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奈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备考讲座讲义

高考备考讲座讲义

来源:小奈知识网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高考物理备考讲座

亲爱的各位家长和同学们,大家好!40天后的此时此刻,同学们已翻开了备战已久的高考试卷,为了让那个时候的自己更有信心,更有勇气,更有把握,接下来的这段冲刺复习时间与我们而言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如何高效的运用这段时间,实实在在的分析和解剖自己的学习状况,因势利导发挥自己的能力,主动出击制定我们自己冲刺阶段的复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是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的话题。希望今天我们的探讨在同学们之后的学习中能有一定的帮助。

现在是我们物理的二轮复习阶段,根据我以往的经验,以及和同学们的聊天中发现,现在这个阶段很多同学们会有一些这样的问题出现:

1. 复习时间不够用了,心很慌! 2. 复习的时候静不下心! 3. 不知道做哪些题!

4. 做题失误开始变多,正确率下降! 5. 感觉心情很烦躁!

其实,在这个时间段,随着高考考试时间的不断逼近,同学们有这些现象出现是很正常的,但是现象正常并不是说放任这些现象不管,我们应该寻找尽快解决的措施!通过上面这些现象,我发现这些现象背后隐藏这样一些问题:

1.都想得,放不下舍。物理在高考中占的分值为110分,我相信同学们都想在这110的分值里拿到尽可能多的分值,但是随着一次次考试,我们发现拿到自己预期或者需要的分值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我们不会的知识点依然有那么多!高考涉及的物理课本有六本,上面的公式、概念、规律、定律浩瀚如海,我们想利用现在这个阶段把所有的知识完全掌握,对大部分同学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之后的复习得更有一些针对性的策略。第二个问题是:

2.同学们知识掌握不理想,而且做题缺乏规律性总结。物理高考考试大纲中有一条是这样要求的: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但是这却是我们有的时候最不在乎或最容易忽略的地方,最后我们就成了陷阱选项A或C的积极贡献者,选择题正确率开始下降。比如平均速度公式等于v1+v2/2,这个公式的适用条件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就是在v-t图像中只有成线性关系才可以,这个知识适用条件一旦忽略,那么在求变力做功用平均力代替问题,以及交变电流平均值求解问题都会出现问题。错误反复出现,如果我们还是在大量刷题,那就会不断重复错误,然后把我们自己淹没在题海中。

3.个人复习缺乏计划性指导。由于成绩不理想,做题失误多,但是没有得到及时针对性复习纠正,一次一次的打击,同学们对于物理学习开始出现不确定不自信甚至于危难的情绪,然后人云亦云,跟随大流应付复习,这样的结果可能会更糟糕。

针对以上现象和问题,我觉的解决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1.保持适度紧张。我们很多同学现在很紧张,也很想考好物理,我希望同学在后面的复习中心理上应该是放松的,行动上是抓紧,心里尽量不要有太多杂念,对考试非常强有力的准备是考试压力最有效的法宝。想的多做的少,只会让我们越来越焦虑,越来越紧张,心态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在复习时,同学们除了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大家一定还要有自己的复习节奏。每位同学熟练掌握的知识区和盲点知识漏洞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可能擅长做电场的题,但是遇到运动学问题就有点怕,有的同学可能擅长做动量的题,但是遇到能量的题会比

较怕,有的同学怕实验,有的同学怕选修,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自己再不需要去和其他同学比较他们在做哪些题,和他们差了多少分,我们试着静下心来,从简单的知识点出发,有针对性的逐个去突破自己的知识漏洞,慢慢达到自己设定的预期成绩,切记人云亦云,跟随大众刷题,没有针对性。而且这个时候,有纠错本的同学们可以好好利用纠错本,它就是你为自己私人订制的最好的查缺补漏的秘籍,有针对性的复习才是高效的方法。同时也对各位家长提点小的建议,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压力不管是否表现出来,已经是过大了,我们作为能控制情绪的成人,不应该让自己的情绪先奔溃了,或者时刻表现紧张的气氛,这个时候我们是孩子们坚强的依靠,我们的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努力我相信肯定会对孩子们有感染的。事在人为,天道酬勤,我们用力去沿着梦想的方向奋斗,这些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2.全力准确掌握主干知识。课本上的概念规律浩瀚如海,部分同学可能觉得自己的知识漏洞比较多,在这个阶段,我们不必贪多和舍不得,我们借助物理高考大纲说明可以先把握住核心考点,掌握主干知识,其他小的知识在考题中慢慢去做补充和强化。物理高考大纲中的核心考点共有106个知识点,其中必考部分有44个一级考点和29个二级考点,这些考点主要集中在8个选择和24和25两个计算题部分,选修3-3有14个一级考点和1个二级考点,这15个考点集中在33题,选修3-4有15个一级考点和3个二级考点,这18个考点集中在34题部分,而且通过比较发现一级知识点占了核心考点的69%,一级考点相当于就是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二级知识点要求相对比较高,不仅要理解,要综合应用。所以我们应该关注中低难度考点和题型的解题技巧,准确理解基本知识点的应用,打通知识关节,相当于试卷中百分之69的题我们是有机会都能拿上分的,最后的得分率就在于我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精确程度。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对于核心概念的理解一定是要精确的,而不是似是而非。所以遇到模糊不清的概念,现在及时回归课本是很好的一个方式,而且现在回看课本时,我们对有些定义和规律会有一个更深和清晰的认识。

在花时间精准分析核心知识点的同时,现在我们的平时练题应该更多的是限时训练,一般是8个选择题20分钟完成,2个实验10分钟完成,24、25、选修大题每题各10分钟。很多同学理综试卷的答题时间不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平时更要注重限时训练,比如8个选择你20分钟很难完成,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对于自己比较不熟悉或不会的题是不是可以先暂时舍一下,先跳过,先做自己会的或者经过分析之后能得分的,而不是把每个题都大概算一下,或者随便选一下,我们应该保证自己的正确率,有的同学花15分钟去做一道选择题,剩下5分钟做7个选择,遇到难题,爱拼不一定能赢。暂时放下某个不会的题,是为后面会的题提供了得分的机会。

3.精做题,重总结。这个地方我们以选修3-3为例来说明一下(3-4类同)。通过历年考试,我们不难发现,3-3 的考题5选三的选择题几乎集中的都是基本概念问题,所以我们准确整理清楚概念,第一小题的5分想拿还是可以尽量争取的,第二问考的都是气体实验定律,这个地方容易出现的题型,大概是四类,水银题核心就是:1.对一个封闭气体确定理想气态方程并列表达式;2.对水银低液面列压强方程;活塞题核心就是:1.对一个封闭气体确定理想气态方程并列表达式;2.对活塞受力分析;图像题:理想气态方程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判断;特殊题型(如充放气变质量问题)依据理想气态方程具体分析,我们发现,像这样的题我们是有物理模型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物理模型的整理和总结,高中物理模型比如圆周运动最高点恰好问题,平抛运动,弹性碰撞等等这些应该是我们后面熟练掌握的,这会让我们分析题目的思维得到提升。模型为我们提供大

方向思路,但各题又有各题的不同,所以在应用到不同的题上时,去分析不同题的细微区别,也是关键之处。

高考的核心一是知识,二是能力,这是考试的核心,如何提高它、掌握它,也是我们今天重点探讨的问题。我对高考的认识是这样的,核心知识是基础,能力是高考真正考查的一个体现,是考查的核心。同学们中间经常有这样一个现象,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我基本公式都会背了,但是见到题为什么还是不会呢?高考题更多是从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模型创设出新的情景去设计出新的问题,去考察你的物理素养,物理能力。关于高考考查的能力有这么五种: 1. 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

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2. 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3. 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 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5. 实验能力。能地完成表 2、表 3 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在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并且,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其实这些能力综合起来体现在平时考试中的就是审题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下面我结合几个高考类型题做一个如何以知识为核心,去体现出物理能力的分析,当然因为时间关系,主要是方法的指导。

1.选择题。占总分的43.6%,所以千万不可轻视选择题,题型特点:信息量大,只是覆盖面宽,干扰性强,命题灵活性大,层析丰富。

2.实验题。两个题15分,源自教材,高于教材,熟悉的陌生人。题型特点:测!测什么?(目的),怎么测?(原理,通过题干去分析,公式、定律、相关定理都是分析的依据),拿什么测?(仪器,直接测就是读数问题,比如用刻度尺测长度,间接测得计算,比如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或加速度),测得准吗?(误差分析)

3.计算题。3个答题,力学,电磁学,选修。题型特点:分析和算,我们要仔细审题,做好受力分析和过程分析,熟题不轻敌,新题不紧张,规范答题。

在刚才的大题讲解中只分析思路,最后的答题书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书写就是你和阅卷老师之间唯一的沟通方式,尽管你的思维非常完美,但是一旦书写表达有误,传递给阅卷老师的信息就是错的,这个时候,你没有去解释的机会。物理老师喜欢的是像诗一样的书写,简洁、清晰、完整,一般不怎么喜欢散文式的书写,因为写的太散,阅卷老师为了找得分点都要耗费巨大的心力,而且因为太散,有的时候都很难找到,思维不喜欢太散的表达方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

同学们,等风来,不如我们追风去,坐等理想实现,不如我们针对个人实际问题,认真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奋起拼搏,希望同学们都能走进自己心仪的大学,开始人生第二段崭新的征程!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