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考试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农业政策实施的方法一般包括:行政方法,经济方法,( A ),思想教育方法。¬ A.科技方法 B.法律方法¬ C.管理方法 D.责任方法¬
2.政策一般由三大要素组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即政策背景,( B ),政策手段。¬ A.政策方向 B.政策目标¬
C.政策任务 D.政策功能¬
3.农业法规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农业生产经营的( A )的总称。¬
A.农业行政法规 B.法律文件¬
C.规范性法律文件 D.法律条文¬ 4.《农业法》规定:“在农村以( D )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振兴农村经济”。¬
A.私营 B.个体¬
C.国有 D.社会主义公有制¬
5.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关键是( D )。¬
A.提高农业生产力 B.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C.加强集体统一经营 D.保障农户的经营自主权¬
6.承包人将承包合同转包或转让给第三者的,其条件之一是( A )。¬ A.必须经发包人同意 B.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C.必须进行鉴证 D.必须进行公证¬ 7.凡涉及向农民集资( B )。¬ A.由乡(镇)人民政府规定¬
B.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决定¬
C.实行自愿原则¬
D.由村集体组织报方案,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8.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业劳动者推广农业技术,除《农业技术推广法》另有规定以外,实行( B )。¬ A.有偿服务¬ B.无偿服务¬
C.根据特殊情况,采取有偿服务¬ D.以有偿为主,对特殊劳动者无偿¬ 9.劣种子之一是( C )。¬ A.以非种子冒充种子¬
B.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
C.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种子¬
D.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 10.《农业法》规定,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制定( A )。¬
A.交易规则 B.管理制度¬
C.许可制度 D.调控制度¬
11.《农业法》规定,具备条件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可以按照国务院规定经批准取得( B ),进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A.对外贸易经营权 B.进出口许可证¬ C.自主权 D.外汇权¬
12.依据我国《农业法》和有关法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应当对农业生产和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投入资金和劳动积累,国家应当给予( B )。¬ A.帮助 B.支持¬ C.扶持 D.鼓励¬
13.农业发展基金按照分级建立、分级管理原则,分别建立中央农业基金和( B )。¬ A.省级农业发展基金 B.地方各级农业发展基金¬ C.县级农业发展基金 D.省、县级农业发展基金¬ 14.公司法规定中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不得超过( B )。¬ A.30人 B.50人¬ C.70人 D.100人¬
15.我国农业科技经费和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应以( A )为主渠道。¬ A.国家财政 B.地方财政¬ C.科研单位和教育单位 D.信贷资金¬ 16.( A )是土地资源中最宝贵的部分。¬ A.耕地 B.园地¬
C.林地 D.草地¬
17.劳动群众集体经济组织对所有的土地享有多种权利,但没有( D )。¬ A.占有权利 B.使用权利¬ C.收益与处分权利 D.出售权利¬ 18.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 A )。¬ A.转让 B.买卖¬
C.占有 D.未开发而再转移¬
19.当国家建设需要征用农民集体土地时,除青苗费外,征地款应归( B )所有。¬ A.乡(镇)人民政府 B.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C.村民委员会 D.村民小组¬
20.行政诉讼程序包括起诉与受理、( C )、执行等三个阶段。¬ A.调查与取证 B.开庭与审理¬ C.审理与判决 D.判决与裁定¬
1.按照政策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所处的领域不同,政策可划分为( D)¬ A.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B.对外政策和对内政策¬
C.一般政策和特别政策¬
D.阶级政策、政党政策、国家和政府政策¬ ¬
3.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基础是( A )¬
A.家庭承包经营 B.集体经营¬
C.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 D.国有农场经营¬ 4.关于农业承包经营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可以转让,但不能转包 B.可以转包,但不能转让¬ C.既可以转让,也可以转包 D.既不能转让,也不能转包¬ 5.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 B )¬ A.优势项目 B.龙头企业¬ C.商品基地 D.运行机制¬ 6.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摆在首位的是(D )¬ A.提高农产品品质¬
B.合理调整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生产结构¬ C.使农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布局¬ D.保证粮食总量平衡¬
7.对商品种子生产和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其实质是( C )¬ A.规范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行为¬ B.维护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C.确定种子市场的准入资格¬
D.维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
8.根据种子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种子有剩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不能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
B.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但必须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C.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但必须经专家鉴定¬
D.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不需要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9.关于地方农产品最低保护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不得低于国家最低保护价 B.不得高于国家最低保护价¬ C.必须等于国家最低保护价 D.可以低于国家最低保护价¬ 10.主要依靠农业经营者资金和劳动投入的是( C )¬ A.大江大河骨干工程治理 B.农业生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C.农业生产 D.气象基础设施建设¬ 11.下列对乡镇企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乡镇企业投资的主体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为主¬ B.乡镇企业承担支援农业的义务¬ C.乡镇企业是从事农业经营的企业¬
D.乡镇企业是设在乡镇或所辖村的企业¬
12.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农业教育资金的主要来源是( A )¬ A.政府 B.国有企事业单位¬ C.集体经济组织 D.农户¬ 13.农业最基本的资源是( A )¬ A.土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水资源 D.光能资源¬
14.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 B )¬ A.3-6倍 B.4-6倍¬ C.3-5倍 D.6-10倍¬
15.省级人民政府可批准征用的土地为( B )¬ A.基本农田¬
B.70公顷以下、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
C.35公顷以下的非耕地¬
D.70公顷以下的非耕地¬ 16.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农用地,其农用地转用审批权限属于( D )¬ A.省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 D.国务院¬ 17.根据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保持耕地总量不减少,实行( B )¬ A.国务院负责制 B.省级政府负责制¬ C.市级政府负责制 D.县级政府负责制¬ 18.下列处罚形式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B )¬ A.降级 B.罚款¬ C.撤职 D.开除¬
19.根据《渔业法》,当事人对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作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时¬
间为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 C )¬ A.10日内 B.15日内¬ C.30日内 D.60日内¬
20.依据《刑法》,违法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最高可判处( A )¬ A.5年有期徒刑 B.7年有期徒刑¬ C.3年有期徒刑 D.10年有期徒刑¬ 1.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应坚持的扶贫形式是(B)¬ A.救济式 B.开发式、开放式¬ C.对口式 D.封闭式¬
2.农业政策的实施主体是( B )。¬
A.党的各级组织 B.国家行政机关¬ C.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D.国有农业企业¬
3.法律规范属于行为规范,一般包括( B )等三类规范。¬
A.任意性规范、强制性规范、命令性规范 B.假设、处理、法律后果¬
C.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 D.法律法规、法律文件、法律条文¬ 4.《农业法》中的农业是指( C )。¬
A.种植业 B.种植业、养殖业¬ C.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D.农村第一产业、农村第二产业、农村第三产业¬ 5.集体统一经营层次,一般又分为( C )两部分。¬ A.发包经营和直接经营 B.发包服务和直接经营¬ C.自主经营和分层经营 D.单独经营和联合经营¬
6.承包指标一般可根据承包前( 1 )的平均产量或产值,并考虑合理增长比例予以确定。¬ A.1~3年 B.3~5年¬ C.5~7年 D.7~10年¬
7.农村承包合同转让条件之一是( C )。¬
A.原承包人不丧失承包经营权 B.变更了合同内容¬
C.变更了承包人,即原承包人丧失承包经营权,受让人取得承包经营权¬ D.转让合同须经公证后才生效¬ 8.农产品比价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市场各种农产品( D )之间的比例关系。¬ A.牌价 B.销售价¬ C.收购价格 D.市场价¬
9.经营者赔偿种子使用者后,属于种子生产者或其他经营者责任的,经营者( D )。¬ A.只有权向其他经营者追偿 B.只能自己承担赔偿责任¬
C.只有权向生产者追偿 D.有权向生产者或其他经营者追偿¬
10.农产品购销( B ),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客观要求。¬ A.全开放市场经济 B.逐步实行市场调节¬ C.实行计划调节 D.实行部分计划调节¬
11.国家逐步地建立以( A )为中心的农产品购销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农贸市场 B.批发市场¬ C.期货市场 D.零售市场¬ 12.农业财政投入包括( B )两个方面。¬ A.财政投资和财政补贴¬
B.国家财政投入和地方财政投入¬ C.财政信贷和财政投入¬ D.财政补贴和财政信贷¬
13.农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增加农业发展后劲,( A)的关键问题。¬ A.提高农业生产率 B.增加农民收入¬
C.解决粮棉油增产 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14.乡镇企业深化改革的指导原则之一是:坚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B )的原则。¬ A.政治体制 B.经济体制¬ C.分配体制 D.流通体制¬ 15.农业科技主要是靠( C )投资兴办。¬ A.企事业单位 B.集体经济组织¬ C.国家政府 D.农民¬ 16.( B )是农业最基本的资源。¬
A.生物资源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 D.光能资源¬
17.《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 2)制度。¬ A.利用规划 B.合理开发¬
C.用途管制 D.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18.农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民在( D )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A.出卖、入股 B.出租、入股¬ C.出卖、出租 D.出卖、抵押¬ 19.国家实行占用耕地( C )。¬
A.许可制度 B.审批制度¬ C.补偿制度 D.征用制度¬
20.行政诉讼关系中,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处于( C )。¬ A.原告地位¬
B.第三人地位¬
C.被告地位,即不享有起诉权¬ D.共同原告地位¬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