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东中部经验 寿光市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杨万花 (中共寿光市委党校【摘山东寿光262700) 要】本文介绍了寿光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措施。即:加强意识文明建设,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加强产业文明建设, 为生态文明提供物质基础;加强环境文明建设,抓好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加强制度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提供保障。 【关键词】寿光市;生态文明建设;措施 多年来,寿光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在全国率先实行了蔬菜质量编码试点,对蔬 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今年6月,被正式授予“国家生态 菜生产实行“身份证”识别,做到了生产有记录、产品能查询、质量 市”称号,其生态建设水平已处于全国前列。措施如下: 可追溯。 一、加强意识文明建设,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3、建设培育提升三产,突出打造生态产业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更新的程度,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 寿光市坚持金融服务业、现代商贸业、市场流通业、现代物流 速度。寿光市不断广泛进行生态宣传,提高全民生态意识以争创国 业、生态旅游业、新兴服务业“六业并举”,大力发展三产聚集区。 家生态文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为契机,加快 寿光市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业独树一帜,全面提升“魅力菜乡・生态 资金、政策支持,推动生态开发。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群众 寿光”旅游品牌。成功打造了农业田园风光游、生态观光逍遥游、 文化生活,倡树社会文明新风。 滨海湿地休闲游三条精品线路,建设提升了林海生态博览园(国家 二、加强产业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提供物质基础 AAAA级)、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暨生态农业观光园(国家AAA级) 生态文明的物质生产就是进行生态产业的建设。生态产业包 两大景区,“菜乡之旅”品牌效应得到明显提高。 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寿光市不断加快发展生态农 三、加强环境文明建设,抓好生态文明的主阵地 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保护的灵魂,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 1、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 主阵地。五年以来,寿光市累计投入60亿元用于生态环保建设,环 第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 境质量明显好转,先后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和“国家生态市” 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不断加快工 称号。 1、以污染减排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业立市向工业强市的战略转变,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 耗低、产出高的行业,把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热电产业列 2010年以来,先后实施了106项治污减排工程,5处污水处理 入本市主导产业,推动重点企业尽快做大做强,提升产业层次和水 厂;建成了8处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和13家重点脱硫工程,配套完 平。 善了14处镇街污水收集管网,全市雨污管网总长度达到540公里; 第二,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培育生态工业。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树立“大环卫”的理念,大力推行环卫一体化。 2、以严格执法为重点,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 必须抓载体建设,将园区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战场,拓展市工业 新的发展领域和空间,加快促进新兴产业、生态海洋化工等全市主 严格环境执法,不定期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 导优势产业集聚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完善区域产业功能,推动 专项行动,对919家存在问题的企业实施了分类处置,关停137家, 对过境河流 新兴产业集聚,淘汰落后产能和装备工艺,应用新技术更新高端设 停产治理73家,限期整改709家。加强过境河流监管,备,开发新产品,让老产业焕发青春,为“转调创”提供基础条件。 定期监测,为环境执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加大了对重点河流 第三,注重对传统工业经济的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的监管和综合治理,保证了沿途镇村的禽畜和灌溉用水。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通过清洁生产和循环 3、以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控制农村面源污染 经济等实践模式尽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大力推广生态化养殖模式,按照“养猪一沼气一大棚”一体化 第四,形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科技支 生产,目前全市已建成3700多个沼气池,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 撑体系。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产业的产生依赖于生态化的 便综合利用率。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养殖区,对严重污染水体的 技术体系。寿光市工业技术创新载体不断完善。为鼓励企业不断 水产养殖场所进行全面清理和整顿,加强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 自主创新,每年出资5000万元,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 防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指导、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支持研发平台和产业化项目建设。 实施秸杆还田、秸杆沼气,加快实现农村垃圾处理和改水改厕进度。 2、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4、以增创绿色为重点,巩固国家生态市创建成果 第一,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优质产业。首先,健全标准体 系。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重点围绕农产品 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针对蔬菜、水果、畜牧等支柱产业,以 市场为导向,抓住主导产品,目前已制定了7大类150多项农业地 方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基本消灭了无标生产、无标流通、无标销售 的现象。 其次,严格基地认定。目前有40处、超过2O万亩的优质菜果 基地获得了农业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2013上半年,新 申报绿色蔬菜园区l3个,绿色食品8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个。 被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 再次,全程质量检测。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先 后投资3000万元建立了寿光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投资500万 建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视频监控与信息管理平台。探索建立了蔬 一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强农村饮用水的管理;合理规划 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使寿光市受保护的国土面积达到 15%以上。积极争创环境优美乡镇,14个镇街创国家环境优美乡镇, 三元朱村被评为首批“全国生态文化村”;3处景区被评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绿色创建取得一定成效。 四、加强制度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提供保障 1、搞好生态文明规划制度建设 寿光市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作用,积极推动城乡生态文明一体 化进程。2006年编制了《寿光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了 ̄2010— 2015年生态文明一体化规划实施方案》,将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功能 布局、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和素质提升一体化发展。2013年1O月 13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工作正式启动。 2、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下转第25页) 52一 《新西部》2014.26期 民族地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策略 西部社会 以人为本是价值观教育中以一贯之的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价 值观实践中判断正确的价值目标、价值手段及评价标准,纠正价值 值观教育要想实现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目的,必须坚持以学 观的偏差。创新榜样教育法。我们的时代所孕育出来的英雄、模范 生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要坚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和先进人物在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起着很好的榜样作用。但是对 鼓舞学生、鞭策学生,又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 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提高,使学生在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中提高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坚持价值取向的~元性和多元性统一的原则。价值观是因人而异 的,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既要求坚信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共产 主义的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中国梦的实现,形成全 社会统一的一元价值取向,同时又要注意共同价值目标下个人所具 有的价值选择的多种可能性和确立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相对独立 性,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要坚持个体价值取向与集体价值取向相 统一的原则。个体价值与集体价值是统一的,个体价值观是集体价 值观的基础,集体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的归宿。价值观教育中允许 作为价值主体的学生个体的价值理想和追求,培养学生个体成熟的 价值观,使集体的价值理想成为个体的价值关怀。同时使学生懂得 个体的价值取向与集体价值取向相统一,才能实现个体的价值理想。 3、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来说最直接影响的莫过于高校教师。因此,教师要敬业爱岗、 严谨治学、无私奉献、勇于创新,以高尚的思想境界,宽广的胸怀、渊 博的知识来增加人格魅力,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创新环境教育法,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树立起着 催化作用。要创建与社会文化衔接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要体 现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 完善的人格,使学生在优雅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浓郁的学 术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中陶冶情操,使大学生所形成的价值观为社 会所接受。 【参考文献】 社,2003.1l2. . [1]刘书林主编.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2]史蓉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 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 创新实践教育方法。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价值观教育的 【作者简介】 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参与和体验的过程,是获得一种精神、一种立场 的不懈追求的实践过程。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 金春姬(1962一)女,朝鲜族,延边大学护理学院教授,研究方 实践中一方面加深对人生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在价 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上接第17页) [41程湘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学习十八大报告关 响,同时也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前,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工作的重点,因此新西部的建设也应当 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答问[J].生态文化,2012.06.4-6. 紧跟国家的步伐,响应国家的各项政策方针,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 -15]房红红,孙世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建 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西 设的启示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l3.04.86— 部地区的独特的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争取早 9O.日建成美丽和谐的新西部。 [6]方文,杨玲,杨云.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对建设美 【参考文献】 [1]袁涛.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研究[D].兰州 交通大学,2013. -123邓小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867— 868. 丽中国的启示[J].民族论坛,2013.12.76-79. [7]丁利娟.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对构建“美丽中国”的启示 [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90—93. 【作者简介】 杨莉(1964一)女,云南昆明人,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 [3] 鄂平玲.奏响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新乐章——专 教授.访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中科院研究员王如松[J].环境保护, 2007.21.37—39. 吕倩如(1989一)女,陕西西安人,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上接第29页) 安的知名度,使平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具影响力和魅力,并借 调动全社会保护、开发历史文化遗存的热情,逐步形成市场化的保 护开发机制。 此推动平安旅游业的发展。 2、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开发力度 积极借鉴文化旅游发达地区成功开发利用历史遗迹的经验,在 保护的基础上加大旅游开发投入,通过做大旅游及周边产业蛋糕, 引导群众加快发展经济,同时重视历史文化、自觉保护历史文化。 3、建立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机制 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人文景点保护、开发、建设协调机制,明晰 分历史文化名人及遗存产权归属,实行统一管理,形成保护和建设 历史文化名人遗迹的良性运转体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政府牵 【参考文献】 [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第二版)一文化遗产和历 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293— 306. [2]颜胜强.浅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西山建筑,2006(01). 【作者简介】 宋莉(1982一),河南人,中级职称 头,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非物质文化产业化开发, (上接第52页) 完善体制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是构建多元投 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入机制。二是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和完善奖惩机制。有力地促进了 《新西部》2014.26期 一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