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医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分析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中医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分析中医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中医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实施中医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少,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反流性食管炎;四逆温胆汤加味;效果

近年来,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临床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了其治疗方法,以期极大减轻患者病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中医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为(45.3±10.2)岁,平均病程为(7.1±3.4)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为(44.8±10.6)岁,平均病程为(7.3±2.1)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让患者口服1粒奥美拉唑胶囊(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108),每天1次,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则让其加服1粒。同时让患者餐前半个小时口服5mg枸橼酸莫沙必利(湖南华纳大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629),每天3次。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基本药方为:煅瓦楞30g,海螵蛸30g,焦白术20g,旋覆花20g,白芍20g,陈皮15g,香附15g,柴胡15g,

枳实15g,半夏15g,延胡索15g,莪术10g,竹茹10g,黄连10g,甘草5g,吴茱萸3g。要先煎以下海螵蛸和煅瓦楞,然后用水煎服,将中药汁液取出来。如果患者腹胀,则将厚朴、大黄加入其中;如果患者胃热,则将龙胆草、焦栀子加入其中;如果患者发生惊悸不安,则将生龙骨、炒酸枣仁等加入其中。每天1剂,每天2次,每剂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1.3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如果患者的烧心、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停药观察没有复发,胃镜检查发现患者具有正常的食管黏膜,则评定为显效;如果患者的烧心、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部分消失,胃镜检查患者食管炎分级降低了至少1级,则评定为有效;如果患者的烧心、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迹象,胃镜检查食管炎分级没有降低,甚至有升高的迹象,则评定为无效[3]。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的过程中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比较,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临床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分析得知,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资料总有效率为70.0%,同时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半年后得知,观察组有3例复发,而对照组有8例复发,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对照组 X2 P 30 30 / /

6(20.0)

5(13.33) / /

21(70.0)

16(53.33) / /

3(10.0) 9(30.0) / /

90.0%

70.0%

5.321

P<0.05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西医认为是由于食管具有异常的运动及其下段括约肌具有异常的功能,伴有胃排空及幽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现阶段,促进胃酸的有效减少、促动力、对粘膜进行有效的保护是西医主要采用的主要方法。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属于“胸痛”、“吐酸”等病症范畴,食管是该病的病位,胃对其起主导作用。中医四逆温胆汤加味中柴胡的主要功效为疏肝解郁,枳实的主要功效为理气消积,白芍的主要功效为养阴柔肝,与柴胡配合能够达到疏肝不伤阴的目的;甘草的主要功效为对诸药进行调和,半夏的主要功效为逆和中止呕等,诸药合用能够达到疏肝解郁、和胃降逆止呕等目的。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的效果,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了在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中医四逆温胆汤加味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1]吴晖,陈朝元,何顺勇.疏降饮对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血VIP、MTL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4):498-500+503.

[2]苏成霞,胡运莲.四逆散合小半夏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11):20-21.

[3]雷军.四逆温胆汤加味为主治肝胃不和型反流行食管炎97例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1):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