐减少访视次数至结案。一旦发现病情变化 1.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52~72 岁。其中脑出血10例,脑梗死14例,均为首次发病,出院时仍 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且无明显精神和意识障碍的市 区内急性脑卒中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符合1995年 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经住院期间评估 出院后需要长期的社区内康复护理。 1.2方法①申请:申请对象为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并自 愿参加。②评估:收到患者或家属的服务申请后24 h内,有 专职护士上fq-i, ̄估,收集脑卒中患者各方面的资料,评估患者 的躯体功能、精神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居家安全状况、照顾者 状况、家庭经济条件、社区支持系统情况等。通过详尽地资料 达入院标准者建议住院治疗。⑥评估:根据患者躯体功能、社 会功能、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护士与家属、照顾者、医生、康复 师一起评估患者已达到护理目标即终止服务,在终止服务前, 护士需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技能。 2结果 本组24例患者均能生活自理,全部达到康复标准。 3护理 3.1期望性护理护理人员要以谦和、热情的态度,仔细倾 听患者主诉,诱导宣泄其不良情绪,增强康复信念。鼓励家庭 成员和照顾者关爱、尊重患者,担负起协助患者康复的重任。 指导患者和家属在活动能力恢复上要分步完成,树立可行的 生活目标,实现自我能力控制的愿望。协调社区在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加强脑卒中患者间的交往与交流,相互和学习处理 相同问题的办法,提高康复效果。也可以让患者步行、乘坐交 通工具、利用轮椅外出活动,促进重返社会。 3.2预防性护理主要是消除生活环境中的安全隐患,需要 收集,排除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评估可准入脑卒中患者需要 提供的护理服务项目。评估间隔一般不<30 d,在服务过程 中,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评估。③入案:评估完成后,对于符合 条件的患者,有护士、医生、康复师等专职人员与患者和家属 一起,对病情、需要提供的服务项目达成共识,签订服务协议。 将患者信息输入电脑备案,半年后再次调查和重新评估。④ 计划:通过与患者、家属、照顾者及经常与患者接触的社区医 生面对面交谈,共同商榷、制定并修订针对不同病情和自理能 适当改造患者居家环境使日常生活更加安全方便。比如厕所 采用坐式便器、安装扶手、铺防滑垫,常用物品就进放置于患 侧肢体,有助于锻炼。床腿锯短以便起卧,轮椅辅助具经常维 修保养,确保安全可用。 3.3建议性护理指导脑卒中患者进食低盐、低脂、热量适 宜的高维生素饮食,忌烟酒。伴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饮 食。吞咽功能不良者,将各种营养物质搅成糊状,由健侧少 量、缓慢喂食,谨防呛咳、噎食发生。按时服药,定时测血压并 65 力的家庭护理服务计划,安排服务内容,包括护理需求水平、 可提供的服务、可能出现的变化、访视的时间、协调与社区医 疗护理的支持关系等。以确保计划的个体化、实用性、可操作 性、整体性、连续性。⑤实施:依赖于医院家庭护理服务团队 (医生、护士、康复师)与非正式支持系统(家属、保姆、社区医 护人员等);重视非正式系统的参与;保证服务内容与需求的 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第16卷第1期 为中心的新型管理模式。可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人员工 根据患者病情,评估肌力、肌张力、心理状 作负荷,并最大化的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率。其基本流程是: 记录,定期复诊。 3.4器具性护理态及康复知识掌握的情况。按卒中运动疗法规则及内容进行 四阶段康复训练。肌力<3级者,协助患者床上被动活动;达 申请一评估一入案一计划一实施一评估。脑卒中患者在社区 康复过程中应用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收到良好效果。不 但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 对护理服务高度满意。而且规范了家庭护理服务方式,保证 3级者,鼓励其主动训练;达4—5级者,生活可部分或大部分 自理。因人而异指导患者使用拄杖、拐杖、助行器、轮椅、手摇 车等辅助具进行锻炼。将锻炼计划做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 使患者和家属能看懂、易掌握,并配合示范讲解。注意训练中 平衡力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的重建及安全防护。 了护理服务的连续性、整体性、服务和需求的匹配性,降低了 家庭护理服务的负荷。但在我国国情下尚无相应的标准进行 规范化管理和普及,需要在护理工作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讨。 4小结 参考文献: 流程化管理(PM)最早由企业界提出并应用,优势在于提 [1] 全国脑血管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 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家庭护理流程化是为了达到满足服 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务对象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活动。包括服务者如 [2] 季晓鹏,王志红.国外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的概况 何提供服务和消费者如何接受服务两方面。其基本要素是家 及启示[J].护理研究,2007,21(10):2621—2622. 庭护理服务活动 。家庭化护理流程化管理是运用流程化管 [3] 林琦远,杨家印.医院流程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卫 理理念,结合护理管理学知识,从层级管理模式转化为以流程 生事业管理,2004,20(1):26—28. 为导向的扁平化网络型组织管理模式 。以建立科学的家庭 本文编辑:徐杰 2009—08—28收稿 护理服务流程为导向,以社区卫生服务战略和患者健康需求 两种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的 效果观察 谢爱群 (连州市妇幼保健院广东连州513403) 摘要将20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经皮给药治疗仪和专用的物理贴片进 行治疗,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观察72 h后腹泻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7.0%,对照 组治疗有效率为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经皮与静脉联合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具有疗效 好、无毒副作用,患儿及家属容易接受等优点。 关键词经皮与静脉联合给药;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11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256(2010)01—0066—02 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综合征, 松开患儿衣服,将一贴片贴在肚脐(神阙),另一贴片贴在第四 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 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肠俞),连接治疗仪,用固定带固定 病之一,也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以6个 好,设定好温度(37℃)、治疗时间(20 min)等参数,开始治 月一2.8岁婴幼儿发病率高,多在夏秋季发病。2008年1月~ 疗,1次/d,治疗2—3 d。治疗完毕,详细记录大便的次数、性 2009年5月,我院采用脐部经皮与静脉联合给药治疗婴幼儿 质及腹痛情况。 腹泻200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3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及腹泻次数 I资料与方法 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明显好 1.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年龄2个月~3岁。随机分为 转,腹泻次数减少50%以上,全身症状改善明显;无效:治疗72 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男62例,女38例;对照组 h,粪便性状、腹泻次数改变未达有效标准,全身症状无好转甚 男60例,女40例。两组年龄、性别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均 至恶化 。 无显著差异(P>0.05)。 2结果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基础上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l。 加经皮给药治疗。将HY—D 01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 表1两组疗效比较(J1) 一次性理疗贴片2片、固定带、透明耦合剂(消化道专用)推至 患儿床旁,需治疗部位用75%乙醇擦洗干净,将贴片上的单面 胶撕开,将药液倒在无纺棉上。将透明耦合剂倒置,瓶塞中塑 料头对准无纺棉轻按,将无纺棉浸湿(大约2.4 ml耦合剂),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O1 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