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3、2004年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下图是火星大气成分含量示意图。与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火星大气中N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 B、火星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 C、火星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D、火星上大气中有稀有气体,空气中没有稀有气体
4、若把江河湖泊水中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所占的体积大于21%,氮气所占的体积小于78%,对此应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只有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能溶解在天然水中
B.溶解在天然水中氧气和氮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的百分含量相同 C.天然水中溶解的氧气极少,所以在湖泊中养鱼要采取增氧措施 D.氧气和氮气相比较,氧气比氮气更易溶解于水 5、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空气质量级别 I II III IV V 2006年10月17日,无锡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8,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无锡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
A.I级 优 B.II级 良 染
6、近几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仍有56%的城市未达到二级标准。造成这些城市污染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 )
C.III级 轻度污染
D.V级 重度污
A.大量燃烧含硫煤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人和动物的呼吸 D.利用太阳能烧水
7、为了建设卫生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8、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大气的一种自净过程 ③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④ 酸雨、臭氧层破坏等与空气污染有关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9、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没有氧气参加的是( )
A.电灯发光 B.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C.食物腐烂 D.金属器皿锈蚀
10、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11、下图一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
1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操作有:①加热;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试管中装入药品;④当有连续气泡时用排水法收集;⑤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⑥熄灭酒精灯;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正确顺序是( )
A.③②①⑦④⑤⑥ D.①③②④⑦⑤⑥
B.②③⑦①④⑥⑤ C.②③⑦①④⑤⑥
13、科学证明:空气中的微量臭氧(O3),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剂“氟里昂”是一种氯氟烃(以M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M + O3 → MO + O2 MO + O3 → M + 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氯氟烃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
A、催化剂 B、还原剂 C、氧化剂 D、稳定剂 1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速率慢 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总量增加
15、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的输料管
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
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二 、(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空0.5分,共5分)
16.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物质,请将物质的名称或符号写在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内存在着 。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有 。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 。 (4)空气可以用于制氮肥,说明空气中有 。
17、有四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为区别它们,将然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使木条燃烧状况不变的是 木条剧烈燃烧的是 ,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
。要想区别这两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有
和
,使
现象的是二氧化碳。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8.某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填写有关空格,并与同学交流。
⑴写出红磷燃烧反应的表达式(文字或符号)为 。
⑵待该物质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⑶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l/5,这可能的原因是(任写一种)
。 ⑷若⑶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l/5,这可能的原因是(任写一种)
。
⑸由本实验还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有(任写一种):
。
⑹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填能或否)理由是
。如果不
能,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
19.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图1中反应的表达式为 ,生成物的颜色为 色,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作用是 。
⑵ 图2中的火焰的颜色为色,反应的表达式为 ,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 ,其目的为 。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的颜色为色,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原因是 。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20、(6分)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结论或总结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各步骤结论 总结
氯酸钾受热要分解产生氧气,但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是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实验三 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木条不复燃 分解的催化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剂。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
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
要 。
21、(1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⑴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⑵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丙三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
甲: 乙: 丙:
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某同学观察到发生装置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 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
是 。
⑷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的原因是
。
⑸如果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⑹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甲烷。甲烷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第二单元复习检测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A D B A C D A A C C A B A 二、(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空0.5分,共5分)
16、⑴ O2 ( 氧气 ) ⑵ CO2 (二氧化碳) ⑶ H2O (水) ⑷ N2 (氮气) 17、空气 、 O2 ( 氧气 ) 、 CO2 (二氧化碳) 、 N2 (氮气) 、倒入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点燃点燃五氧化二磷 ) 18、⑴ P+O2____→P2O5 (磷+氧气 ⑵水从烧杯中流向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l/5 ⑶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装置气密性不够好;红磷量不足;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
⑷燃烧的红磷刚插入集气瓶时没有塞紧,燃烧一段时间后再塞紧;没有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导气管中的体氧气参与了反应。 ⑸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⑹否,碳燃烧后的生成物是气体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与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当,瓶内压强变化不大;先在集气瓶中装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点燃点燃 四氧化三铁 ) 黑 防止高温生成物19、⑴Fe+O2____→Fe3O4 (铁+氧气 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点燃点燃 二氧化硫 ) 水或氢氧化钠⑵ 蓝紫色 S+O2____→SO2 (硫+氧气 溶液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20、(1)
实验一 2KClO3=2KCl+3O2↑ 实验三 将MnO2与KClO3的混合物加热 时间较长、温度较高 (2)对比(或比照等);
(3)第一方面:比较MnO2在KClO3分解前后的质量;
第二方面: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物质是否能加快KClO3的分解。 ...21⑴ ①试管
②集气瓶。
MnO
⑵ H2O2 ----→ H2O + O2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KClO3 ------→ KCl + O2
⑶ B 装置气密性差(或收集的氧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
⑷ 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⑸ b
⑹ A D或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