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外科手术实验报告

来源:小奈知识网


外科手术实验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实验一 外科手术器械及其使用

【学习目的和要求】

1.认识常用的手术器械。

2.掌握外科常用器械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能。 3.掌握常用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 【器材】

手术刀、手术剪、血管钳、手术镊、持针钳、拉钩、缝合针和缝合线等。 一、手术刀 1.种类

有固定刀柄手术刀和活动刀柄手术刀两种。活动刀柄手术刀常用,由刀柄和刀片两部分组成。

2.执刀的姿势

①指压式②执笔式③全握式④反挑式

3.用途

①锐性分离(如切割);②钝性分离(用刀柄分离组织);③代替线剪切断缝线,代替手术剪切开腹膜等。主要用于锐性分离。

4.使用时注意事项

①用刀刃的突出部分切割;②用力要适当;③避免用刀尖插入深部看不见的组织,以免造成副损伤;④握刀柄的位置要适当,过低妨碍视线,过高控制不稳,影响操作。

二、手术剪 1.种类

分为组织剪和线剪两种。

①组织剪:用于剪断组织。其尖端较薄,剪刃锐利。分大小、长短、弯直等种类,直剪用于浅部操作,弯剪用于深部操作,使手和剪刀柄不妨碍视线。

②剪线剪:用于剪断缝线。剪线剪前端钝而直,刃较厚,一侧刃尖部有一弧形凹陷,剪线时将缝线放于此处。

三、手术镊 1.种类

根据手术镊的尖端是否有齿分为有齿镊(鼠齿镊)和无齿镊(平镊)两种。

2.用途

用于夹持、稳定或提起组织以利切开和缝合等操作。 四、止血钳 1.种类

①分直、弯两种②分大、中、小号,③蚊式止血钳④有齿止血钳⑤“无损伤”血管钳,

2.用途

①夹出血点和血管止血;②钝性分离组织;③牵引缝线。不要用它夹皮肤、脏器和脆弱组织,防止损伤组织。

五、持针钳

1.种类 分为握式持针器和钳式持针器两种。

2.用途 用于夹持缝针缝合组织。缝针应夹在持针器的前端,夹缝针的中后1/3交界处,针尖向上倾斜30度左右,缝线应重叠1/3,以便于操作。

六、缝合针

1.种类 ①有眼缝合针,无眼缝合针。②根据缝合针的形状,缝合针又分为直针,1/2弧形,3/8弧形③根据缝合针前端的形状,缝合针分圆锥形和三角形二种。

2.用途 用于缝合组织。

实验二 外科打结法

【学习目的和要求】

1.学会外科手术中的三种打结法。 2.掌握正确外科打结法的技巧。 3.了解打结时的注意事项。

4.掌握手术中的剪线和外科拆线的方法。

【器材】 示教细绳、持针钳、血管钳、丝线卷、线剪。 1.结的种类

有方结、三叠结和外科结三种。

①方结:又叫平结,由两个方向相反的结组成,是手术中最常用的结,用于各种缝合时的打结和结扎小的血管。方结不易滑脱。

②三叠结:又叫加强结,是在方结的基础上再加一个结,共3个结,第3个结的方向与第1个结相同。三叠结比较牢固,结扎后不易松脱,常用于大血管和肠线的结扎。

③外科结:打第一个结时绕两次,然后再打第二个结。第一个结绕两次使缝线的摩擦面增大,打第二个结时第一个结不易松脱。外科结牢固可靠,多用于大血管、张力较大的组织和皮肤缝合。

此外,在打结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结,常见的错误结有假结和滑结两种。

①假结:打结时两结方向相同即可打成假结。假结易松脱,要避免打此结。

②滑结;打方结时,两结方向虽然相反,但两手用力不均,只拉紧一根缝线,形成滑结。滑结易松脱,要避免打此结。

2.打结的方法

常用的有单手打结、双手打结和器械打结三种。 3.打结注意事项

①打结时两手拿线的两个末端,并且两侧线应等长。

②收紧缝线时要求三点成一直线,即左、右手的用力点和结扎点成一直线,不可成角上提,否则结扎点容易撕脱。

③第一个结和第二个结的方向应相反。 ④两手应用力均匀。

⑤深部打结时,最好一手食指伸到结旁以指尖顶住一根线,另一手握另一根缝线缓慢拉紧,否则易松脱。

4.剪线

①剪线方法:术者打结完毕后,将双线尾提起稍偏向术者的左侧,对面助手用稍张开的剪刀沿拉紧的结扎线向下滑至结处,再将剪刀稍向上倾斜,然后剪断。倾斜的角度取决于要留线头的长短。

②留线头的长度:丝线,皮肤留5mm,皮下留1 mm,较大血管留3 mm,肠线留5 mm,不锈钢丝留5~10 mm,将钢丝头扭转。

实验三 缝合

【学习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组织缝合方法。 2.掌握正确组织缝合的技巧。 3.了解组织缝合时的注意事项。 【器材】

血管钳、手术镊、缝合针和缝合线、持针钳等。 1.对接缝合

⑴单纯间断缝合:又称结节缝合,是最常用的缝合方法;适用于皮肤、皮下、筋膜、腹膜、血管、神经、胃肠道等的缝合。

优点:①操作简便、迅速;②即使个别缝线断裂,其他缝线不受影响,整个创面不会裂开;③如果切口感染,可将少数缝线拆除排液。

缺点:使用缝线较多。

⑵单纯连续缝合:是用一条长缝线连续地缝合一个切口;用于腹膜、胃肠道、子宫和膀胱的缝合,很少用于皮肤和皮下缝合。

优点:节省缝线,密闭性好。 ⑶连续锁边缝合

①缝合方法与单纯连续缝合法相似,只是在缝合时将缝线交锁;②这种缝合能使每一针缝线在进行下一次缝合前得以固定;③多用于薄而活动性较大的部位(皮肤)缝合。缺点:一处缝线断裂,全部缝线松脱,使切口裂开。

⑷表皮下缝合

①又称真皮缝合,美容缝合,适用于小动物;②缝合时,缝针在切口一侧的真皮穿过,再从另一侧真皮穿出,打结,用连续水平褥式缝合平行切口缝合,最后在真皮下打结;③一般用可吸收缝合材料。 优点:皮肤无普通缝合针孔的瘢痕。

缺点:有连续缝合的缺点,张力强度较差。

⑸十字缝合

①结节缝合法连缝两针,然后打结,缝线在切口上交叉呈“X” 形或“十”字形;②用于张力较大的皮肤缝合。 ⑹压挤缝合

①适用于犬猫肠管吻合时的单层间断缝合;②压挤缝合法是将肠管的浆膜和肌层分别相对接,粘膜和粘膜下层内翻,使肠管密切对接,防止液体漏出和保持正常的肠腔容积。

2.内翻缝合

用于胃肠、子宫、膀胱等空腔脏器的缝合。 ⑴伦勃特(Lembert)氏缝合法

又称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是胃肠手术的传统缝合方法,缝合浆肌层,不单用,应先全层缝合胃肠道,然后用此法缝合浆肌层。伦勃特氏缝合法分为间断和连续两种,常用间断伦勃特氏缝合法。

①间断伦勃特氏缝合法

缝线分别穿过切口两侧浆肌层,然后打结,使部分浆膜内翻对合。此缝合方法用于胃肠道的外层缝合。

②连续伦勃特氏缝合法

第一针缝合和打结操作同间断伦勃特氏缝合法,然后用同一缝线进行连续浆肌层缝合,最后留线尾,在切口一侧打结。用途同间断法。

⑵库兴(Cushing)氏缝合法

又称连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也是浆肌层缝合。第一针缝合和打结操作同间断伦勃特氏缝合法,即先在切口一端做一浆肌层间断内翻缝合,然后用同一缝线平行于切口做浆肌层连续缝合至切口另一端(与表皮下缝合相似)。常用于胃、膀胱和子宫浆肌层缝合。 ⑶康乃尔(Connel)氏缝合法

与库兴氏缝合法相同,仅在缝合时缝针贯穿全层组织。可用于胃、肠和子宫的缝合,用的比较少。 ⑷荷包缝合

即连续环状浆肌层缝合。主要用于①比较小的胃肠穿孔的缝合;②胃、肠及膀胱造瘘管固定时的缝合;③肛门的假缝合(术前);④直肠脱垂还纳后的缝合,不收紧,小动物留一指通过。

内翻缝合方法中只有康乃尔氏缝合法缝合全层,其余都是缝合浆肌层。 3.张力缝合

⑴间断垂直褥式缝合

①距创缘8mm处做一结节缝合不打结,然后针于同侧距创缘4mm处刺入皮肤,越过切口到对侧穿出皮肤,打结;②缝合时要求第二针刺入真皮下,使切口皮肤不外翻;③针距5mm;④用于张力较大的皮肤缝合。

⑵间断水平褥式缝合

又称纽孔状缝合,“U”形缝合。①距创缘2~3mm做一结节缝合不打结,针平行切口向前8mm做第二个结节缝合,打结;②针距4mm;③适用于血管和腹膜的缝合。 ⑶近远—远近缝合

优点:创缘对合良好,具有一定抗张力强度。缺点:需线较多,费时多。

组织缝合的注意事项

1.缝合时要尽量减少缝线的用量; 2.缝合时应松紧适度,针距一致; 3.尽量用间断缝合,少用连续缝合;

4.缝合时缝针呈直角刺入组织,拔针时按针的弧度和方向拔出; 5.缝合皮肤时应防止内翻,缝皮下时不要留死腔; 6.缝腹膜时不要将腹内脏器缝在腹膜上;

7.空腔脏器缝合后要求闭合性好,不漏气不透水,不能让内容物溢入腹腔,不能使内腔过于狭窄。

实验四包扎法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绷带的种类。

2.掌握几种常用的卷轴绷带包扎法。

2.练习夹板绷带与石膏绷带的装置与拆除。

【器材】纱布、医用脱脂棉、卷轴绷带、石膏绷带、胶带等

一、包扎法的概念与种类

一、种类

根据敷料和绷带的性质及其用法不同,包扎法分为以下4种: 1.干绷带法2.湿绷带法3.生物学敷法4.硬绷带法 二、包扎材料

1.敷料 ①纱布:②海绵纱布:③棉花:

2.绷带 ①卷轴绷带:多用纱布制成,用途最广;②复绷带;③夹板绷带;④支架绷带;⑤石膏绷带。

二、卷轴绷带

通常称为绷带或卷轴带,用卷绷带机卷成。 一、卷轴绷带的种类

1.纱布绷带:2.棉布绷带: 3.弹力绷带: 4.胶带: 二、基本包扎法

绷带多用于家畜四肢、尾部、头部和角的包扎。卷轴绷带的基本包扎法有5种。 1.环形包扎法2.螺旋形包扎法3.折转包扎法4.蛇形包扎5.交叉包扎法

三、 复绷带和夹板绷带

一、复绷带

1.复绷带:是按家畜身体一定部位的形状而缝制的双层布,在布上缝合若干布条以便打结固定。包括眼绷带、喉绷带、耆甲绷带、前胸绷带、背腰绷带和腹绷带。

二、夹板绷带

1.夹板绷带:夹板绷带由衬垫、夹板和固定材料构成,是借助于夹板保持患部安静,避免加重损伤的具有制动作用的绷带。

2.夹板绷带的种类

分为临时夹板绷带和预制夹板绷带两种。 三、支架绷带

是在绷带内有作为固定敷料的支持装置的绷带,用套有橡皮管的软金属构成支架借以固定敷料。

小动物四肢常用改良托马斯氏支架绷带。

四、 硬化绷带

硬化绷带主要指石膏绷带。 一、石膏绷带的装置方法

根据放衬垫的多少石膏绷带可分为无衬垫和有衬垫两种,有衬垫石膏绷带应用衬垫较多,常用,其装置方法如下:

1.骨折复位后,清除皮肤上的污物,患肢先用脱脂棉衬垫包裹,然后再松松地包一层纱布绷带,范围要超出装石膏绷带的预定范围;

2.将石膏绷带轻轻横放到盛有37℃~40℃左右的温水盆内,使整个绷带卷全被淹没,待气泡出完后,两手握石膏绷带的两端取出,用两手掌轻轻对挤,挤去多余的水分;

3.从病肢的下端先做一圈环形包扎,然后作螺旋形包扎向上缠绕,直至预定的部位,每一圈石膏绷带应盖住前一圈石膏绷带的上1/3。每缠一圈绷带后都要均匀涂抹石膏泥,使绷带紧密结合;

4.大动物缠绕6~8层,小动物2~4层;

5.包扎最后一层后,将衬垫两端向外翻转,包住石膏绷带的边缘,最后在石膏绷带表面涂石膏泥;

6.为加速石膏绷带的硬化,可用电吹风机吹干。

马、骡四肢装石膏绷带应从蹄匣部开始,否则易造成蹄冠褥疮。犬、猫从第二、四指近端开始。

二、注意事项

1.打石膏绷带前要备齐物品;

2.病畜必须保定确实,必要时全麻或局麻;

3.装置前必须准确整复患肢,最好拍X光片检查; 4.长骨骨折时,石膏绷带的长度应超过上下2个关节;

5.骨折后尽早包扎石膏绷带(3天内包扎,局部肿胀第3天最重,7天后减轻)。 6.缠绕时要松紧适度,一般以在石膏绷带两端能插入一手指为宜;缠绕的基本方法是把石膏绷带“贴上去”,而不是“拉紧了缠上去”,每层应力求平整;

7.未硬化的石膏绷带不要用手指压,以免向下凹陷压迫组织; 8.包扎最后一层后,应将衬垫的两端外翻;

9. 包扎后在石膏绷带表面涂石膏泥,使其光滑平整;

10.最后在石膏绷带上注明装置和拆除石膏绷带的日期,并尽可能标记出骨折线。 三、石膏绷带的拆除

一般大家畜6~8周拆除,小动物3~4周拆除。

拆除方法:先用双氧水、热醋或饱和食盐水在石膏夹表面划好拆除线,使之软化,然后沿拆除线用石膏刀切开、石膏锯锯开或石膏剪逐层剪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