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景德镇古窑博物馆]景德镇古窑

来源:小奈知识网
[景德镇古窑博物馆]景德镇古窑

景德镇古窑篇一:景德镇古窑瓷厂优秀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景德镇古窑厂,我是你们的导游某某。现在我利用路上的时间给你们讲一些陶瓷知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就需要器,可见陶瓷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我们人类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发明了陶器,而瓷是在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瓷与陶相比,比陶更细腻。光滑。坚硬。烧制的温度也要求更高,还有一点就是瓷是以瓷矿石为原料而陶是以陶土为原料的。瓷器在国外与中国齐名是中国的另一种解释。而最具代表性的瓷器是在景德镇,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就连”景德镇”也是来由与瓷器的。在古代,因景德镇地处昌江之南,所以称之为昌南镇,后又有新平镇,浮梁镇之称。直到北宋年间宋真宗赵恒因看中影青瓷的产地将它定为御瓷,工匠们每制一批瓷都烧上“景德年制”,于是朝廷将这种瓷器的出处地叫“景德镇”。而让景德镇人自豪的瓷器是“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和薄胎瓷。”它们具有“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薄如纸”的特点。

好,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市区的蹯龙岗,这一片树木掩映,错落有致的古代建筑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古窑瓷厂,象眼前这样的瓷厂,当今世界据我所知仅只一个。大家有谁知道它为什么叫“古窑”瓷厂吗因为这个厂采用的是景德镇明清时期的方法制造瓷器的,制瓷工艺,工具,作坊和窑都是古老的,产品也大多是仿古的,所以称之。

第 1 页 共 21 页

下面请随我进去参观。进入这一幅坯房大家可以看到古代的制瓷作坊是由正间,廒间,泥房和内院四个部分组成,正间与廒间南北相配,两相平行,泥房居西,中间为长方形内院。其中正间是坯房的主体,坐北朝南,采光充足,瓷坯制造的各道工席全在这里完成,着是辘轳车是制瓷坯的主要设备,廒间就是仓库的意思是存放原料的场所。泥房里面存放的是经过精制的泥料,而内院是瓷坯自然干燥的地方,在内院的中间有一个晒架塘,这是古老作坊内最重要的设备,而且非常的巧妙,有谁知道它的妙处在哪吗它的妙处在于水池和晒塘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间减少了占地。

过来看这位师傅,他正在辘轳车头放一团泥,他双手相桴,随着车盘的旋转,一个碗的雏形就出现了,这就是“做坯”俗称拉坯。再来看这里,这位师傅正在聚精会神地旋坯,拉制的初坯至一定程度再在辘轳车上用刀削成符合要求的坯体,俗称“旋坯”或“利坯”当然古窑瓷厂的工艺流程还包括画瓷,上釉,入窑,看这些师傅就在这画瓷,大家看一下表画一个碗要多久,对,只要10秒钟的时间,碗坯上就布满了色彩丰富的茶花。

大家跟我往这边走,我们现在去看一下把瓷坯变为瓷器的窑房吧!用窑房烧制瓷器靠的是工人们的实践经念,严密的劳动组合和精细的分工。全窑有一位技术总监,称之“把庄师傅”。说到把庄师傅就不能说到童宾了。他是万历年间着名的把庄师傅,他技术高明为人正直,深受窑工们的敬仰。他当时受命烧制特大号的青花龙缸,童宾和瓷工们想尽一切办法多次烧制都没有成功,眼看交货期逼近皇命难违,为了瓷工们的身家性命他在再一次的烧制过程中的关键时刻毅然跳进了熊熊大火。

说来也奇怪这次真的成功了,人们说是因为童宾显灵,后来人们封他为“风火仙”这是关于把庄师傅的传去故事--童宾跳窑。把庄师傅是柴窑烧制工艺的总负责人,烧制过程中的个种技术难题都由他全权处理,在瓷器的烧至将熟而又未熟的时候停火时机最为关

第 2 页 共 21 页

键,烧制时间过头瓷器会烧黄甚至会出现倒窑的现象,火侯不到又会烧不熟,这时就完全靠把庄师傅的一双眼睛。

先生们,女士们,今天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希望以后能有机会为你们导游。谢谢!!

景德镇古窑篇二:景德镇陶瓷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2篇

篇一:景德镇陶瓷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范文

学 院:景德镇陶瓷学院×××

专业班 级:景德镇陶瓷学院××专业××班

姓 名:

学 号:

实践时间:

一、社会实践目的

历史和现实都在不断地告诉我们: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只有通过切身实践,才能正确区分谬误和真理。作为景德镇陶瓷学院×××专业(改成自己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就读专业)的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说是每个景德镇陶瓷学院大学生假期的必修课。

第 3 页 共 21 页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就读×××专业(改成自己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就读专业)同样与时俱进、日新月异。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所学专业知识投入社会实践、适应社会发展,为了发扬我们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为了更好地了解×××专业(改成景德镇陶瓷学院就读专业)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我特地参加了景德镇陶瓷学院要求的暑期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我,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大学生。

×××岗位(改成景德镇陶瓷学院要求的岗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充分检验自己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情况和景德镇陶瓷学院×××专业知识应用能力。通过×××岗位(改成景德镇陶瓷学院要求的岗位)社会实践活动,也让我们彻底在暑期中摆脱了计算机网游、青春偶像剧等诱惑和束缚,让我们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大学生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去熟悉社会上×××专业(改成景德镇陶瓷学院就读专业)的实际应用情况,了解×××专业(改成景德镇陶瓷学院就读专业)自身发展趋势与积极意义,去感受景德镇陶瓷学

篇二:景德镇陶瓷学院实习报告

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学院

毕业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第 4 页 共 21 页

时 间: 陈晨 11热工1班 201某年3月

一、实习入职

按照学校毕业实习要求我申请了学校的分散实习,我所在的厂区为乐华集团德州分部。公司要求我们在3月6日——3月10报道。

我于3月6日下午到达公司报道。由于到达公司已经是下午6点多公司员工已经下班,只是由人事部有管人员送到宿舍安排住宿草草的领取了宿舍钥匙结束了来公司的第一天。

第二天上午在经过几道签字写工作安排表后我被安排到了烧成车间,技术员的岗位上。下午的时间安排为自由参观。经过初步了解公司目前有三个窑炉,其中两条为隧道窑,一座梭式窑。我工作在一车间隧道窑。1某隧道窑是德州公司的主力生产线,刚刚投入生产没多久,生产量还不是很多。车间内的高压注浆车间还在建设当中。

3月9号周一公司安排新员工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就可以正式参见工作进行试用。体检地点为济南市职业病防止中心。陶瓷行业是一个高污染行业,它的污染问题不仅是对环境资源的污染。对人体的污染也是极为严重的,在几年前德州公司曾经大规模爆发过由于粉尘造成的职业病问题,所以公司目前对职业病防范极为关注。经过一天的体检之后终于正式办理了工牌等物品3月10号正式参加工作。

二、烧成车间基本工序及流程

1拉釉坯

第 5 页 共 21 页

核准釉坯数:清点釉坯数,每拉一车釉坯,记录一车釉坯型号和数量,不合格釉坯不记录,拒收。

复查釉坯质量:每拉一车对釉坯检查,发现不合格产品,填写复检表,找相关人员处理。

摆放釉坯车:按车间指定地点,以釉坯车归类摆放,并保持一定间隙。 整理余坯车:每天上班时,整理好余坯车,并将所剩余坯拉到装车前段,以便优先装车。

2装车

检查窑车:对停留在装车道上的窑车进行检查 ,包括顶柱 棚板 托板 垫片是否有破损变形 超宽,氧化铝加厚,凡不能再使用的需及时清理更换。

吹净窑车:针对每部窑车,用吹尘器吹干净车上的浮渣杂物,对于需放泥托的产品,吹窑车先把泥托图号氧化铝,并且保证泥托合格,装车后再和窑车一起吹净。

涂抹氧化铝:先调拌好氧化铝,不宜过浓过稀,以涂上物具可见一层氧化铝为宜,再将需要涂氧化铝的窑具涂上氧化铝,但不宜过厚或者过薄或薄厚不均。特殊窑具,如台盆托板内圈不涂氧化铝,防止氧化铝落脏。

釉坯库拉坯:产品装车前,进行认真复检,不合格产品不准装车,并填写复检单进行复检。

垫上泡沫:在产品与托板接触部位垫上泡沫片(240某50某3mm)一般产品放

第 6 页 共 21 页

3~5块,特殊产品按要求摆放,如连体以垫片与水箱底部之间高度为准,台盆以一手指为宜。

洗手拿坯:每装一种釉色坯前,都要洗手方可拿坯并对釉坯检查,发现有不合格品需放在指定位置,找相关人员处理。

拿釉放釉坯:坯车上的釉坯要从上往下拿,从松到紧,做到轻拿轻放。 装载釉坯:坯车上的釉坯放在相应的托板上直接装满每部窑车,并且釉坯间要有一定间隙。

配套装车:某类产品需加附近必须按工艺文件要求同时装上车。例:水箱与水箱盖配套,

立柱加泥块等。同时要做到上密下稀高低搭配。

填写报表:如实填写《产品质量表》,包括装车日期 班次 窑车编号 装车员姓名 产品型号 数量

整理余坯:装坯车上剩的余坯按同类产品整理好在坯车上,有质量却写不能装车的釉坯进行分析记录,经喷管员及相关责任部门签字后,返回原料车间使用。

3进车

检查及车面除铁:对窑车进行检查,包括产品品质 数量 型号及车轮 车体 顶柱 棚板 托板,产品是否有移位 超宽 破损 开裂 缺釉,发现有不合要求的,立即找相关人员处理。每部窑车面必须用磁棒进行除铁,防止锈尘带入窑内。

第 7 页 共 21 页

装烧小件:小礼品和其他小件要及时装烧。

吹扫:按设定标准时间进车,每进一车,要求核准进车速度,以便进行调整车速,随时关注进车情况(如:拖车运行情况 拖车机运行情况 回车线运行情况 窑门及钢绳等)。发现有故障及时汇报和处理。

4司炉

检查:上班前,应先检查包括排烟 抽热 助燃 急冷 快冷 车下冷 热交换器等,风机及燃气 步进机推车机等设备的运转是否运砖正常,燃气压力如有异常应立即报相关人员处理。

烧成:依照厂部设定温度曲线烧成(因窑炉温度 ,依据原料 配方 车速不同而有不同,故文件不明确规定,而有厂长分阶段设定),主要温度点允许温差±5℃.

检查:上班前,应先检查包括排烟 抽热 助燃 急冷 快冷 车下冷 热

交换器等,风机及燃气 步进机 推车机等设备的运转是否运砖正常,燃气压力如有异常应立即报相关人员处理

烧成:依照厂部设定温度曲线烧成(因窑炉温度 ,依据原料 配方 车速不同而有不同,故文件不明确规定,而有厂长分阶段设定),主要温度点允许温差±5℃.

调枪、清抢:勤于检查烧嘴的燃烧状况是否正常,根据温度曲线把烧嘴调到最佳状态。如遇到熄枪,要求先关烧嘴燃气球阀(防止电磁阀故障而漏气),再关助燃风,再次

第 8 页 共 21 页

点燃烧嘴前,先开助燃风吹1分钟后再点火,凄凉和风量窑调配好,从小到大调到需要量保证最佳燃气状态。

换电:如遇停电,各设备启动顺序应是排烟——助燃——急冷——抽热——快冷——尾抽——窑尾气幕——排烟换热器——冷却循环水——推进机——步进机。停电时间如果很长,应将烧嘴拆出,用棉塞住;来电后,把烧嘴插入炉胆,再次一次启动各设备,如果窑内未达到要求温度,应通知进车员推迟进车,待到温度升起,方可正常时间进车。

观察:观察窑内产品动向及出窑产品质量,有异常情况找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开关热风:按车型车间要求,随时调整排烟及抽热热风到车间或排空。 加沙:每个司炉员都要从窑尾除沙口处将沙拉到加沙口加满,加沙口24小时保持有沙。

沙子必须干净无杂物。

转换冷却水:每班检查冷却水罐是否装满,如水位较低,需关掉循环水泵,使用自来水 ,待水罐满水后,在转用循环水泵。

5.卸车

检查:对出窑的产品检查,核对出窑产品数量和喷釉工号。如有异常情况做好记录,并找相关人员处理。要维修的窑车,转移到修车道上,并记录好需要维修的部位。

填写报表:在《产品质量车报表》上,填写卸车日期、时间、卸车员姓名,并将报表放在相应窑车上的产品内,以便分级检验员分选记录。

第 9 页 共 21 页

卸瓷:将产品拉倒“待检区”摆放,要求装瓷车按出窑顺序摆放,每车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免产品磕碰、磨花。

6.修车:

检修:对拉倒修车道上的窑车要求进行全面检修,包括①车轮校正掣肘或坚固车轮外壳,轴承清洗等。②车体。窑车耐火砖是否有缺角,破损,要求及时补修,石棉绳槽不实,窑及时补上。③耐火窑具如顶柱、棚板、托板、支撑垫片等有形变、破裂,要求及时更换、整理。④需机电部门协

助时,及时通知处理。

1.烧成带1-16节

除第一节上部两队排烟管外,2-10节下部3对。

11-16节每节3个烧嘴,3个观火孔。

2搅拌风管。2-18节,每节四个风管交错分布。

3.烧成带17-42节。

17-26节每节3个烧嘴,3个观火孔,交错分布。

27-42节每节5个烧嘴,上2下3,交错分布,5个观火孔与之相对。

第 10 页 共 21 页

4.冷却带43-74节

急冷段

43-46,43节上下各一对风管。44-46节每节6对风管。上下交错。 缓冷段

47-62节,47、48分别有3对排烟管,其余每节一对。

快冷段

63节无风管,64-71节每节6对风管,72设置一道封闭气幕。

热电偶共50个。

景德镇古窑篇三:瑶里导游词三篇

篇一:景德镇市导游词

景德镇市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千年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因宋真宗景德年间,黄帝赵恒派人到景德镇烧制御用瓷

第 11 页 共 21 页

器,底书“景德年制”而得名景德镇,历史上曾先后使用过新平、昌南、浮梁等称呼。景德镇以樟树为市树,茶花为市花。

景德镇素有一瓷二茶之说。这里制瓷历史悠久,有“徽帮、都帮、杂帮”三大制瓷帮。形成了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青花玲珑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著称。景德镇的制瓷习俗也颇有讲究,工人在烧窑时有些禁忌,比如烧窑之前要祭拜风火仙师,开火之前先用醋围着瓷窑浇一圈,这叫祛邪;妇女一律不准靠近瓷窑等。最为有名的习俗当属“花朝起手” ,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是花神的生日,因而被称为“花朝”,景德镇陶瓷圆器业规定每年的“花朝”开工,老板要“起手酒”宴请工人。二茶指的是“得雨活茶”和“浮梁红茶”。

悠久的制瓷历史、独特的陶瓷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使得景德镇拥有得天独厚、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呼应。比较有代表性的高领——瑶里景区、陶瓷历史博览区、浮梁古县衙、陶瓷民俗博物馆、洪崖仙境风景区、得雨生态园等等。

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位于景德镇市西郊蟠龙岗,属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83公顷,始建于1979年,由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古窑瓷厂和明清民间建筑组成。全区以古建筑为中心的园林式布局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古文化区、成为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的缩影。

来到景德镇得品尝下这里的著名小吃,有油炸馄饨、饺子耙、凉拌冷粉、碱水耙等,最后,预祝大家在景德镇玩得开心,游得愉快。谢谢

篇二:景德镇导游词

第 12 页 共 21 页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景德镇旅行社欢迎大家来景德镇参观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张或张导。经过几个小时的旅途奔波,大家都辛苦了,不过等会景德镇的美景一定会让大家疲惫尽失。

那既然来到了景德镇,就得简单的了解一下它。景德镇位于江西东北部的昌江河岸,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陶瓷而著名的古老城市。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其中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为景德镇四大名瓷。此外,还有薄胎也是十分有名。

那我们现在要去的地方是锦绣昌南-中国瓷园。那现在我们到了,游客朋友们请依次下车,这就是瓷园的大门口了。那我们知道,中国是以瓷器而闻名中外,故瓷器的英文china便成为了中国的英文名。锦绣昌南位于景市昌江以西的迎宾大道北头南面,属中国江南徽派古建筑风格,及陶瓷制作、商贸展览旅游、居住、休闲、物流集散、陶瓷文化交流与研究为一体的景观园区,是景德镇市十大旅游景观之一。那沿着这条路走,这就是三圣公祭,也就是说这里是祭窑神的

地方,每年的陶瓷节,这里就会举行盛大的祭窑活动,场面非常热闹。这个呢就是非常出名的青花瓷了,那检验它是真是假很简单,倒点水在里面,然后摇晃它,是真的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这一套就是桃花点水,她很漂亮,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款式,非常的富士。那说到瓷器,真的是非常漂亮的有非常的实用。像这个电话不仅好看,他可以接线使用的。那这些还有很多,餐具、茶具、花瓶、装饰品,应有尽有,那现在大家可以自行游览,那不懂得的关于陶瓷的问题可以问店里的导购,看到合适的可以买点带回去,店里也会办理托运。那一个小时后在这集合,我会带大家去手工制瓷作坊参观制瓷工艺,如果时

第 13 页 共 21 页

间允许的话,大家也可以自己动手体验一下制瓷的快乐。中餐在十全十美吃,下午我们要去的地方是瑶里古镇。

大家好,现在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瑶里古镇。瑶里位于瓷都东北端,皖赣两省交界处,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是江西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瑶里是景德镇东河流域瓷业发祥地和重要的制瓷原料基地。瑶里山高林密,云雾缭绕,自唐以来,这里就是著名的贡茶产地,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有诗云:“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瑶里境内现有五大

景区为汪湖生态游览区、瓷茶古镇游览区、梅岭休闲度假区、高岭土矿遗址园区和绕南瓷器主题园区,著名的景点有南山瀑布、原始森林、天河谷、五华山、狮岗盛览、程氏宗祠、陈毅故居。我们今天就好好领略一下神秘的原始森林、秀美的瀑布、和谐的乡村生活。汪湖生态游览区是瑶里自然景色绝佳之处。原始森林茂密幽静,物种繁多,林内栖息生长着百余种野生植物,有\"植物王国\"之美称。因大自然造化而形成的天河谷,潭幽谷深,诡异神奇,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南山瀑布位居风景秀丽的南山之巅,系由数段瀑布组成的瀑布群,全长四百多米,主瀑宽逾七十米,落差六十余米,宛如玉带悬空,飞虹高挂。 徜徉其间,会使您忘却尘世的忧烦,得到心灵的净化。

那晚餐我们会在瑶里人家品尝鲜美的山野小菜和美味的碱水粑。

这就是景德镇的四大小吃。

篇三:导游词--绕南风景区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

第 14 页 共 21 页

各位游客,大家好!下面我将带大家参观绕南陶瓷主题园区。绕南陶瓷主题园区是一个以陶瓷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景区,这里保存了多处宋、元、明时期的古窑遗址,以及大量的古矿洞、古水碓等瓷业遗迹。被评为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绕南坐落在绕南村旁,位于瓷茶古镇游览区和梅岭休闲度假区之间,距古镇3公里,离梅岭有7公里。绕南村也同样因为其东河环绕村庄蜿蜒而过,而取名绕南。绕南人大多姓詹,从宋代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从事着釉果的加工生产,历史已有千年之久,正是这些老一辈人遗留下来的文化财富,给后代人研究景德镇古代瓷业的生产状况有着重要的价值,其中,绕南堆积物就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具代表性的陶瓷生产断面特征遗址。大家可以在那里看到最古老的陶瓷手工制作工艺和古水碓、古矿洞、古釉果作坊、龙窑遗址等古代陶瓷生产遗迹。

据史书记载,自唐代开始,瑶里人就依山筑窑、伐木为薪,烧制陶器了。瑶里最早兴烧瓷器的年代是南宋末期。在经历了元、明两代之后,从明朝中叶开始衰退,整整跨越了300多年时间,可见当时的繁荣之景。而为什么会在瑶里并且是在绕南这个小村庄炼制瓷器呢?经过研究考证,烧造瓷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丰富的瓷土资源(瑶里山中盛产制瓷原料高岭土,虽经数百年开采,至今仍蕴藏丰富)、充足的水资源(贯穿全境的东河是景德镇母亲河昌江的源头之一,支流布满全境,水流湍急,终年不息,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充分的燃料资源(瑶里境内崇山峻岭,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高达82.3%,烧窑用的上等燃料黄山松遍布山间),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瑶里恰好具备了这三个条件。。根据调查,现境内遗存的宋、元、明古窑址多达上百处,古矿洞120多条,是目前景德镇市瓷业遗迹保存最完好的地区,对研究中国古代瓷业生产状况具有重要价值。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首先映入我们眼中的是“陶花源”三个字,制作这三个字的材料均很奇特—“陶”字用的是匣钵片,而匣钵本身就是一种陶器。 “花”字是用青花瓷片粘成的,它契合了

第 15 页 共 21 页

“花”。而这个“源”字呢,又是用釉石粘合起来的,釉石是制瓷的原料,而这里又是景德镇瓷业的发源地。解释之后在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

陶瓷青花的原料产区及发源地。也就是咱们现在要参观的瓷之源绕南。

瓷之源牌楼旁边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由九块青石组成的九工图,这九块青石中雕刻的是制瓷的九大工序,当时有这么一说“南方有一石,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也就是说制作瓷器是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才能成为瓷器,但这九大工序是最主要的工序,分别为采石、粉碎、淘洗、拉坯、利胚、装底、画胚施釉、装匣钵烧窑、磨底选瓷。这些工序到底是怎么操作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绕南瓷之源来了解一直吧.

走进瓷之源牌楼我们就可以看到面前这条河流,此河就叫东河,当时的人们都是利用这条河经水路到达景德镇的,当时到景德镇需要一天半时间,一般船上都装载着茶叶和釉不子,什么叫釉呢瓷器表面那层透明光泽的物质就叫做釉.釉是由瓷石制作的,右边的路上这堆白色的石头就是瓷石,它们主要出产于瑶里白石塔一带,而旁边这个矿洞也是明代时期开采瓷石的矿洞,现已内部塌方.大家是不是已经听到”咚、咚”的敲打声了,发出这种声音的就是左边的这个古代大机器——水碓。

水碓主要由水轮、传动轴、扳头、碓杆、碓头和碓坑等部分组成。水轮下面是排水沟,设闸板来控制水流,水轮在转动过程中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到同步运动的扳头,扳头与碓杆的一头相搭,依靠其下压力量将碓杆扳起。扳头随水轮轴转动,将碓杆扳至一定高度后与之脱离,碓杆前端则自由下落,顶端的碓嘴落入碓坑,靠由重力作用所引起的冲击力将碓坑内的瓷石击碎。碓杆和碓头均为木制,碓嘴是套在碓头下端的,由河石制成,重约10公斤。碓臼四壁的外面三方都用石块垂直砌成,而里面一方用的是栗木板斜打入土

第 16 页 共 21 页

中。木材比石材容易发生振动,碓嘴上下运动成弧线形总是向碓臼里面一方拨动石块,每舂下一次,里面一方的石块受到了反作用力,向碓臼中心推一下,就这样使石块上下翻动,最后全部被舂细。将瓷石舂成粉状大约需要12小时,陶工们称之为“熟土”。通常一天可以出两次熟土。我们还可以看到传动轴非常长,于是陶工们只要在传动轴的中间用木架控制,可是木架和传动轴长期摩擦会摩擦生火,于是在用上面的竹子从水轮处引水长期滴在木架和传动轴接触的地方,一为了降温,二为了加强润滑度。这整个工序溶合了水利动力学、机械学、力学、液体力学和陶瓷工艺学等诸多学科巧妙结合的产物,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当时陶工们的聪明智慧。

工人们把“熟土”挑至对面的釉里作坊,经过淘洗池、沉淀池、稠化池和泥床制作成釉不子。说的这么简单,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老师傅是怎么做的吧。瓷石舂细后,陶工用闸板截住水流,使水碓停止工作,然后用铲子将舂细后的瓷石粉铲入淘洗池中搅拌淘洗。由于不同大小的颗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不同,大颗粒如石英颗粒等很快沉到池底,而瓷石细颗粒则水化为乳白色的悬浊液,这里要提到的是,为有利于瓷粉沉淀,在舂碎瓷石时陶工们已在碓臼中加入了0.05%的石膏。淘洗后,用木桶舀入排砂沟,其中较粗的颗粒再次沉降在排砂沟底。悬浊液流入沉淀池,经过一定时间沉淀以后,上部清液放回淘洗池淘洗,然后把沉淀池中的浆体舀入稠化池进一步沉淀浓缩,上面的清液放回沉淀池。再将稠化池中浓缩的稠浆舀到泥床上,待水分挥发至一定程度后,再用脚踩踏,这样做是为了排除泥料中的空气,同时进一步使泥料中的水分分布均匀。踩完泥,用铁铲将其铲切成块状,再将瓷石泥分别放入预制好的一定规格的具有砖形内壁的木制模具内,制成形似砖状的泥块,俗称“不子”,又叫“白不”。然后放在通风架上阴干,一般至五成干就可以了。每块不子约重2公斤,六面光滑,棱角分明。在这样的作坊里每天大约可以做出80个不子,即160公斤釉果。

第 17 页 共 21 页

在生产瓷器时为便于瓷器表面施釉,还要将釉果配制成釉浆,其配制方法一般是先将釉灰用水淘细,再配以釉果调和成浆状。釉灰也是一种传统的制釉原料,由石灰石与狼萁草或凤尾草烧炼而成,主要起助熔作用。俗话说:“无灰不成釉”。并且,加多少釉灰也是非常有讲究恶的,适量釉灰的加入可以使釉面透明光滑,但过多则会使釉面发青甚至发灰,有损制品的美观;而用得过少,又会使釉面出现波浪纹等毛病。一般的十盆细泥、一盆灰称为上等釉,而七八盆泥、两三盆灰就称为中等釉了,泥灰各半或灰较多则称为下等釉。瓷石是不是制釉的唯一原料呢?不是的,不同的釉需要不同的物质,有的还需要像长石,石英,高岭土这样的制釉原料。并且,釉果本身也会因环境变化而各有不同,釉果一般为石英岩风化而成,粉碎加水调制后才具有可塑性,它们因产地、种类及风化程度的差异,化学组成便不尽相同,用途也不一样。打个比方,如果一种瓷石中的氧化钾(K2O)、氧化钠(Na2O)含量高,它一般用于制釉,又称釉石;而二者含量低的就会用来

制瓷胎。当然,不只是用单一的瓷石制瓷胎了,它还要加入一定的高岭土,两者混合之后,即可做瓷了。

看完我们的古水碓跟古釉果作坊我将带大家去参观我们的古龙窑遗址,去往龙窑遗址的途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座庞大的窑柴垛,远看就象埃及金字塔。之前我已经给大家介绍过烧造瓷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想必大家还记得吧。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充分的燃料资源,而现在看到的就是松柴,我国古代烧窑用的燃料,主要是松柴和槎柴,统称窑柴。之所以建成这种形状,是为了使落在柴垛上面的雨水迅速流走,且不渗入柴垛里面,这样柴不易湿,干燥起来也很快,烧窑时就能提高热效率。

在景德镇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里窑,十里焦。”意思是说烧一窑瓷器,要耗费十

第 18 页 共 21 页

里的树林,由此可见烧窑的不易。据有关文献记载,明代窑小,一窑要用柴180担(约合9吨);清代窑大,一窑烧掉的柴竟达500担(约合25吨)。经过我们的金字塔形柴垛我们可以看见两处未经开发的龙窑遗址,它们都是元代的斜坡式龙窑。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一号龙窑遗址,这座龙窑为了有效保护,还没有发掘。该窑也是南宋时期的斜坡式龙窑,从一侧的护坡和堆积的物表上看说明当时的瓷业是多么的繁荣。该窑为南宋时期的斜坡式龙窑,总长19.2米,坡度18.5度,分为火膛、窑床和烟口三部分。窑床斜长18.6米,宽1.9米。窑壁厚0.3米,窑壁内面有一层厚0.05米左右的烧结窑汗,窑壁残高平均为1.3米。窑床底部用碎石块铺就而成。烟口为梯形。

龙窑的西侧是一个古窑造型的茶楼——龙脉茶楼,坐在茶楼里,背后是大片的古陶瓷依存,对面是奔腾不息的瑶河,在这里所品尝的不是一般的茶,而是生长在千年窑址上的茶,这茶吸收了陶瓷的精华,饱含着悠久陶瓷文化,品这样的茶,可以充分领会古园、古窑、古风和古韵的意境。

往前走的圆亭子下面就是我们的二号龙窑遗址,它烧窑始于南宋后期,终止于明代中叶,是瑶里境内至今发现的烧造年代最长的瓷窑之一。曾经一度被盗墓分子怀疑成宝藏古墓,因而被挖走部分瓷器,不尽完美。该窑为南宋时期的斜坡式龙窑。据了解,它总长11米,坡度20度,分为火膛、窑床和烟口三部分。窑床斜长9.5米,宽2米。窑壁残高平均为1.5米,该窑床不大的原由是龙窑向马蹄窑转型的小型龙窑。

我们可以看到龙窑四周到处都是破损的瓷片,而这些瓷片的内底部都有一个

没有上釉的圈,叫涩圈。它的形成是将器物重叠在一起装烧,其优点是产量高、成本

第 19 页 共 21 页

低。为了防止器物之间发生粘结,于是陶工们在碗或盘的内心刮去一圈釉,这样碗盘重叠的部位就不会粘在一起。才形成涩圈,涩圈叠烧法即由此得名,其缺点也恰恰在于有一个涩圈。在涩圈的中间还可以看到有“福、禄、寿”之类的字或数字,因这些窑都是几户人家共同烧用的,为知道窑内的瓷器是谁家的,而写上了这些字来区分。

明代以前我国南方各主要产瓷区广泛采用的都是龙窑,明代以后逐渐被葫芦窑、镇窑所代替。瑶里烧制瓷器所用的就是龙窑,我们眼前所看到这座就是现今发现中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最长的一座龙窑——三号龙窑遗址。它总长48.2米,坡度19.5度,分为火膛、窑床和烟口三部分。窑床斜长41.7米,宽2米。火膛有前后两个,前膛为长方形,后膛为葫芦形,直径0.7、1.3米。部分床段为内外两层,窑壁厚0.3米,窑壁内面有一层厚0.05米左右的烧结窑汗,窑壁残高平均为0.95米。窑床底部用碎石块铺就而成。烟口为梯形。

它是如何进行烧制的呢?它分为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最低的一端(即山下)为火膛,最高的一端(即山上)开排烟孔。烟囱极低,只有1米高。龙窑窑背脊两侧相隔约70-75厘米距离,开一个洞,叫做鳞眼洞,是投放燃料和观察火焰温度的窗口。龙窑斜坡由下向上一个鳞眼一个鳞眼地燃烧,其原理就是火焰自然上升,热能充分利用,恰似一个卧著的大烟囱。烧下面时上面是低温,正好乾燥、去湿,完全符合陶瓷的烧成升温曲线要求。这样的龙窑有着怎样的一些优点,下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它的优点主要在于热效高,节省燃料,生产周期短,产量大,烧制成本低,建造费用低廉,因此它常被称为青瓷的摇篮。但它的缺点也是同样存在的,因为窑身长且倾斜建筑,所以装窑与出窑的劳动强度很大,也就是说很花费人工,而且较难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此外,因窑内升温和降温快,不易保温,因此烧出的成品质量比较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窑址周围看到很多烧坏的瓷器的原因。

第 20 页 共 21 页

瑶里早期的青花瓷无论胎釉质地还是装饰技法,都较为出色,可与景德镇市区同期民窑相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青花装饰,简约质朴,在青花瓷绘史上很有光彩。其纹饰多为缠枝莲纹、云气纹、绣球纹,比如这块瓷片上画的就是缠枝莲纹,它看上去画面清新,运笔如游龙行空,笔法娴熟,很有气势,逸笔草草,

第 21 页 共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