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
科室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普外科科室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目录
1. 病人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 2. 发现患者自杀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2) 3. 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3) 4.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3) 5. 住院患者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及流程…………(4) 6. 消防紧急疏散患者应急预案及流程……………(5) 7.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7) 8. 导管滑脱应急预案及流程………………………(8)
病人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对有自杀倾向的病人立即汇报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 2、立即通知家属并留陪客24小时陪护。
3、与病人交谈,了解掌握其心理状态,有针对性进行疏导,与医生商量是否需请精神科医生协助治疗。
4、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①将病人调至易于观察,接近护士站的病室,移去病房一切可以作为自伤的物品。
②与家属讨论患者病情、自杀原因、性格等,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要求家属陪伴及亲人多来探望。
③消闲疗法,如阅读、看电视等分散病人注意力。
④如因疾病痛苦而自杀,应尽量使病人舒适,可增加止痛镇静剂的使用。言行态度要友善,耐心照顾,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⑤联络社会医务工作者予以协助,如经济问题。
⑥病人病情稳定后,仍需继续留意病人的情绪和行为,以防自杀行为的再次出现。
5、列入特殊交班内容,使值班人员均提高警惕,随时密切观察、巡视病人,注意其动态及经常监视床头柜及病室内有无自伤性物品
1
与药品。 【流程】
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是→向上级领导汇报,通知值班医生→通知家属,要24小时陪护→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每班重点交接,掌握心理状态
发现患者自杀时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自杀,应立即通知医生,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和药品与医生一同赶赴现场。
2、判断患者情况,如有可能立即开始抢救工作。
3、如抢救无效,应保护现场,包括病房内及病房外现场。 4、通知医务科、总值班等,服从领导安排处理。并通知家属。 5、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6、做好各种记录。
7、保证病房内正常的工作秩序。 【流程】
发现患者自杀→立即与医生一起赶赴现场→判断患者是否有生命体征迹象,如有立即进行抢救;如患者抢救无效或已死亡,保护好现场→上报护士长、科主任、护理部、医务处→通知家属,做好家属心理安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自杀原因调查→做好各种记录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科室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
2
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流程】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保存好更换下的输液器及液体(夜间或节假日放入冰箱内保存)。
2、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3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可是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并同保留的输液器和药液一起送制剂室检验。 【流程】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液体→送检
住院患者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挡,并有家属陪伴。
2、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3、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4、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5、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等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6、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一声检
4
查患者坠床时的着力点,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7、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8、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9、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流程】
发生跌倒/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全身和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再次评估→填写护理不良事件表上报护理部
消防紧急疏散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做好病房安全管理工作,经常检查仓库、电源及线路,发现隐患及时通知有关科室,消除隐患。 2、住院患者不允许私用电器。
3、当病区发生火灾时,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高层先撤、患者先撤、重患者和老人先撤、医务人员最后撤”的原则,“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紧急疏散患者。
5
4、当班护士和主管医生要立即组织好患者,不得在楼道内拥挤、围观,并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紧急报警。
5、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积极扑救,尽量消灭或控制火势扩大。
6、所有人员立即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防止窒息。
7、在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条件下,应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
8、发现某一房间发生火灾,室内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搬出,如已不可能搬出,要以最快速度疏散临近人员。
9、如室内无人,也无易燃易爆物品,不要急于开门,以免火势扩大、蔓延;要迅速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做好充分准备,打开房门,积极灭火。
10、关闭邻近房间的门窗,断开燃火部位的电闸(由消防中心或电工室人员操作)。
11、发现火情无法扑救,要立即拨打“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流程】
6
做好病房安全管理→消除隐患→紧急疏散患者→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极积极扑救→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火情无法扑救立即拨打“119”→告知准确方位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应急预案】
1、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进行伤口包扎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3、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服用相关药物,并报告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随访等。 【流程】
7
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通知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随访。
导管滑脱防范预案及流程 【应急预案】
1、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
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所以导管必须实行床头交接班,交接 双方应对患者的导管逐一查看是否在位、是否通畅、有无渗血及脱出,如因交接不清出现问题,由接班者承担责任。
3、各类导管应妥善固定、标识醒目、字迹清晰。翻身、擦身、 更换床单、搬动等护理操作由两名护士共同完成,以防导管扭曲、折叠、牵拉和滑脱等。
4、对神志清楚的患者,应宣教置管的目的、重要性及脱管的危 害性,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5、烦躁不安、躁动及意识障碍者,应酌情使用保护性约束工具, 或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物。护士应向陪护者实施宣教,严禁陪护者擅自解开保护性约束工具。
6、医护人员应加强巡视,如发现缝针、贴膜、胶布及固定带等 受潮、松脱时应及时更换处理。使用保护性约束工具时,应定时观察肢端血运情况。
8
7、一旦出现导管滑脱,护士应保持镇静,根据导管类型采取相 应的紧急处理,安慰病人及家属勿紧张。
8、及时汇报医生及护士长。
9、协助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如终止引流或重新置入引 流管)。监测观察生命体征及专科症状,做好护理记录。
10、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分析发生脱管的原因,加强防范, 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流程】
一旦发生引流管滑脱→安慰病人及家属,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根据导管类型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报告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协助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如终止引流或重新置入引流管)→观察生命体征及专科症状→做好护理记录→认真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9
10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