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堤头镇第五小学 三年级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 【学习重难点】
1、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 2、有条理地复述课文,内化积累课文语言。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初读课文,学会生字,了解狼和鹿之间的关系,对比认识凯巴伯森林前后的景象。
【自学·交流·展示】 一、解题
1、谈谈你对“狼”“鹿”的认识。 狼: 鹿:
2、想象关系:这两种动物出现在一起,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在它们中间加个字来表示。(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掌握生字
一类字:认读、书写、组词
凯 葱 捕 杀 其 饥 退 惨 染 旦
二类字:认读 贪婪 下毒手 大约 哀嚎 繁殖 灌木 蔓延 妖魔 威胁 毁灭 祸首
多音字:提防 血泊 (多音字要能说出另外的读音 )
3、分自然段读通课文,说说课文每一段讲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对比认识变化。
1、默读课文 , 找出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 2、交流讨论两组句子
(1)交流:①一百多年以前,„„ ②整个森林像着了火„„ (2)品析对比
a品味词句。读一读句子,圈出反映此时森林特点的词语读一读。 b想象情景,感情朗读 。 c 认识变化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那么美好、安宁、和谐,可是二十五年后好多的绿色却被枯黄所代替,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呢?
d对比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两段话,把你的体会表现出来。 4、激疑,提出问题
了解了森林前后的变化,此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作业】
1、写习字册,抄写词语
2、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品读课文,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懂得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有条理复述课文 【自学·交流·展示】
一、品读课文,寻找根源。
是什么促使森林25年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一)原因之一 :( ) 读第二自然段
人们为什么要捕杀狼?当地居民是怎样捕杀狼的? (二)原因之二 : ( ) 读第三自然段
鹿的大量繁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狼被捕杀前后,鹿自身的灾难有什么变化?
鹿在数量上有哪些变化?(四千——十万——八千) (三)原因之三 : ( ) 再读第二、三自然段,深入思考。 三、对照感悟,明白事理。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想象说话:
看到整个森林像着了火,绿色在迅速消退,枯黄在不断蔓延,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①人们如梦初醒„„(②鹿群恍然大悟„„③狼群感慨万分„„)请选择其中一个为开头想象说话。
(2) 理解“功臣”“祸首”的含义
“功臣”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功臣”指谁?为什么贪婪可恶的狼却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祸首”是什么意思?这里的“祸首”指谁?为什么美丽可爱的鹿却是森林 的“祸首”? (3)、练习复述
a画图表示三者关系
b用“因为„„所以„„”说话强化三者关系 (4)、深入探究 联系前面找到的环境被破坏的原因,你认为真正的“祸首”应该是谁?
2、补充资料
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出于保护鹿而出台这一政策,大量捕杀狼,谁知事与愿违,痛心不已,事后罗斯福总统又下令在凯巴伯森林放回几只狼。 【拓展延伸】 1、练习复述课文
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2、明理“生态平衡”
生物间有平衡关系,就像一架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如果没有外界干扰,他们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 《狼和鹿》这篇课文就是一幕惨痛的悲剧,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
3、交流有关破坏或者保护生态平衡的例子。 4、学了课文,交流了那么多事例,谈谈你的感想 【作业】 1、写话
面对被破坏的森林,觉醒的人们(包括我们)有什么话要说?请 写一写。
2、生活实践
调查了解身边破坏生态平衡的人和事,并用做警示牌、环保小报 的方式阻止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