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经费保障机制建设

来源:小奈知识网
116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工作研究 第26卷 1.2业务角度的经费概念 业内人士所提的经费,更多是从开展业务的角度 没有图书的图书馆还能叫图书馆吗?如果购书经费都 难以满足的话,其它活动经费更无从谈起,这些经费 数据及为读者开展各种活动的统计数据是文化部的统 计,是否从财务上有投入也无从可考。总之,中小型 公共图书馆专项公用经费是难有保障的。 来讲的.其分类也是从业务流程、业务内容或业务范 围界定,与财务概念不衔接。比如:读者活动与阅读 推广经费、科研经费,文献资源经费等。 只有把业务上的经费概念一一对应到财务概念上, 然后分清哪些经费是有保障的,哪些经费是难有保障 的,才能更好地促进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 1.3二者的对应关系 比较业务角度的经费概念与财务角度的经费概念, 见表1。 3经费保障机制建设 为了应对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新形势,为了政 策的全面落实,使读者真正享受到政策的实惠,感受 到国家对公民待遇的提高,享受到文化体制改革的成 果.研究探讨建立作为公共图书馆主力军的中小型公 共图书馆的经费保障机制,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2经费保障现状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经费不足是业内人人皆知的 3.1建立政策法规的支撑体系 法制社会,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民心,处理一件 事,但到底哪些经费不足,从财政角度如何理解、如 何沟通申请,也同样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的重要基础 工作。 事情如果有法可依是最简单不过的。因此,如果能寻 求建立一个支撑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经费保障的政策法 规体系,不啻为解决问题的捷径。但中国目前并无一 部规范图书馆及与其相关行为的法律法规, 《图书馆 法》尚在审议中,因此只能寻求现有的散见于各部委 各部门的可以为图书馆争取经费所利用的政策法规等, 为了增加透明度,执行阳光预算,以体现预算的 公开、公平、公正。一般地市级财政或大部分县级财 政.除专项公用经费外,其它支出按地方经济发展水 平全部有定额标准,按人员编制数或面积等(视定额 单位而定)给予拨款,一般都有保障。 专项公用经费是指不能按定额配给的项目经费。 这些政策法规、规划、标准及规范性文件可参见表2。 表2这些法规,行文主体包含财政部,是公共图 书馆向财政部门申请资金保障的依据。 项目具有随机性.有无项目、项目大小、项目数量、 项目内容不能确定,年年都不一样,也就是新增资产 (硬件设备、文献资源)或大型修缮及各单位为实现各 自职能所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经费。这是在财政方面 缺少常规刚性要求、体现人为因素较大的经费项目。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所一直呼吁的经费不足,绝大部分 3.2建立监督体制的支持平台 在缺少刚性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公众的 力量.利用具有话语权的人大、政协委员的监督力量, 在公共图书馆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由人大委员、政协委 员及社会贤达人士组成的经费预算座谈会,以现实情 况与相关法规要求为依据,制定符合当地当年度的图 书馆经费预算报告,由人大代表在年初人大会审议当 年度财政预算会时提交,也可以将经费预算报告形成 提案,由政协委员在政协会议上提交。这些方式完全 符合法定程序,具社会影响力和说服力,更能取得良 好效果。 3.3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资源共享永远是公共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趋势。 体现在这方面。 2011年全国新增藏量购置费为123 540万元,比 去年增加l1.2%,新购图书3 985万册,而全国人均拥 有公共图书馆藏量仅为0.52册[1],这与《公共图书馆服 务发展指南》提出的“通常正规的馆藏应以人均1.5~ 2.5册为标准”的指标相差太远了[2]。说明历年欠账太 多了。最近几年,购书经费虽有所提高,但针对服务 人口数量和藏书量,经费投入依然不足。 因为图书是公共图书馆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 公共图书馆做为公益机构,其资源永远是有限的,没 有一个馆可以做到一馆独大.尤其是中小型公共图书 表1 经费概念对比关系表 业务概念 人员经费(人头费) 日常运行经费(行政费) 财务概念 人员经费中的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正常公用经费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 超出定额的日常运行经费,如水电费等。设备购置、文献资源购置、读者活动等各种活 专项公用经费 动、科研、专项改造升级、网络租赁费、对外辅导、讲座等 第1O期 时金平: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经费保障机制建设 117 馆。为了能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经费。充分发挥其效能. 克服与消弥经费不足带来的困扰.建立馆际联盟、总 始实施的财务绩效评价制度,都深刻体现了建立绩效 评价机制的必要性与趋势。根据地区经济与人口状况, 遵从客观公正与绩效实用原则。设计一套简单可行的 分馆制度等各种资源共享机制已是现实必然的要求。 这里的资源共享不单单指信息资源的共享.还有人力 资源和其它设备资源的共享,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 在最大可能的限度内.在同一地区或同一级财政管辖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经费绩效评价机制,是建立 经费保障机制的有效环节。只有经费投入真正起到作 用,读者得到满意的服务,财政绩效评价才能达到要 范围内,或同一管理主体系统内探讨建立一种资源全 面共享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方面成功的案例已 经不少了,完全可以借鉴。 求,各级财政才有兴趣、理由保证经费投入。 4结语 3.4建立经费绩效评价机制 “绩效”是来源于企业管理界的名词。最初的绩效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经费问题由来已久,面临不 断完善的外部政策环境。图书馆人要在充分利用这些 政策的同时,不断研究建立与完善自身内部机制建设, 是取得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物文化统计年鉴2012[Z].北京:国家 图书馆出版社. 评价体系强调以财务数据结果为导向的决策分析和预 算控制,如:投资报酬率指标、内含报酬率等。在图 书馆界。自20世纪40年代起出现了绩效评价一词. 1982年美国出版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绩效评价手册》, 国际化标准组织出版的《信息和文献工作——图书馆 绩效指标》ISO/11620 1998年第一版,对“图书馆绩效 评价”的解释是: “图书馆提供的效能以及拨款和资 【2]国际图书馆协会机构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服务 发展指南【M】.林祖藻,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3. 源利用在服务中的效率。”也就是效能和效率的有机契 合。对“效能”的解释为: “对所设定之目标完成程 度的测评”;对“效率”的解释为:“在既定目标实现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EB/OL].[2013-03-06].http://zwgk.mcpre.gov. crd?classlnfold=21. 中对资源使用情况的测评”阎。 在国内公共图书馆界。绩效评价从一个概念已经 f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EB/OL].[2013-03-06].http://jkw.mof.gov.cn/ 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103/t20110321_510130.htm1. 逐渐落实到眼前的具体事物上了。事业单位从2010年 开始实行的绩效工资制度.各地区财政从不同时段开 【5]肖蔚.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初探f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5,(1):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