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阅读理解怎么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技巧

来源:小奈知识网


阅读理解:怎样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技巧

一、基础知识

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看看文章主要围绕什么来写的。

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合并结构段的意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结构段就是指一篇文章把讲述相同意思的自然段合并在一起,

也就是理清文章的写作的顺序或脉络。再根据结构段所描述的内容,总览全篇文章,抓住主要的,去掉次要的,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紧扣课题,串联问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抓住每个自然段中的“中心句”串联大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先在文中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再把每个中心句串联起来,就是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了。)

二、典例剖析 我总想着那件事

滴答、滴答……”床前的小闹钟不紧不慢地走着。我在床上躺了很久了,却怎么也睡不着。我翻来覆去,心中总想着那件事。

此时,已是深夜十一点半了。风哥哥正吹着轻柔的口哨,星星正眨着它那水汪汪的大眼睛,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大地,整条马路十分的寂静。

我总想着白天发生的那件事。

两条雪白的小狗正在过马路,突然,一辆风驰电擎般的吉普车如一支离弦的箭飞奔而来。“吱……”随着一个紧急刹车的声音,一条小狗本能地躲开了,另一条却倒在了血泊中。我想,那条有幸逃脱的小狗是幸运的,它有权选择独自逃向远方。马路上依然车来车往,“汪汪……”那条狗叫着向这条不幸的小狗跑来。这条有幸从死神手里逃脱的小狗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它的举动和我想的恰恰相反。它眼里闪着泪花,用它那粉嘟嘟的小舌头拼命而又温柔地舔着那条不幸的小狗。它一遍一遍地舔着,好像在努力地想救回它。一串串泪珠从它的眼里滚落下来----它哭了!它蹲坐在马路中间,用自己那娇小的身体护住自己的同伴。许多的好心人不忍再看,更怕来来来往往的车又伤到了它。有人试着想带它离开这危险地带,可是人们一靠近,小狗就气势汹汹地吼叫起来,好像在说:“别靠近我的小伙伴,否则别怪我对你不客气!”没办法,人们只好强行将那条不幸的小狗抱到路边,又想尽办法想让这条小狗离开,可是它还是执意不肯离去。就这样,它一直在不幸的小狗身边趴着,很久很久,很久很久。

小狗不顾自己的生死在伤亡的同伴身边不离不弃,是多么的令人感动!相比那些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甚至开车撞了人又逃走的人,小狗的行为更值得人敬重!想着想着,我进入了梦乡,在我的梦里,两条小狗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1、文章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总想着那件事》答题思路1、本题是对分析写作顺序的考查。文章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法?做此类型题目时,我们首先要想到叙述方法有几种:顺叙、倒叙、插叙平叙。那么这个文段开头“我在床上躺了很久了,却怎么也睡不着。我翻来覆去,心中总想着那件事……”便可知倒叙的叙述方式。

2、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理解概括能力的考查。解题步骤:①通读并读懂要求概括的文段。②找出记叙的要素,理清情节的发展过程。③根据要求作答。

概括主要内容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什么人+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概括主要内容,其前提是要熟读文章,对整篇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抓住主要的,去掉次要的,就能概括出来。

三、高效训练

选文1 小巷“历程”

天热得厉害,空气象团火,烤得柏油路软绵绵的。我拐进一条小巷。巷子不长,地上散扔着许多西瓜皮。这里背阴,还有一丝穿堂风。我放慢脚步,息一息浑身的燥热。

“哧溜——”,前面不远,西瓜皮托着一双高跟皮凉鞋,溜冰似的滑了出去。跌倒的是一个穿银灰色旗袍裙的中年妇女,她飞快地从地上跳了起来。我急忙收回目光,低头点香烟。我知道,她一定会涨红了脸,回头张望⋯⋯

她又朝前走了,腿有点瘸,可能还忍着痛。她放心了——没人嘲笑她。我怀着为人做件好事的轻松感,目送那女的走出小巷,拐了弯。

人的修养和道德有时候会体现在一些极细微的地方⋯⋯我遐想。

突然,“哧溜——”,这回轮到我了。谁让我放松了对西瓜皮的警惕,我摔了个四脚朝天。也许没人看到⋯⋯闪进我思维的第一个念头竟然也是这。可是,身后立即传来了清脆的笑声。我扭头一看,三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走进了小巷。她们正对着我指手画脚:“嘻嘻、嗬嗬、哈哈⋯⋯”其中一个穿连衣裙的笑得直不起腰来。我费力地爬起身。踝关节可能扭伤了,钻心地痛。但我强忍着,在一片可恶的嗤笑声中一拐一拐地朝巷口走去。心中不免愤愤然。

“哧溜——啪!”机会来了,报复吧!伴着尖叫,一个窈窕的身躯滑倒了。而且正是刚才笑我笑得最放肆的那一位。我想笑,想大笑,想对着她那撕破了的连衣裙笑个痛快。可是我没能笑出声来。她们向我投来羞赧的一瞥。

我返身走回小巷,开始艰难地、一块一块地拾起西瓜皮。

1、题目“小巷‘历程’”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2 薄书读厚,厚书读薄

张广厚,我国当代著名的数学家。他和杨乐合作在函数研究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首先发现了高等数学领域中函数值中“亏值”和“奇异方向”之间的具体联系,因此而跨入世界著名数学家的行列。那么,他是不是一生下来就具有超人的数学天赋呢?

原来并非如此,张广厚小时候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结果,连中学也没有考取,不得不进了补习班。

经过落榜的打击,小广厚学习比以前用功多了。无论是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还是课后做作业,都是认认真真的。他知道,课本上的知识是基础,对于课本的知识必须真正弄懂、弄通。有一次,小广厚正在做作业,有一道数学题,他绞尽脑汁也没能解出来。于是,他拿出课本,一遍又一遍地复习相关的章节,一次又一次地推敲题意,整整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才解出了这道难题。就靠着这种精神,小广厚的成绩一跃成为全班第一名。

小广厚学习不仅刻苦,而且还很有心计。他把看课外书做的笔记、做过的习题,甚至还把具有代表性的习题的草稿都装订成册,分门别类,当作珍宝一样保存起来。通过这样一整理,小广厚那本薄薄的课本变得“厚实”起来了。这是张广厚读书的第一个过程,即:把薄书读厚。

就这样,张广厚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开滦二中。在开滦二中,张广厚学习更加勤奋了。他把老师

讲的定义、法则不仅弄懂、弄通,而且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他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范氏大代数》,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读几页。就这样,《范氏大代数》在张广厚的头脑中被浓缩了。只要一看目录,他就能说出哪章哪节讲了什么内容。这难道不是把书读“薄”了吗?

在开滦二中几年的学习时间里,张广厚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尤其是数学,每次都是满分。一直到他考取北京大学,进而考取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他都是这样,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就凭着这样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在华罗庚教授的指导下,张广厚和杨乐合作,在数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1、文中说“小广厚很有心计”,他的“心计”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广厚学习不仅刻苦,而且还很有心计。”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本段的中心句 B.领起下文的总起句 C.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3、根据短文内容,说说张广厚是怎样把“厚”书读“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3 真情的回报

9岁那年,我不得不为家里挣钱,我去找邻居米卡里先生帮忙,米卡里先生在一家报社专管分发报纸,他告诉我,如果我有一辆旧自行车,他就分给我一条送报线路。早先,爸爸给我买过一辆自行车,但是,爸爸还没教会我骑车,就因肺(fèi)病住进了医院。我把自行车推到米卡里先生面前,于是得到了一份送报纸的工作。

开头,我把装满报纸的大口袋挂在自行车车把上,推车送报。渐渐地,我熟识了每一 位订户,他们对我都非常客气。送了8个月的报纸,我这条送报线上的订户就从36家增加到59家。增加的订户大多是由原有的老订户推荐(jiàn)而来。

爸爸出院了,因为身体还没完全恢(huī)复,为了偿还债(zhài)务,我不得不卖了我的自行车。于是,我只能肩挎着沉甸(diàn)甸的大口袋送报了。

从星期一至星期六,我每送一份报挣一分钱,星期日的报纸每送一份挣五分钱。每星期四晚上,我去收报费,订户们总是多给我五分或者一角钱。这样,交了报费后,我总能得到一笔和送报费相当的小费。圣诞节前夕(xī),正好是星期四。晚上,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去收报费。我按响第一家的门铃,没人开门;走到第二家,也没人……走了一 家又一家,每一家都没有人应门。我急得快哭出来了。明天——星期五,我必须交上报费。 难道他们都在圣诞节前夜逛(guàng)街去了?最后,我来到基尔恩先生家门口,按响了门铃,门忽然大开,我几乎是被基尔恩先生一下子拉了进去。

只见满满的一屋人,我的59个订户无一缺席。屋子中央,是一辆崭(zhǎn)新的自行车,淡红色的喷漆锃(zèng)亮发光,车头上装着一只充电车灯和一个亮闪闪的车铃,一个鼓鼓的邮袋里装满了五颜六色的信封。

“这是给你的圣诞礼物,”基尔恩先生把我拉到车前说,“我们大家凑钱买的。”信封里是圣诞卡,还有一个星期的报费。我目瞪口呆,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位大妈叫大伙静一点,然后对我说:“你是我们遇到过的最好的送报入。”

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送报快多了。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下车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因为我永远记住了: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1、用“‖”给短文分三个部分,并概括出每个部分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并结构段的意思,抓住主要的,去掉次要的,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4 家乡的桥(节选)

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的两端,就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的、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各有几十级石阶,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xi6)取而来的。有趣的是,请石匠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火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做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1、用“——”在文中画出二、三、四、五自然段的中心句。

2、把二、三、四、五自然段的中心句串起来,加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多读几遍。试着把短文的主要内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5 藏羚羊的跪拜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藏北有一位肩披长发、脚蹬长筒靴的无名无姓的老猎人,是一个杀生与慈悲共存的人。他以神奇的枪法出没于青藏高原深处,以捕杀各种猎物养活自己并接济路遇的贫困朝圣者。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远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的美事!沉睡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拿来杈子枪。他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扳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老猎人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但他是个猎手,不被

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拜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的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象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膛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光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的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的一条命,以保全怀在腹腔中的小藏羚羊的生命啊!

于是,老猎人明白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老猎人停下了手头的活儿。当天,老猎人再没有出猎,他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高原上消失了,再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藏羚羊是在什么情况下跪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藏羚羊给谁跪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藏羚羊为什么要跪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故事的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把上面四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组词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