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厦门市2010—2011学年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来源:小奈知识网
厦门市2010—2011学年(下)高一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Cl-35.5 Fe-56 Cu-65

A卷(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 尽可能减少塑料袋 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推广使用节能灯 D.利用太阳能,潮汐能发电

2. 2011年3月11号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发生海啸,致使部分核电站核电机组爆炸放出具有反射性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是

A.53 B.78 C.131 D.25

3. 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下列不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指标的是

A.淀粉的含量 B.二氧化硫的含量 C.亚硝酸盐的含量 D.甲醛的含量 4.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

A.核外电子数 B.核内质子数 C.核内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5.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颜色 B.状态 C. 化学键 D.原子核 6.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 笨的分子式为C6H6

C. Cl—

的结构示意图为:

D. NaCl的电子式:

7.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化学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原子电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水解可以得到氨基酸

B.向豆浆中加入少量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C.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D.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9.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石英玻璃可以用于制造光学仪器 B.二氧化硅可以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石墨可以做绝缘材料 D.硅可以用做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材料 10.下列现象中,因发生加成反应而产生的是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将笨滴入溴水中,震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和氯水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色色消失 11.下列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Al>Mg>Na B.碱性强弱:KOH>NaOH>LiOH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Br>HCl>HF D.还原性强弱:F-->Cl-->Br-->I--

1

131

53I,

12.“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若以铜为原料制取硫酸铜或硝酸铜,下列设计你认为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反应路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

A. 制CuSO4: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B.制CuSO4:2Cu + O2 △ 2CuO, CuO+H2SO4(稀)==CuSO4+H2O C.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D.制Cu(NO3)2: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4H2O 13. Al ,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在空气中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Cl2,CuCl2均可用单质直接化合的方法

D.三者对应的最高价氢氧化物均不能由对应的氧化物和水反应得到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 3+ -

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 Cl2 = Fe + 2Cl

-- -B.将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 + 2OH == Cl+ ClO + H2O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4OH =2[Al(OH)4]

+ 3+

D.铝与稀硝酸反应:Al + 6H= Al+ 3H2↑

15.下列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选项 化合物 Y W A CO2 MgO Fe2O3 Al2O3 C2H5OH C2H5ONa FeCl3 CuCl2 B C D 16.对于化学方程式SiO2+3C=SiC+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Si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B.硅元素被还原,碳元素被氧化 C.在反应中碳只做还原剂

D.在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9分) 17.(9分)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甲烷与氧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 (2)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8.(10分)回答下列问题:

1213

(1)在下列各组中的微粒中:①H2O、H2O2、D2O;②H、D、T;③C、C;④金刚石、石墨;⑤正丁烷、异丁烷,属于同位素的是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序号) (2)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化学式为C2H4O的化合物B,该化合物具有如下性质: ①B + Na Na沉于底部,慢慢产生气泡

②B + CH3COOH

有香味的产物

Ⅰ写出A的结构式 Ⅱ含B的体积分数为75%的水溶液可以用作 Ⅲ 化合物B与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1分)

19.(11分)在实验室我们可以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2

①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乙酸 ②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

③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④向a试管中加入几块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2)浓硫酸除了催化剂的作用外,另一作用是:

(3)装置中透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

有同学建议用右图装置来吸收就可插入溶液中,你觉得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 (4)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5)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4分)

20.(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族 ⅠA 周期 2 3 ③ ⅡA ④ ⅢA ⑤ ⅣA ⑥ ⅤA ① ⅥA ⑦ ⅦA ② ⑧ Ⅷ ⑨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 ;②

(2)画出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③和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 键。(写化学键类型)

(3)在①---⑨的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均

用元素符号表示)

(4)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是 。

(5)元素⑦与元素⑧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用一化学反应方程式表达这一事实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题,共8分) 21、(8分)燃烧法是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 (填序号)

①CH4 ②C2H6 ③C3H6 ④C6H6 (2)0.1mol某烃B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气体体积为4.48L(STP),生成的水为5.4g。试通过计算(写出计算

过程)推导烃B的分子式。

3

B卷(满分50分)

六、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2.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从碘水中分离 ②用铜和稀硝酸 ③证明铁生锈空气 ④检验装置气密性

碘单质 制取少量NO 参与反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已知:①像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下列判断正确的为

-3+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 >Cl2>Fe> 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2+

C.实试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l试纸变蓝 D.实试验②证明Fe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4. 1体积某气态烃只能与1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1mol此氯代烷可与6mol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A .CH2=CH2 B .CH3CH=CH2 C .CH3CH3 D. CH3CH2CH=CH2

25.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71gCl2与足量的铝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 2.3g金属钠与O2反应生成Na2O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C .标准状态下,11.2L的CCl4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

D. 1.8gNH4所含的电子数为NA

26.有0.2mol某有机物和0.5mol氧气在一密闭容器中燃烧得产物为CO2、CO、H2O(气)。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的质量增加了10.8g;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氧化铜的质量减轻了3.2g;又通过碱石灰时,碱石灰的质量增加了17.6g。该有机物的化学式是

A. C2H4 B. C2H4O C. C2H6O2 D. C3H6O3 七、推断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8分)

27.(10分)J、L、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J元素为构成有机物的必备元素;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M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元素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周期第____族。 (2)J元素是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J和氢组成的10电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M和T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4)元素M形成的简单离子的水溶液与甲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8.(8分)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学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

4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 ;E的化学式 。 (2)知A与1molAl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KJ热量。现有A 与Al的混合物共304g用于干焊接,恰好反应,则应放出 KJ热量。

(3)写出E和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X粉末,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八、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29.(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d表示止水夹)。

d

(1)B是一种可以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制备气体的装置。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方法

是 。

(2)上述 (填写序号)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和收集氯气。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

式 。

(3)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 ①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 ,再打开止水夹 ,

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

②试管丁中的NO2与水充分反应后,若向试管内缓缓通入一定量的O2,直至试管全部充满溶液,则NO2与通入

O2的物质的量比为 。

5

厦门市2010—2011学年(下)高一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的不给分;化学式对而未配平或重要条件有误的扣一分;化学方程式用“→”标明不

扣分;气体或沉淀符号未标不扣分。

A卷(满分100分)

一、选题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B A D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C B B D 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9分) 光照 17.(9分)(1)CH4 + Cl2 CH3Cl + HCl (2)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CH2=CH2 + Br2 CH2BrCH2Br

(每一化学方程式3分)

18.(10分)

(1)② ③ ;④ ;⑤ (每项1分,共4分) (2)Ⅰ.

H H (2分) C=C H H Ⅱ.医疗用的消毒剂 (1分)

Ⅲ.2C2H5OH + 2Na → 2C2H5ONa + H2↑ (3分)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1分) 19.(11分)

(1)②③④(每项1分共3分)

(2)吸水剂 (2分) (3) 是 (1分) (4)分液 (2分) (5)CH3COOH + C2H5OH

CH3COO C2H5 + H2O (3分)

7 C 15 D 8 D 16 D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4分) 20.(14分)

(1) N Si (各1分共2分) (2) (2分) 离子键 (1分)

+17 2 8 7

(3)Na 、F 、Ar (各1分共3分) (4) HClO4 (2分)

(5) Cl (1分) Na 2S + Cl2 = 2NaCl + S↓ (3分)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题,共8分) 21.(8分)(1) ① (3分)

-1

(2)n(C)=n(CO2) =4.48L/22.4L•mol= 0.2mol (1分)

-1

n(H)=2n(H2O) =2ⅹ(5.4g/18g•mol)= 0.6mol (1分)

n(烃): n(C): n(H) =0.1:0.2:0.6 = 1:2:6 (1分)

6

烃B的分子式为:C2H6 (2分)

B卷(满分50分)

六.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题号 22 23 24 25 26 答案 B A B D B 七.推断题 (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8 分) 27.( 10分)

(1) 三 ⅦA ( 各1分,共3分) +13 2 8

(2) C (1分) CH4 (2分) (3)离子化合物 (2分)

3++

(4)Al+3 NH3·H2O=Al(OH)3↓+3NH4(2分) 28.(8分)

(1)四氧化三铁 (1分) ;SiO2 (1分) (2) 8/3 a (2分)

高温

(3)SiO2 +CaCO3 = CaSiO3 + CO2↑ (2分)

(4)3Fe + 8HNO3 = 3Fe(NO3)2 + 2NO↑ + 4H2O (2分) 八.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29.(12 分)

(1)(1)先关d,后往长颈漏斗加水至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说明气密性是好的。(2分)

(2)A、C、E(2分) 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H2O (2分) (3)① ab (1分) c (1分)

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2分) ② 4∶1(2分)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