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525042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6.05.25
(21)申请号 201520814370.9(22)申请日 2015.10.21
(73)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
地址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72)发明人王焕霞 蒋云峰
(74)专利代理机构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代理人米文智(51)Int.Cl.
G08B 21/02(2006.01)
A41D 19/015(2006.01)G01R 19/14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近电感应报警手套(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近电感应报警手套,涉及防护手套技术领域。包括手套本体,还包括位于所述手套本体上的近电感应报警模块,所述近电感应报警模块包括微处理器、两个以上的近电感应传感器、电源模块、两个以上的振动模块以及声光报警模块,所述近电感应传感器位于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指部,所述近电感应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振动模块分别位于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掌部内和手指部内;所述声光报警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报警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手套能够感应到电场,通过电场判断导线是否带电,且通过设置多个近电感应传感器和报警装置,提高了手套感应和报警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 C N 2 0 5 2 5 0 4 2 6 U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5250426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近电感应报警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手套本体(1)上的近电感应报警模块,所述近电感应报警模块包括微处理器(3)、两个以上的近电感应传感器(4)、电源模块(5)、两个以上的振动模块(6)以及声光报警模块(7),所述近电感应传感器(4)位于所述手套本体(1)的手指部,所述近电感应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应操作环境中的电场信息;所述振动模块(6)分别位于所述手套本体(1)的手掌部内和手指部内;所述声光报警模块(7)与所述微处理器(3)的报警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在微处理器(3)的控制下发出声光报警;所述电源模块(5)与所述近电感应报警模块中需要供电的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工作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电感应报警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电感应报警模块还包括无线定位模块(2),所述无线定位模块(2)与所述微处理器(3)双向连接,用于对所述手套使用者进行远程无线定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电感应报警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5)包括直流输入端(51)和交流输入端(52),所述直流输入端(51)接电池(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电感应报警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为绝缘手套。
2
CN 205250426 U
说 明 书近电感应报警手套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手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近电感应报警手套。
背景技术
[0002]电力、通信、消防、广播电视、建筑等行业的爬杆、登楼等施工作业中,特别是电工在施工中,操作人员随时担心触电事故发生;尤其一些城市郊区或农村县城“三线”交错,线路十分复杂,特别是晚间抢修线段时,维修人员在杆上作业时随时有触电事故发生的可能。
如果其中的感应现有技术的近电感应装置一般只使用一个近电感应装置或一种报警器件,
器件或报警器件损坏,就不能感应到危险或感应到危险而不能发出警报,稳定性较差。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近电感应报警手套,所述手套能够感应到电场,通过电场判断导线是否带电,且通过设置多个近电感应传感器和报警装置,提高了手套感应和报警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近电感应报警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手套本体上的近电感应报警模块,所述近电感应报警模块包括微处理器、两个以上的近电感应传感器、电源模块、两个以上的振动模块以及声光报警模块,所述近电感应传感器位于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指部,所述近电感应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应操作环境中的电场信息;所述振动模块分别位于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掌部内和手指部内;所述声光报警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的报警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发出声光报警;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近电感应报警模块中需要供电的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工作电源。[000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近电感应报警模块还包括无线定位模块,所述无线
用于对所述手套使用者进行远程无线定位。定位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双向连接,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直流输入端和交流输入端,所述直流输入端接电池。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手套本体为绝缘手套。[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手套用于电力施工或维修人员穿戴使用,所述手套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近电感应传感器,当其中的任何一个传感器损坏时,所述手套还能通过其它传感器感应到导线是否带电,且所述手套包括振动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当感应到导线带电后通过振动和声光的形式发出警示信号,可有效防止由于其中的任何一种报警模块损坏而无法发出警示信号的缺点,提高了手套感应和报警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此外,所述手套上还可以设置无线定位模块,对操作人员进行定位,可方便、快速的得知操作人员的位置信息,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时无法得知操作人员的位置,进一步的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
3
CN 205250426 U
说 明 书
2/2页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近电感应报警模块的原理框图;[0011]其中:1、手套本体 2、无线定位模块 3、微处理器 4、近电感应传感器 5、电源模块 6、振动模块 7、声光报警模块 8、电池 51、直流输入端 52、交流输入端。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001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近电感应报警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进一步的,所述手套本体1为绝缘手套。还包括位于所述手套本体1上的近电感应报警模块。如图2所示,所述近电感应报警模块包括微处理器3、两个以上的近电感应传感器4、电源模块5、两个以上的振动模块6、声光报警模块7以及无线定位模块2。[0015]如图1-2所示,所述近电感应传感器4位于所述手套本体1的手指部,所述近电感应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感应操作环境中的电场信息;所述振动模块6分别位于所述手套本体1的手掌部内和手指部内;所述声光报警模块7与所述微处理器3的报警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在微处理器3的控制下发出声光报警;所述无线定位模块2与所述微处理器3双向连接,用于对所述手套使用者进行远程无线定位;所述电源模块5与所述近电感应报警模块中需要供电的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为其提供工作电源。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5包括直流输入端51和交流输入端52,所述直流输入端51接电池8。
[0016]当所述手套上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近电感应传感器感应到电荷存在时,微处理器接收近电感应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然后控制振动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同时工作,发出振动以及声光报警信号,提醒使用者注意安全。
[0017]所述手套用于电力施工或维修人员穿戴使用,所述手套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近电感应传感器,当其中的任何一个传感器损坏时,所述手套还能通过其它传感器感应到导线是否带电,且所述手套包括振动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当感应到导线带电后通过振动和声光的形式发出警示信号,可有效防止由于其中的任何一种报警模块损坏而无法发出警示信号的缺点,提高了手套感应和报警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此外,所述手套上还可以设置无线定位模块,对操作人员进行定位,可方便、快速的得知操作人员的位置信息,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时无法得知操作人员的位置,进一步的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
4
CN 205250426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5
CN 205250426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