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l:35.5
8.“生活无大事,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夏季蚊虫叮咬后,涂抹肥皂液可缓解痛痒。 B.常用“加铁酱油”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C.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重金属中毒现象。
D.钛合金因抗腐蚀性强,被应用于“蛟龙号”潜水器上,钛合金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9.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B.转化观:水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辩证观:氧气既能供给呼吸,也会使食物腐烂 10.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实验设 计 实验目的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A B C D 11.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除杂的方法 B.化学物质中的“三” 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C.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三大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 三种黑色氧化物﹣﹣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粉 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D.日常物质的区别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厨房天然气泄漏﹣﹣要立即打开换气扇 酱油和食醋﹣﹣闻气味 酒精灯熄灭﹣﹣用灯帽盖灭 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 12.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1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 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3:8
13.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则 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 ( ) A、 Cu、CuO、Cu(OH)2 B、C、CO、H2CO3 C、CaO、Ca(OH)2、CaCO3 D、H2O2、H2、H2O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
A、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加水 B、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C、电解水 D、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滴加氢氧化钡 15.现有一包由3.2g铜、13g锌和2g 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m种,溶液中溶质为n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m=2,则n=2或3 B.若固体中金属的质量为 48g,则m=4 C.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 D.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6g 36.(6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碘酒中的溶剂是 (写化学式)。 (2)侯氏制碱法制制得的“碱” (写化学式)。
(3)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带中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钴(Co)和铁都有+2、+3价,且在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具有一种化合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4)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 作用。
(5)现有①黄瓜②豆腐③馒头④鸡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 (6)生活中常用的打火机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在空气中燃烧与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规律一样,请你写出丙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7.Ⅰ.(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画出硫离子(S)的结构示意图 ;
2﹣
2
(2)氖原子(Ne)的核内质子数为 ,与它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粒子有多种.请你写出其中一种阴离子的符号 ;
(3)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失去电子,由它和氮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Ⅱ.(4分)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将等质量的A、C两种物质分别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较多的是 ;
(3)t1℃时,将40gA和40gB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达到饱和状态的是 。
(4)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8.(5分)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BaCl2、Na2SO4、NH4NO3、KNO3、CuO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头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并填写以下空白: (1)沉淀E的化学式为 。
(2)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得此结论的理由是 。 (3)溶液F中肯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为(写离了符号) 。 (4)实验过程④中发生反的化学方程式为 。
39.(6分) 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做了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实验,反应后都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他们对自己得到的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他们各自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
A.NaOH B.Na2CO3、Ba(OH)2、NaOH C. D.Na2CO3和NaOH 【讨论交流】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_____(填猜想序号)。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各自所得滤液的成分,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3
甲 实验操作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C对应 同 加入 溶液 学 乙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同 Na2CO3溶液 学 【反思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正确的,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请你帮乙同学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乙同学得到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_____对应
40. (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份MgCl2和Mg(OH)2的混合粉末展开了探究。取10 MgCl2和Mg(OH)2的固体混合物于烧杯,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当滴入10%的稀盐酸图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 里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2)当滴入10%的稀盐酸73g时(即B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实验结论 无明显实验现象 猜想A对应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