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新词小辑
作者:李传鹏
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11年第08期
【向日葵族】
向日葵族会善于发现微小幸福,在“向日葵”族的概念里,敏感与细腻不完全代表着多愁善感,对微小快乐的敏感其实是幸福的来源之一。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能比戏剧更精彩,蕴藏在平淡里的小幸福才更值得珍惜。向日葵族没有太大野心,“知足常乐”一定是他们信奉的座右铭之一。他们相信欲望越少,越容易快乐。无法掌控的事情,带来的压力只能选择承受;可以掌控的事情,他们往往不会主动给自己加压力。 【草莓族】
现今的“草莓族”,多用来形容1981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像草莓一样,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却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烂,不善于团队合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均较上一代差。开始投入职场的“草莓族”,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工作时往往没什么定性,只要有更好玩的工作,或是较高的薪水,就会见异思迁。 【鼠族】
指靠租地下室来生活的一群人,他们大多像老鼠一样生活在地下。因为收入不高,又为了在大城市生活,只能待在地下室。另有同名漫画作品《鼠族》,作品讲述了阿特父母从纳粹大屠杀中逃生的真实经历,曾获得普利策奖项。 【蚁族】
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同名图书《蚁族》就是描述这一群体的读物。 【恐归族】
是对那些在外地工作、不愿意回家过春节的人的概称。在常人眼里,甚至在自己的父母亲人眼里,“恐归族”有那么一点冷血,甚至还容易和不孝牵连在一起,但对“恐归族”来说,恐惧回家实在有太多的理由,其中回家要做的事情太多,假期永远太短;年底各种开销加大,回家过年无疑又是一次“大出血”以及现在过大的春运压力等等都造成了外地工作的人们不愿意回家的主要原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装忙族】
生活在大都市里朝九晚五的的白领们,每天的生活主旋律就是忙碌,似乎不忙就是异类。忙是对自己的一项标榜和包装。“装忙族”是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很忙、实际上却能把偷懒进行得神不知鬼不觉的人们。70%以上的人有过装忙经历,或因要保饭碗,或因面子问题,或因躲避某些人。 【麦兜族】
意指购房阶层的弱势群体。麦兜族的主体是80后的年轻一代,是草根阶层的代表。身为麦兜族,在期待房价降低、政府出台优惠政策的同时,也不能坐等房子,而是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实现自己的购房梦想。 【时彩族】
指的是一群有着相同爱好的网友,通过网络沟通联络的他们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其中多数为公司白领,这些网友大都利用上班工作的闲暇时间干着同样的事情,聊同样的话题,也通过网络购买可以时时开奖的彩票等,除了调节工作状态,也可以算是一种赚取外快的好方法。但因为这个彩票玩法很多,中奖几率比较高,游戏性很强,有些白领反而把应该做的工作放到了一边,严重影响办公效率。老板们直接封杀“时彩族”。 【代排族】
指代人排队并收取一定报酬的人的总称。代排服务多集中在公共服务部门,排队几乎成了中国消费者去银行时的家常便饭。排队现象,说到底是资源有限的一种无奈选择,不是出台什么措施就能够有效解决的。而“代排族”的出现,并不是造成“排队难”的根本原因,恰恰相反,正是“排队难”导致了“代排族”的出现。 【打工族】
应改革开放而出现的一个区别于农民、国企职工、公务员、商人、官员等职业群体的新型人群。即打工的人的统称,主要指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务工的人,是指利用自身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能力与企业老板、机关、政府等建立劳动关系的人,但不属于老板、机关、政府等。 【悲催族】
在天涯杂谈上,有网友用“悲催”一词形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在一篇名为“物价猛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惊现悲催哥”的网帖中,描述了游走在“北上广”大城市所谓“悲催族”的“囧境”——都市“待不住”,家乡也“回不去”,处于一种煎熬的状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途书族】
指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乘坐地铁、公交、火车、飞机时看书。他们随身携带的书,这些人被称为“途书族”。 【恐剩族】
关于“剩女剩男”、“败犬”甚至“圣人”等字样满天飞,说的都是大龄青年的单身情况。背后传达的也是一种对于单身状态的焦虑。现在其中的部分人也不再掩饰,直接将自己称为“恐剩族”,表达的是担心自己步入剩女剩男行列。不仅大龄青年有这种焦虑,一些年纪不大的人也开始被这些方面的情绪困扰。 【吝享族】
是指城市中一类挣钱不多却会享受生活的一类人群,挣钱少,但旅游、购物、时尚生活一样不少,和有钱人一样活得潇洒自在。 【新返乡族】
大城市生存压力引发了一波一波的“返乡潮”,农民工的的现实生活也同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新的返乡之潮已经出现,甚至已经涉及到了企业中高层领导岗位的人。 【选秀赶场族】
指的是一些选秀选手出现在不同卫视的选秀节目中,转战于各种选秀节目以提高出镜率及成功率。大部分网友认为是选手想炒作自己,选秀选手则称选秀是他们的捷径。 【恐会族】
青年渐成“恐会族”,53.6%的人表示日常参会过多。中国政法大学郎佩娟教授指出,当前会风反映出官本位、形式主义、缺乏行政成本意识。 【喜会族】
一些“恐会族”白领感慨接二连三的会议已成职场“隐形宿敌”,但是也有论调称不少人其实暗地里喜欢开会带来的“被重视感”,是为“喜会族”。专家认为,宜丰富会议形式、建立合理的会议机制以提高会议效率及员工参与感。 【都市冷感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喜欢看四格漫画,喜欢说冷笑话,开口必“冷”的一族人。他们从爱说冷笑话起家,一路搜寻最冷的笑话,并且把这些笑点融入了自己的DNA。凡事都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最冷的一面。喜欢玩无厘头的游戏,说起“谁比谁更冷”的话题,他们倒是显出了热情。 【职玩族】
是指白领从事第二职业但把该职业当做一种兴趣来做的一类人群。在一份稳定工作之外谋求第二份感兴趣的职业已经成为白领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职业之外,他们选择了各种“把玩”的副职:既是高科精英,又是娱乐DJ;既是企业职员,又是小店的老板…… 【考空族】
指的是那些想考取空姐的一类人群,厦航选的就大多比较漂亮,南航感觉喜欢大气、干练、成熟稳重的,东航的个子不要求高但一定要有亲和力,国航爱招国字脸的大气女孩,虽然条件比较高、培训费用高,但众多女孩还是一门心思要入围城,被称为考空族。 【自由失业族】
“自由失业族”的出现,是对朝九晚五工作方式的一种挑战,是对传统就业模式的一种革命,它的出现为现代就业找到了另外一种诠释。 【悔丁族】
是指当初的丁克族在大龄时又想怀孕,不得不踏上了尴尬又艰辛的备孕生活。她们曾经是丁克族,后来后悔又想要孩子,她们无一例外地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 【自给族】
指通过自己动手,以自给自足的方式来满足某些生活需求的人。他们在家做馒头面包,发豆芽,做豆腐,做酸奶等。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正在一些家庭悄然流行。在一些美食论坛和群中,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正在一些家庭悄然流行。 【哈证族】
指那些为了考取语言能力或者计算机技能的证书等而投入大量时间的人。他们会考取各种各样的证书来为自己的简历增加砝码。
【坚果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被圈定的是年轻、富有朝气、年龄在24-35岁之间的精英阶层,这群人敢冲、敢闯、坚韧,一如坚果外壳的特质;拥有独到的气质与思想,如同壳上的棱角,锋芒毕露且拥有智慧;好享受美好事物的本性,犹如坚果的内心,与其外表相反,柔软可品。 【职场装老族】
如今,年纪大的扮嫩,年纪轻的装老,职场中人有些让人年龄莫辨了,很多同事的真实年龄完全猜不出。大量白领都道出这一同感,当很多年长的职场人还在羡慕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时,一些年轻人却要竭力标榜超越自身年龄的成熟,我们把他们称为“装老族”。 【乌魂族】
2011年衍生的新词,指的是学历上含金量很高。虽然学历上含金量很高,但是由于睡眠质量不好,每天给别人看到的样子都是非常不精神,对数字不敏感。是上司不重要的人群,可能是被炒或者炒老板的白领人群。 【偷听族】
网络上年轻人风行“偷听族”,他们热衷于将生活中“偷听”来的内容贴在“偷听论坛”或者“偷听网站”上。 【独一族】
“一个人去看电影,一个人去购物,一个人的旅行”的独立生活理念越来越多被年轻人所接受。他们被称为“独一族”。 【晒爱族】
指的是把过去那些或真或假陈年情事虚构杜撰拿出来反复炫耀,以此来证明自身魅力。晒爱族有性情派、感觉派、风流派、情圣派,这些晒爱族体现了他们不自信的心理状态。 【背黑族】
来源于“背黑锅”一词,指的是代人受委屈、替人受冤屈并以此获利的族群。“你乱说,我替你背黑锅”,一些博主在其微博内打出了“为名人不当言论背黑锅”的广告。近来越来越多的名人“微博危机”让他们产生了借此赚钱的“灵感”,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背黑”一族的市场可能并不大。 【假婚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般是指只举办了婚礼而没领结婚证的事实婚姻。但在21世纪的今天,主要是指为了规避高房价引发的房贷新政而进行房屋买卖的族群。 【背房族】
是指借用自己的名义帮他人按揭买房,并从中收取一定报酬的人。这种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容易引起法律纠纷。 【4050族】
指的是年龄在40岁—50岁之间的人群,特点是年龄偏大、体力偏弱、学历偏低、存款偏少、工作难找,在劳动力市场许多4050族农民工表示招聘企业大都嫌他们年龄大,使得这部分人失望而归。 【恐聚族】
与同学老友聚会,和同事家庭聚餐,各种各样的“相聚”随着春节的脚步悄然而至。而近年来以往聚会中轻松愉悦的气氛逐渐被互相攀比所吞噬,众多职场人对聚会越来越心灰意冷,甚至产生了恐惧的心理。职场人在进一步变成畏惧高密度春节聚会的职场“恐聚族”。 【玫瑰族】
是指长期未能就业的毕业生随处可见,他们学习成绩优异却找不到工作,就像玫瑰一样,外表华丽但内藏荆棘。 【骑墙族】
是指手握数家用人单位的录用意向通知,却难以决断何去何从,于是在网上发出令人眼红的“求助帖”以求帮助决断的一个群族。教育界人士认为,这样的求职骑墙族缺乏清醒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适合自己的工作才应该是最好的。 【媚皮族】
是Mappie的音译,形容社会上正在崛起的一部分五六十岁、仍然活跃的、追寻乐趣的人们。
【反上班族】
是一种新兴的自主创业群体——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能力、信息、技术、经验以及其他资本因素自己创办实业。他(她)们自己当老板,倡导“能活就好”的职业理念,通过另一途径实现自我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蹭校族】
近年来,到大学里“蹭饭”的校外人员越来越多。有专家称,“蹭饭”现象是物价飞涨的产物。高校食堂的菜价相对较低,对校外人员有很强的吸引力。其实,“蹭校族”不仅仅去高校里“蹭饭”,蹭课、蹭宿舍、蹭操场、蹭自习室的社会人员也不少。 【孤族】
是日本社会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族群——他们由众多离异或丧偶、乃至一直未婚的中老年组成,有的为了能找到余生的伴侣而不懈地寻找婚介信息,更多的则是在没人知道的地方孤独地离开人世。 【PL族】
一个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逐渐衍生出来的新族群,P代表完美(perfection)、L代表休闲(leisure)与慢生活(low life)。他们有着聪明的头脑、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非常注重休闲的慢生活方式并力求精致完美;他们追求倡导的生活品质是时尚、奢华、智能、舒适、休闲。 【比薪族】
到了年底一些白领在网络论坛上匿名“揭秘”自己一年来的收入状况,罗列包括基本工资、职务补贴、工资津贴、奖金、通讯补贴等信息,一股“比薪风暴”悄然横扫写字楼,相伴而来的是一些白领因“心理不平衡”而引发辞职冲动。 【爱堵族】
有人一遇堵车就着急火攻心,俗称“路怒族”;有人一堵车就兴高采烈,这些人被称为“爱堵族”。“开车+iphone”、“边开车边微博”、“堵车+打僵尸”,很多网友表示堵车时曾做过这样的事。
【团居族】
在某些城市,亲朋好友们为了互相有个照应、多增加来往,而同择一地段或者同一小区互相挨在一块儿居住,形成一个团队,一个聚居区域,这种现象被称作“团居”现象。 【211蚁族】
毕业于“211”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成为蚁族,由10.8%上升到28.9%,占到近三成。这一数据说明,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成为“蚁族”的几率加大,原来人们印象中的“好学生”,找工作也变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愈发艰难,研究生学历的“蚁族”由2009年的1.6%,增加到2010年的7.2%。从专业分布看,“蚁族”大多分布在工学、医学、经济、管理等近年被认为相对热门的专业。 【铁丁族】
铁丁族,即坚定的丁克族。指坚决不生养子女的人。 【傍傍族】
“傍”是依靠的意思,广义上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的,人不能离开“关系”而独立存在,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也确实需要彼此依赖于各种社会“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傍傍族”的行为无可厚非,但如果人人都要去傍,事事都要去傍,那么还有谁会去奋斗和创新?
【零家务族】
是指因为工作忙无暇顾及家务,或者因自小被父母娇惯,在成长过程中将许多时间与精力用之于学习,没有做家务习惯的群体,一般以80后居多。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80后花钱雇人做家务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并且越来越受到青年人的追捧,进而成为一种新时尚。比较起收入,花费在家务助理身上的钱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进修、交际、娱乐、健身,为以后的工作做积累。 【掏空族】
是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为了保住自己目前的职位,不得不将智慧、激情、创意、动力等“内存”消耗在职场上,全身心地奋力打拼,迫于生活节奏无暇及时“充电”,而慢慢地濒临被社会淘汰的人。都市“掏空族”就是如今快节奏社会生活下的精神牺牲品。 【慢旅族】
他们讲究一种放松的心态,追求闲庭信步中的精神的愉悦,与通常的旅行者不同的是,他们有计划地选择较慢的交通工具旅行,放弃搭乘飞机旅行,也不会选择去远途的地方做短暂停留。他们更愿意选择火车、公交车、货轮甚至自行车等慢条斯理的旅行工具。他们想要充分享受没有压力的自由旅途,不喜欢匆忙赶赴某一目的地的感觉。 【悭钱族】
“悭钱”在粤语中即省钱的意思,随着市民的生活必需品“涨价进行时”正齐齐上演,催生了“悭钱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御宅族】
御宅原指热衷及博精于动画、漫画及电脑游戏(ACG)的人,而现在一般泛指热衷于次文化并对该文化有极深入的了解的人。该词目前在日本已普遍为各界人士使用而趋于中性,其中也有以自己身为御宅族为傲的人。而对于欧美地区的日本动漫迷来说,这词语的褒贬感觉因人而异。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