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吴敏树《说钓》“余村居无事,喜钓游”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来源:小奈知识网
吴敏树《说钓》“余村居无事,喜钓游”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日,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钩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肌,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清•吴敏树《说钓》)

1.解释加点的词。 (1)蚤食后 .(2)则徐牵引之 .(3)盖逾时始得一动 .(4)更诣别塘 .

2.用“/”标出句子的停顿,限三处。

至 乎 塘 岸 择 水 草 空 处 投 食 其 中 饵 钩 而 下 之。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 (2)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4.上面的文言文中哪些行为表现了作者的“喜钓”?请简要概括。 【答案】

1.(1)同“早”(2)拉(3)超过(4)到 2.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钩而下之。

3.(1)村里人吃完午饭到田头来,我才收竿拎了鱼回家。 (2)等到天黑回来,那些钓得的鱼与午前差不多。

4.①备食出门,疾理钓丝,持篮而往。①耐心等待,专心致志。①忍饥挨饿,不改钓心。①别塘求钓,逮暮乃归。(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①句意:吃完早饭后。蚤,同“早”。 ①句意:就慢慢地牵动它。引,拉。

①句意:好久浮子才开始动了一动。逾,超过。 ①句意:又到其他的池塘找地方垂钓。诣,到。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此题根据文意“到了池塘的岸边,选择水中草少的地方,投下鱼吃的食物,然后将饵料放置在鱼钩上垂入水中”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钩而下之。

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①之,到;毕,完;乃,才;以,表修饰,相当于“而”。 ①逮,等到;而,表修饰;比:相近,差不多。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根据“蚤食后……疾理竿丝,持篮而往”可得出:吃完早饭,整理出钓竿,拿着篮子前去钓鱼;“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注意以取之”可得出:钓鱼时耐心等待,专心致志;“日方午,腹肌,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可得出:忍饥挨饿,不改钓心;“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可得出:别塘求钓,逮暮乃归。 【点睛】 参考译文:

我在村中居住,闲来无事,喜爱钓鱼游玩。钓鱼的技术虽不好,然而却了解其中的乐趣。在初夏、中秋的时候,吃完早饭后,走出家门,远远望见村中的池塘,天气晴朗,水面上碧波荡漾,赶快回家整理出钓竿,拿着篮子前去。到了池塘的岸边,选择水中草少的地方,投下鱼吃的食物,然后将饵料放置在鱼钩上垂入水中。蹲着看那浮子,想着当它动时,急忙拉竿,就会钓到大鱼。不久,看到浮子没有一点儿动静,就慢慢地牵动它,但它仍旧没有动静;不一会儿手脚就疲倦了,在岸上放稳鱼竿,转动眼睛看一看浮子,它静得和先前一样。好久浮子才开始动了一动,见有动静我急忙抬起鱼竿却什么也没有。我说:“这是想偷吃鱼食的

小鱼,大鱼就要来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浮子动得稍有些不同,于是拉起鱼竿,钓到一条鲫鱼,约四五寸长。我说:“鱼已经到了,可以钓得大鱼了!”于是站起身来等候大鱼上钩,集中注意力,希望可以得到它,其间又有钓到的鱼,和先前钓得的相差无几,并没有钓得大鱼。到了中午,肚中饥饿很想吃饭,可为了钓鱼,我忍着饥饿不回去吃饭。见到村中在田间劳动的人都吃完饭之后又出来劳作,才收起鱼竿提着鱼回家。回家后妻子忙问是否钓到鱼了,我向她摇摇篮子对她笑一笑。饭后仍旧出去,又到其他的池塘找地方垂钓,待到日落之后才回家,钓到的鱼和早上的差不多。有的时候,在一个地方钓的鱼较平时稍大,必定会多次到那个地方垂钓,最终也没有比以前多钓到鱼,并且有时一条也不曾钓到。我怀疑是因为我的钓鱼技术不佳,问问常来这里钓鱼的人,大概也和我一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